要麼贏,要麼走,強者的詞典里沒有「輸」!

競爭,常常是一個伴隨著尷尬的詞語。因為,有競爭就會有輸贏,有輸贏就會有傷害。若是發生在敵人之間也就罷了,成王敗寇,有你沒我,這是江湖規矩。但若是發生在內部同胞之間,彆扭就來了。勝者,依然為王,可是,敗者呢?

屈居人下?恐怕很多人做不到。於是,在內部競爭中,就時常發生這樣一幕:要麼贏,要麼走。漢趙兩位名將,劉曜和石勒,便是這樣的結局。最後,一個贏了,做了皇帝。一個走了,開闢了新天地。

01

同心同德,勢均力敵

這對競爭對手,都是當時天下出類拔萃的名將。

劉曜,是漢趙創始人劉淵的養子,小小年紀便表現得不同尋常,八歲時隨劉淵到西山狩獵,恰逢大雨,眾人在一棵樹下避雨,突然電閃雷鳴,大樹被雷電擊中,一時,眾人都嚇得驚慌失措、跌倒在地,唯有劉曜神情自若,毫無失態。從此他得到了劉淵的欣賞。

劉淵建立漢國早期,劉曜擔任建威將軍,相繼攻克泫氏、屯留、中都,為漢國在幷州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淵的兒子劉聰繼位後,劉曜更是履立戰功,先後攻克洛陽和長安這兩個西晉要鎮,並一手拿下西晉的最後兩位皇帝。

要麼贏,要麼走,強者的詞典裡沒有“輸”!

石勒,出身少數民族家庭。做過流民,當過奴隸,在重獲自由後,他毅然決然地加入了反晉隊伍。在朝廷的瘋狂鎮壓下,石勒兵敗,投奔劉淵。此後在劉淵麾下,屢獲戰功,不斷升官。劉聰接班後,石勒又先後挫敗了“八王之亂”的最後一王司馬越,殺掉“清談誤國”的王衍,為覆滅西晉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318年,劉聰病重,下詔任命劉曜為丞相,石勒為最高統帥,二人一同掌管政府機要,輔佐新君。誰料,二人雙雙婉拒。

02

共同討賊,一人稱帝

真正將劉曜和石勒推向競爭關係的,是劉聰病逝之後發生的事。

公元318年七月,劉聰逝世,皇太子劉粲登基。然而,劉粲一上位就做了件荒唐事——他將父親的妻妾幾乎全盤“接手”,其中就包括靳準家的三個女兒。靳準指使三個女兒在皇帝身旁輪番誣陷朝中大臣,於是很快朝中重臣幾乎全被處斬。一個月後,靳準發動叛亂,殺害劉粲,清理劉氏一族,自己當了漢天王,並向晉朝稱臣。

這一爆炸性新聞一出來,劉曜和石勒幾乎同時發兵前往平陽討伐叛賊。然而就在來的路上,發生了一件事——劉曜碰到了剛從平陽逃出來的太保呼延晏。當時皇帝已死,呼延晏便帶頭擁立劉曜為新皇帝。

此時,平陽城中的靳準也亂了方寸,趕緊派遣侍中卜泰,帶上皇帝的御用衣服、車駕向石勒求和。石勒把卜泰裝進囚車,轉交給了劉曜。劉曜勸說卜泰,“先帝(指劉聰)末年,朝綱大亂。多虧靳準在先帝駕崩之後行使伊尹、霍光的權宜措施,才讓我當上皇帝呢,他這可是立了大功。如果他早日恭迎大駕,我還要安排他做大官,何止是免死而已?你且代我入城向他傳達我的意思。”得到這一消息後,靳準猶豫不定,然而他的部下卻已經等不及了。為了自救,幾個部將先下手將靳準殺死,並獻出玉璽,向劉曜投降。

就這樣,劉曜名正言順地當上了皇帝。

要麼贏,要麼走,強者的詞典裡沒有“輸”!

03

關係僵化,石勒出走

劉曜當上皇帝,有一個人是非常不爽的,那就是當初和劉曜一起發兵的石勒。319年二月,石勒攻陷平陽,派手下王修向漢昭帝劉曜呈獻捷報。

儘管此時劉曜同石勒已成劍拔弩張之勢,但因劉曜在關隴立腳不穩,尚有後顧之憂,所以不敢同石勒馬上翻臉,於是授石勒為太宰、領大將軍、加殊禮,封石勒為趙王,並任命王修為將軍,封侯爵。

就在這時,王修的隨員曹平樂來向劉曜打小報告,說:石勒派王修前來,外表上誠懇恭敬,實在是要窺探陛下的虛實強弱,等到他回去之後,大軍馬上就會襲擊。當時中央政府實在疲憊凋零,劉曜遂完全相信。於是,把王修綁赴街市斬首。

得知王修的死訊,石勒勃然大怒,說:我侍奉劉家,已經夠盡一個臣子的職責了。他們的基業,還不都是我打下來的?如今,他們剛剛有點得意,竟想到要謀害我!什麼趙王、趙帝,我想當什麼就當什麼,還用靠他劉曜?隨後,誅殺曹平樂,然後憤然出走,自此與劉曜勢不兩立。當年十一月,石勒自稱大將軍、大單于、領冀州牧、趙王,於襄國建立後趙,稱趙王元年。329年,在後趙的鐵蹄下,前趙滅亡。

從同仇敵愾,到勢不兩立,內部競爭有時比外部競爭更為冷酷。在強者的世界裡,狹路相逢,要麼贏,要麼走,似乎誰都很難接受“輸”的狀態。

04

GE換帥,落選者辭職

今年8月1日,美國通用電氣集團公佈約翰·弗蘭納裡為新一屆CEO。然而,就在兩天之後,通用集團最大的業務部門——通用能源的CEO 史蒂夫·博爾茲就宣佈離職了。

要麼贏,要麼走,強者的詞典裡沒有“輸”!

54歲的博爾茲是通用集團內部四位CEO候選人之一。他在給員工的告別信中寫道:“不久前,我和伊梅爾特(上一任CEO)達成一致,如果這次CEO任命公佈,我沒有當選,我就會選擇從GE退休。”

事實上這一幕在通用集團已不是第一次上演。16年前,上一屆CEO換任之時,也有兩位高層在落選後辭職出走。後來,這兩個人都各自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分別成為3M和波音,以及家得寶和克萊斯勒的領導者。

在這場殘酷的內部競爭中,誰都想成為最後的贏家,但總要有人承擔失敗的結果。但是對於很多強者而言,他們的詞典裡沒有“輸”這個詞。

此地沒贏不要緊。大不了,我們換個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