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體驗了一把死亡,將更懂得生命的涵義

1

上週,一位叫ting的演講者在奇葩大會分享了他的死亡體驗館的故事,讓“死亡體驗”這一概念第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死亡這一從來被視為禁忌的話題也終於打破了桎梏。

我們找到了死亡體驗館的官方說明:

不是鬼屋也不是恐怖刺激,真正可以與‘死亡體驗’類比的產品是:心理諮詢,團隊建設,教練技術,以及各類靈性課程……由九個連續的體驗空間構成(微言-念塵-生花-無常-彼岸-空色-歸零-初心-醒來),貫穿了從生到死、再到重生的整個歷程。

每場共有12人參加,安排了12輪遊戲。12輪遊戲將會涉及到社會生活中最典型的12個關係維度,由此延伸出無盡的碰撞與共鳴。

每輪會產生一名淘汰者,淘汰者會獨自走入後面的死亡區域,去經受陰身的恍惚、焚化爐的炙烤以及重生的光明。不同的人對死亡的感受有賴於其自身的經歷,死亡體驗館只是提供了一個供其發酵的器皿,輔助你完成對生死命題的探索。”

每一輪遊戲中,參與者會被問到一個非常極端的問題。

比如

你是反恐隊長,恐怖分子在一棟樓裡安裝了炸彈,拆除炸彈唯一的辦法就是折磨恐怖分子2歲的女兒。你選擇折麼這個女孩,救一整棟樓人的生命?還是不折麼這個女孩,放棄一整棟樓人的生命?”

比如

“你的小夥伴被一群混混群毆,你是回去找救兵,還是陪小夥伴捱打?”

……

奇葩大會的嘉賓馬東問ting:“我真的不確定,來參加這個遊戲(死亡體驗館)的人,在這個遊戲裡得到了什麼?”

在後續的採訪中,ting提到:

死亡體驗館”不是“體驗死亡”,而是為了讓大家在12輪遊戲中,能直面所有問題。”

直面所有自己在以往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因為逃避沒用,都得面對,面對之後,才有自由。每個人,無論年紀大小,都得用自己的方式來看待,並承受這個世界;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體驗館’所做的,就是給大家打開一個看待這個世界的窗口,並直面問題的能力。”在探尋“死亡”的體驗過程中,收穫面對生命的勇氣。

在“死亡體驗”中,最容易表現出慌亂與無措的是那些心有餘慮的人。

“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最怕死。”

2

那麼,誰是“活得不充分”的那個人?

一項美國的調查顯示,尤其在投行、諮詢、IT、律師等高薪領域中,94%的人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超過半數的人每週工作65小時以上,而且,這還不包括他們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用手機處理公務的時間(Perlow & Poter, 2009)。

我們每天高速運轉,奔跑向前,生活得爭分奪秒。看起來生活得很“充分”,很“盡致”。

但有趣的是,《紐約客》的專欄作家Surowiecki(2014)指出,大部分人的持續忙碌,其實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

而在這種自主選擇的忙碌背後,是一種深深的焦慮感,一旦停止忙碌,人們就會身陷其中。(knowyourself)

爭分奪秒中臉上寫滿了焦慮。

焦慮背後是一團糾纏的結。當我們遇到問題選擇逃避時,問題本身並不會消失。

比如當我們在工作中產生負面情緒時,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解決,一種是忽視。

忽視即是逃避,當逃避成為默認的選項,它會漸漸成為我們潛意識裡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後續的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或壓力,我們就會選擇辭去一份工作,甚至離開一座城市。

“這些人,找不到其他的出口了。”

問題出現時,我們選擇繞道而行,選擇避而不見。卻渾然不覺,其實我們在無形之中,迷走在曾經逃避的陰影之下。

於是我們發現前路失控。

於是我們發現自己活得“不充分”,“不盡興”。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面對。

面對問題,才能擁有自由意志,才能掌握主動權,否則只能收割“不充分”的人生。

互動

那麼你在以往的職業生涯中,有哪些由於自己的逃避或消極應對而產生的遺憾呢?歡迎留言,點贊數最高的將會獲得專業獵頭顧問的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