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將相都想葬在這個地方的祕密(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道德三皇五帝, 功名夏侯商周。 五霸七雄鬧春秋, 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 北邙無數荒丘。前人播種後人收, 說甚龍爭虎鬥。

在千年古都洛陽,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海拔僅僅250米左右,綿延190餘公里,宛如一條臥龍圍繞著洛陽城。這座山丘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北邙,也叫做邙山。邙山位於黃河南岸,是崤山的支脈,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城而過,依山傍水,枕山蹬河,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葬之地。

王侯將相都想葬在這個地方的秘密(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是秦嶺的餘脈,崤山支脈。廣義的邙山起自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長度100多公里。狹義的邙山僅指洛陽市以北的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自從東漢以來,這裡先後埋葬了24位皇帝,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東漢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晉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後唐帝陵1座,是中國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當你站在邙山向下俯瞰,大大小小數不盡的土包,就是歷朝歷代帝王的墓冢。根據統計,包括皇族大臣,達官顯貴的陵墓在內,邙山地區總共有古代陵墓超過1000座。

以邙山為中心,方圓500平方公里的範圍,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佈最集中的地區,被人們稱作是“東方金字塔”。

王侯將相都想葬在這個地方的秘密(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早在唐宋時期,每逢重陽佳節,去邙山登高望遠的遊人就絡繹不絕,“邙山晚眺”還被譽為“洛陽八景”之一。唐朝詩人張籍在一首詩裡曾經寫道:“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遊。”由此可見邙山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

晉人陶淵明詩云:"一旦百歲後,相與歸北邙。"唐人王建詩云:"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舊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邙山上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唐六代共計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群。交錯毗連。這些陵冢動輒高數十米,周長上百米,宛如小山般矗立,歷盡滄桑,仍不失霸氣。

王侯將相都想葬在這個地方的秘密(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東漢陵區

東漢定都洛陽,歷11帝,有10帝葬於洛陽,5帝葬於邙山,分別是光武帝的原陵、安帝的恭陵、順帝的憲陵、衝帝的懷陵、靈帝的文陵。原陵坐落在邙山之北的黃河灘上,位於今孟津縣鐵謝村西南。此陵有5絕;一是帝王選陵,不是背山而河,而是枕河蹬山,為全國獨一無二;二是一園千柏,國內僅有。原陵共存隋唐古柏1500餘株;三是漢陵曉煙,風光奇妙;四是鼓掌"啾啾",柏樹鳥鳴;五是眾柏成像,光武仰臥。恭陵、憲陵、懷陵、文陵皆在邙山以南。在今孟津三十里鋪村一帶,有3陵排列,各立一通石碑,為清乾隆年間洛陽知縣龔松林所立,分別書"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塚"。在今孟津護駕莊西南,是靈帝的文陵。

曹魏陵區

曹魏共歷5帝46年。其中開國皇帝文帝丕、明帝睿、高貴鄉公曹髦死後葬洛陽。文帝曹丕倡導儉葬,他依山為陵(即沿山挖洞),葬於邙山首陽山,故稱首陽陵。明帝曹睿的陵墓稱高平陵。高貴鄉公曹髦稱帝后,不甘為大將軍司馬昭手中玩物,於公元260年5月,率300多個太監、侍衛討伐司馬昭,結果被司馬昭部將成濟一戟刺死,甚為悲壯慘烈。他後被以王禮安葬。

西晉陵區

西晉共歷4帝52年。其中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崩於洛陽,葬於首陽山。公元265年,司馬炎登上皇位,分別追尊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為宣帝、景帝和文帝,所以,西晉陵區共有5座皇陵,分別為高原陵、峻平陵、崇陽陵、峻陽陵、太陽陵。

北魏陵區

北魏都洛陽共歷8帝41年。現已確認埋葬在洛陽邙山的有4帝,即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詡、孝莊帝元子攸,其陵分別為長陵、景陵、定陵、靜陵。北魏為北方鮮卑人政權,其民族善於騎射,剽悍兇猛。但孝文帝遠見卓識,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成就了中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他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還。於是北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他自己則身體力行,死後葬今孟津官莊村南的長陵。長陵,高35米,直徑60米,當地人稱"大冢"。景陵,是宣武帝元恪的陵墓,位於長陵之南、今冢頭村東。《資治通鑑》說,唐武德四年,李世民曾登魏宣武帝陵察看王世充軍情,足見景陵地勢高峻。

另外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徽陵及閔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陵、以及蜀漢後主孝懷皇帝劉禪、南唐後主李煜、後蜀後主孟昶、明恭宗朱常洵(福王)熙陵等陵墓也均在邙山陵墓區。

0

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