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你还在用吗?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

很多家长总是会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教育孩子也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让还在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给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班,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你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家长们:

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各种胎教;

还没上幼儿园,就给孩子报名了早教班;

好不容易上了幼儿园,又开始报各类兴趣班;

小学、初中、高中更是“变本加厉”,各类补习课程接踵而至......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本是一则金钱气息浓厚的商业广告,是某些不怀好意的商家以及相关利益者,盯着他人口袋所发出的诱惑。

伤害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你还在用吗?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

而对于家长们,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社会,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路程,想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未来和人生,他们不得不随着浪潮,将孩子的教育推到制高点。

可是,结果呢?家长的付出,孩子们都如愿的替他们完成了吗?

下面是一位“神童”妈妈的困惑:

“我的儿子4岁半上小学,19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可是毕业后,他现在天天在家,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什么事都不干,整天闷闷不乐,我们愁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编对此同样也感到困惑,什么是教育?教育到底教的是什么呢?在当今社会,家长们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态度,你处理问题的方式,你说话的方式等等,孩子都在潜移默化的学着。。。

伤害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你还在用吗?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

通过上面这张思维导图不难发现,其实孩子的教育,不只有早教班、补习班、兴趣班,还可以来自于生活上的细节,平时吃饭、孩子犯错误了、去亲朋好友家做客的时候等等,都可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取得成绩时

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取得一些成绩被表扬的时候,这时候孩子的情绪通常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比平时强。在这个时候可以一边肯定孩子的成绩,给予鼓励,向孩子适当提出新的目标,帮他把一时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不可骄傲自满,虚心使人进步的道理。

犯错误时

大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小孩子。当孩子犯错时,不可一昧的进行责骂,这时候要引导孩子勇敢的承认面对错误,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甚至隐瞒自己的错误,从而酿成更大的过失,所以这个时候积极引导教育孩子很重要。

做客时

去别人家做客其实特别能看出一个孩子的家教情况,在别人家里表现出来的小细节都能表现出父母平时教导的成果。去别人家做客前,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一些相应的指导,如果是和家长一同做客时,孩子大哭大闹,不能当众指责,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以在事后进行适当批评教育,如果孩子表现好有礼貌,也可以给予奖励进行鼓励。

困惑时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受到一些挫折,遇到困惑的时候孩子的求知欲比较高,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渴望学习经验的时候。抓住这个特点,家长们可以给予启发,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而不仅仅是安慰孩子。

老师家访时

除了成绩优异或深受老师喜爱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应该对家访都会感到头痛,因为这可能就意味着自己在校或在家的不好表现会被曝光,从而产生焦虑心理。家长切勿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可以借此机会将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孩子也更乐于接受。

不良习惯开始时

部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小习惯,如果小时候不管的话,以后长大了就很难改掉了。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时,应及时纠正,但也不可急功近利,应该慢慢引导孩子,不然很可能适得其反。

本文图片来源于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转发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