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詐騙套路多,不小心就中招了!

據不完全統計,短短兩年的時間,裁判文書網所公示的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傳銷詐騙案件多達180餘件,涉案總金額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其中90%的案件屬於通過發展下線進行各類傳銷活動。

通常,犯罪分子會通過建立微信群、現場講解等方式,組織、領導以推銷虛擬貨幣。還會在線下聽一些課堂,一般都會給播放幾個視頻,都是來自一些比較大的媒體的報道,比如第一財經、東方衛視,營造出這個虛擬貨幣有很大升值趨勢等等。等到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購買虛擬貨幣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此後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從下線處獲得返利,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引誘參與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

虛擬貨幣詐騙套路多,不小心就中招了!

除了披著虛擬貨幣外衣的傳銷之外,涉及虛擬貨幣的犯罪還包括髮售相關理財產品;以“國內買不到,只能去海外買”為由代購萊特幣等虛擬貨幣;更有甚者直接在網絡上以賣“虛擬貨幣”為名,對親朋好友實施詐騙。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法院判處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李某就簡單粗暴地做起了“代購”萊特幣的買賣。他在微信群中看見陸某想要購買萊特幣,便謊稱可以幫助陸某購買價值50000元的萊特幣。此後,在收到陸某的轉賬後,又謊稱已將價值50000元的萊特幣轉入陸某賬戶,並偽造兩張虛假的轉出截圖矇騙陸某,後一直以系統太慢為由欺騙拖延。

虛擬貨幣詐騙套路多,不小心就中招了!

這樣的虛擬貨幣詐騙,首先是掛鉤了很前沿的概念,而且形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如果對虛擬貨幣不瞭解,很容易懵圈。另外一個,調查這樣的虛擬貨幣真實度難度確實不小,它的所有資料來源都是國外,大多數人外文能力欠缺,根本沒有能力去證實它所說的真假,不像在國內,你可以查詢註冊信息、到一些監管機構去查有沒有備案等等,處於嚴重的信息不對等。大部分虛擬貨幣官網上,你找不到任何關於公司實際控制人的披露,這家公司如果跑路,連追究的責任人都沒有。

當然,類似的虛擬貨幣騙局不止這一個,自從比特幣出現了以後,國內國內除了很多山寨幣,像什麼萬福幣、元寶幣、招財幣等等,基本都是打著數字貨幣的旗號在圈錢,套路無非就是這些,只不過名稱說法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