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红楼梦里那些前卫思想,对比我们今天,大家是不是有些尴尬?

这几天连续发表了一些与红楼梦文学相关的内容,自己从事文学相关工作几年,然后自去年相继在互联网平台发表一些关于红楼梦的文章,最后却发现文学概念不是很受欢迎,博人眼球的内容却大行其道,于是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与自己专业完全不对口。最终自己做出了妥协,改变了传文的分类,有趣的占到了七成,与文学相关的只有三成,最近就开始尝试的增加文学内容比例,也算是曲线回归自己的专业吧。

我也不否定有趣内容,毕竟有趣和知识是大家共同的爱好,今天聊一下,红楼梦为什么会被那么多人认可为四大名著之首,这要源于它背后的哲学理论支撑,稍微懂点欣赏小说的读者都应该知道,所有小说背后,必然有一种哲学在背后支撑,贾平凹在书中曾形容说,作家是羊,而哲学家就是赶羊群的人,小说背后的哲学决定了小说能有多大成就。

细数红楼梦里那些前卫思想,对比我们今天,大家是不是有些尴尬?

因此你读这些文章,可以增加自己与人谈论《红楼梦》的话题范围,有些人懂有趣,你就和他聊有趣的,有些人想聊文学,你立马拿出一点《红楼梦》文学的内容跟他聊,立马提升自己逼格,避免缩小自己的朋友圈,《红楼梦》背后的哲学有区别与其他小说,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到一些内容,如贾宝玉谈到一些关于祭祀的内容,就是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清明节藕官在园子里烧纸,私自祭奠死去的菂官,贾宝玉说了一句话:以后断不可烧纸,这纸钱原是后人的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大家可以看到,这虽是贾宝玉说的,但也相当于曹雪芹的人生哲学认识,我想退回解放前,这种思想也都是比较令人不解的,有点不尊敬祖先的意思,还有一段是关于贞烈的描述,藕官说:人家男人死了女人,也有再娶的,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就是情分了。这种对贞节理解的话,估计像是我们今天才能正大光明说出来的话,拿到他们那个时代,我觉得会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细数红楼梦里那些前卫思想,对比我们今天,大家是不是有些尴尬?

书中还描写了龄官,竟然不演元妃指定的戏,而执意演自己要演的戏,当贾蔷给他拿了一只鸟笼,他极具象征意义的踩烂它,与这种放飞天空的反应,还有同时具有林黛玉的痴情,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铺垫,这些都是度化贾宝玉的一个个情节,贾宝玉的最终出世,并不是只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度化,开篇就说了有一群人下凡,都是给主人公度化做服务的,记得有一位文学评论家这样说,说这些人都是在用自身的行为洗涤、感化宝玉的心灵,这句话很适合,很恰当。

宝玉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不愿意科举考试,对祭拜旧俗的认识,藕官对女人贞节的理解,对感情的理解,还有司棋对爱的尊严,这都是作者通过人物塑造,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哲学意识至少前卫了一两百年,没有这种意识,小说早就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了。

细数红楼梦里那些前卫思想,对比我们今天,大家是不是有些尴尬?

大家读觉得谈这些是不是俗套,其实就是让大家理解哲学与文学作品的这种微妙关系,不知道大家对近几年的一些影视作品怎么看,可以通过大家熟知的这方面现象去解释这种内在的影响,比如电影《驴得水》,能看懂的都说是一部好电影,有的人甚至说是空前的好电影,其实背后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诠释,对价值观的判断,电影中的张一曼,就像我昨天发表的那篇文章说的一样,她就是一把照妖镜,所有人在她面前都露出了恶心且狰狞的嘴脸,而在这个他们眼中所谓“婊子”面前,都显得自己的狭隘,阴暗,这还有什么比这更震撼的。

文:饼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