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出台「關稅豁免」政策?逆向思維有三點啓示

作者 甜甜餘味 來源 公眾號 甜甜餘味

美國時間7月6日下午3點,也就是在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始後15小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將向對華徵稅產品啟動個別豁免的申請程序。

美國政府出臺“關稅豁免”政策?逆向思維有三點啟示

這項宣佈說,美國當天開始對818個關稅項目下、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這些關稅項目下的產品被查明受益於包括“中國製造2025”在內的中國工業政策。為了回應強迫美國轉移技術和知識財產的中國不公平貿易手段,美國決定對這些關稅項目下的相關產品採取相關征稅措施。

該宣佈同時表示:公眾可以在90天內申請為某個關稅項目下的特定產品申請關稅豁免,其他人可以在14天內對有關申請提出意見,申請人再有7天時間對有關意見做出回應。有關豁免申請獲得批准後,豁免措施將從2018年7月6日起具有一年的有效期。

乍看之下,是不是會得出美國政府“反悔”“示弱”“找臺階”的印象?

仔細看這篇聲明,結合近期各種報道及分析性文章的觀點,逆向思維卻有不同啟示:

第一個啟示,美國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的根本出發點從未改變,始終是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添堵,尤其是對中國工業振興方面的戰略性扼制,這也註定了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的遭遇戰屬性。

整篇文章不長,但是“中國製造2025”就出現了三次。開頭部分表示:發起徵稅的對象,就是受益於包括“中國製造2025”在內的中國工業政策的產品;文中說明,要根據“該產品是否對中國的相關工業計劃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比如‘中國製造2025’”來決定是否給予“豁免”;文末再次強調,之所以發起對華關稅打擊,就是因為中國出臺的政策致力於在高新技術領域獲得經濟領導權,再次舉出“中國製造2025”的例子(原文是:These policies bolster China’s stated intention of seizing economic leadership in advanced technology as set forth in its industrial plans, such as “Made in China 2025.”)。

顯然,中國在工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的佈局及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未來在國際經濟領域話語權的變化,才是美國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看到這一本質,就不用奇怪美方為什麼總要揪住幾個站不住腳的藉口不放了。實際上,就算不找或者找不到藉口,美國政府也是遲早會發起這場交鋒的。

美國政府出臺“關稅豁免”政策?逆向思維有三點啟示

第二個啟示,特朗普政府為了發動這場貿易戰,打得並非無準備之仗——除了對外放狠話(不排除故意製造煙霧彈混淆視聽)、製造混亂內鬥的各種戲碼、拋出階段性目標等,在實實在在的操作手段上,還有一系列行動計劃。這次推出的“關稅豁免”政策,一方面能夠在極端項目上穩定人心,另一方面也通過這些審核程序能把主動權抓到了自己手裡。客觀來說,這還真說明特朗普政府的務實和彈性不可小視,“資本主義垂而不死”不是沒有理由的。如果美國政府的操作是始終一成不變、一味強硬蠻橫的,美國經濟受到衝擊的規模和強度會更大,體會到被貿易戰打疼的時間點會更早。相反,如果他們的處理手段更加豐富多元,這場仗打的時間恐怕會更長,中美較量會更具複雜性、長期性、艱鉅性。

第三個啟示,中國的本土製造業要下大力氣加強。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這次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所波及的中國產品中,有不少其實並不是中國自己的企業生產的,而是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在華分部的產品

。報道還介紹說,得出這一結論的是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而從彼得森的相關報告來看(如下圖),情況的確如此:尤其是在計算機和電子產品這一項,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產品中,非中國企業生產的比例佔到了87%,其他製造業也有68%。雖然這印證了美國政府徵稅“是向世界開火,也是向自己開火”,更是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經濟化形勢的直接打擊,但是反觀我們的出口結構,卻正說明我們在製造業尤其是先進技術行業仍然需要奮起直追。

美國政府出臺“關稅豁免”政策?逆向思維有三點啟示

我們中國人,從來是有勇氣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

但是光有勇氣也是不夠的。

信念+冷靜,理性+行動,才能助我們走得更好更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