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 爆雷,人要有不做「韭菜」的覺悟!

市場起起伏伏,有漲有跌。如果有人承諾可以長期給與高額回報,那麼投資者就要小心了,他八成在撒謊。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早就講過:凡是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要警惕。收益率超過8%,很危險。收益率超過10%,麻煩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P2P 爆雷,人要有不做“韭菜”的覺悟!

眼下,將近四分之三的網貸平臺的收益率在8%-12%之間,有12%的網貸平臺依舊號稱可以達到12%以上的收益率。這是被定義為“麻煩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的區間。

然並卵,人們看到“機會”仍然會義無反顧的一擁而上。小米P2P廣告返現加利息年化超過50%,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這是因為小米資本雄厚,自己是在薅羊毛,而不是被薅的羊。那就別怪到頭這一生,難逃那一日。

這就叫良言難勸該死的鬼。其實我們只要捫心自問,在經濟這麼蕭條的當下,實體經濟不振房地產流動性受限,股市不景氣,你靠什麼能賺到12%的收益?市場是聯動的,股市、樓市都冷的情況下,P2P一家獨熱是不太可能的。

P2P 爆雷,人要有不做“韭菜”的覺悟!

中國個人徵信覆蓋率只有35%,而美國卻有92%。儘管網貸平臺提供借款方的個人身份信息、歷史交易記錄、個人財產資料,甚至打出大數據的旗子進行風險特徵採集。然而連馬雲都說阿里作為一家大數據公司也不知道怎麼用數據掙錢,網貸平臺的數據又能為安全提供多少保障?

曾經以為自己是工兵的,早晚死在爆雷的硝煙中,而這點微末聲響,終究會不了了之,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直到各個維權群中的韭菜也沒了力氣蹦躂。

P2P 爆雷,人要有不做“韭菜”的覺悟!

這其實就是一場清洗,你會發現在中國,隔段時間就會有一種騙術出來,有時候他們叫傳銷,有時候叫直銷,有時候叫高息攬儲,但其實都是一種東西,,鐮刀太多,韭菜都不夠用了。中國市場中充斥的最多的就是這種理財產品,至於為什麼市場監管和金融監管部門明明知道這些產品的不合理,卻不提前整頓,這不是我等敢言的,少點貪婪,別做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