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刷卡,你買單?這種新型銀行卡犯罪的罪魁禍首原來是……

通過智能監測預警平臺發現線索,揭開新型銀行卡犯罪手法神秘面紗。

廣東打掉特大跨境竊取銀行卡磁條信息團伙

廣東深圳一家POS機生產廠商根據客戶需要,改硬件、編軟件、搭平臺,短短一年內完成“產業升級”,竊取了上百萬條銀行卡信息和密碼,可以輕鬆通過複製卡實現“他刷卡、別人買單”。近日,廣東警方通過智慧新警務發現新型跨境大批量竊取銀行卡磁條信息犯罪線索,出動200餘名警力組成10個行動組展開統一收網行動,一種新型銀行卡犯罪手法的神秘面紗被揭開。

預警:網上監測平臺發現“新事物”

近年來,廣東公安經偵部門研發8大“經濟犯罪類案監測分析模型”,初步實現了對經濟犯罪線索的自動挖掘,在打擊銀行卡犯罪方面屢建奇功。

“我們對網上涉及銀行卡的有關字眼,如套現、提額等進行網絡監測,系統會自動生成預警信息。”辦案民警介紹,今年年初,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依託經濟犯罪監測預警平臺開展網絡智能監測預警工作時,發現互聯網上有多人正在銷售“一機多國提額神器”等相關產品。

以VPAY境外機為例,有人在網絡大肆宣傳,號稱用其不出國門就可實現境外POS機消費,大部分銀行秒提信用卡額度。這類境外機為手刷POS機,植入的是國外的商戶,其作用是信用卡提額、養卡、套現。

“簡單理解,有了多次境外消費記錄,髮卡銀行就會認為你有大額消費需求,提額就順理成章。境外機的潛在客戶就是那些有提額需求的信用卡用戶。”辦案民警介紹,網上最早出現境外機的信息是在2016年,曾有網友質疑境外機刷卡真實情況。近兩年,境外機行業非常火爆。

正在辦案民警深入研究境外機之時,某銀行信用卡中心通過警銀聯席機制反饋線索,稱發現大量信用卡在一款品牌為VPAY的境外機上使用,該產品可以實現在國內任何地方刷卡交易而銀行報文卻顯示在境外交易,從而激活“髮卡銀行對在境外有交易記錄的信用卡給予大幅提額”的規則,使沒有條件提額的持卡人信用卡額度大幅提高,以滿足套現、資金週轉的需求。

“從持卡人和銀行的角度來說,境外機刷出的單應該都是正常交易,但從警方角度來說,我們高度懷疑這極有可能是在秘密竊取銀行卡磁條信息。”辦案民警介紹,他們初步判斷,有人在境外製成偽卡刷單才能製造境外消費的結果。2017年10月至11月,1000餘張使用過境外機的銀行卡在泰國發生了盜刷取現情況,印證了這一判斷。

鑑於該案作案手法新穎、潛在風險巨大,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指導協調深圳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立案偵辦,成立代號為VPAY的專案組推進案件偵查。

偵查:循線摸清作案手法

專案組在兩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使用VPAY和worldpay兩款產品來做偵查實驗,測試境外機的工作原理。

民警通過實驗發現,境外機分為線上直聯通道和線下預約通道兩種刷卡模式,採取線上刷卡模式並不能觸發銀行自動提額機制,而線下卻能實現。辦案民警介紹,在線下刷卡時,刷卡時間和實際消費時間存在較大時間差,從而證實犯罪團伙通過境內側錄磁條信息、境外製作偽卡在境外實體POS機上刷卡消費,騙取銀行提額。

在接下來的2個多月裡,警方通過縝密偵查,發現境外機系統平臺裡存儲了大量銀行卡磁條信息和密碼。

“有了磁條信息和密碼,近百萬條銀行卡信息中的任何一條信息都能複製出銀行卡實行盜刷。”辦案民警介紹,通過偵查實驗和大數據分析,專案組最終摸清了以福建廈門羅某、漳州張某、廣東深圳林某為首,以科技公司研發的“一機多國提額神器”為幌子,通過層層發展代理商,利用App大批量竊取銀行卡磁條信息及密碼,在境外製成偽卡,並申辦境外POS機進行消費的跨國犯罪團伙網絡。

經查,該案涉及廣東、山東、福建、河北、香港以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多個犯罪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40餘名。

收網:境內外出動10個行動組展開抓捕

為了全鏈條摧毀犯罪團伙,形成紮實完整的證據鏈,公安部經偵局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廣東、福建、山東等地開展同步偵查,並由公安部“獵狐辦”牽頭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深圳市公安局6名民警組成抓捕小組,趕赴馬來西亞展開落地查證工作。

6月30日至7月6日,按照公安部“雲端行動”和廣東省公安廳“利劍行動”工作部署,在公安部經偵局統一指揮下,廣東公安機關出動200餘名警力組成10個行動組展開統一收網行動,在馬來西亞、廣東、福建和山東等地同步破案、同步抓捕。行動全鏈條摧毀了運營已久的跨境竊取銀行卡磁條信息犯罪和非法從事跨境支付業務的犯罪網絡,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查獲被竊取的銀行卡磁條信息105萬餘條、作案電腦5臺、境外POS機38個、新型銀行卡磁條信息側錄器5600餘個,據初步估算涉案金額10億餘元。

經查實,深圳以林某為首的犯罪團伙原本是正規的POS機生產商,因境外機市場火熱,有不法分子找上門來,讓林某生產所謂的改良版境外機。於是,林某團伙組建技術團隊生產可側錄銀行卡信息的境外機,併購買服務器搭建App平臺。之後,林某團伙與福建廈門羅某、福建漳州張某等團伙勾連,通過互聯網層層發展代理,銷售VPAY、worldpay、unionpay、U刷等品牌境外機,在購買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秘密竊取持卡人信用卡信息,並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海外直聯通道和境外複製卡刷卡通道完成境外消費動作,使持卡人消費記錄顯示有境外消費,觸發銀行提升額度規則。

據悉,一臺境外機出廠成本約35元,客戶終端價根據代理商層級不同從六七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境外消費均為小額消費,金額控制在100元至500元之間。林某團伙在賺取硬件費用同時,還對每筆境外刷單收取20%至50%的手續費,其他資金按比例返還給客戶和代理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