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对缸壁的磨削作用最严重,故使气缸磨损成“腰鼓形”

气缸磨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压力的影响: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环在自身弹力和传递到环内壁上的气体压力作用下,压紧在气缸壁上,当活塞在气缸中往复运动时,活塞环与缸壁发生相对摩擦而产生磨损。磨损的程度取决于活塞环作用在缸壁上正压力的大小,正压力越大,润滑油膜的形成和保持越困难,使机械磨损加剧。

磨料对缸壁的磨削作用最严重,故使气缸磨损成“腰鼓形”

在做功行程中,当发动机气缸内燃气压力大约为3900kPa左右时,该压力将随着活塞的下行,气缸容积的增大而降低,这样,造成了活塞环对缸壁的压力上大下小,使气缸磨损呈上大下小的锥形。

②酸性腐蚀物质的影响:酸性腐蚀物质的产生取决于气缸壁的温度。当气缸壁的温度低时,气缸内的水蒸气会在缸壁上凝聚成水珠,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分子遇到水后将溶解生成酸性物质(如硫酸、碳酸等),这些酸性物质附在缸壁上腐蚀缸壁,使缸壁表面组织结构松散、强度降低,当活塞在气缸内运动时,在活塞环的作用下金属腐蚀物质被刮去,造成腐蚀磨损,腐蚀越严重,磨损越厉害。反之,气缸壁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凝聚成水珠,酸性气体不能溶解,将随废气排出,腐蚀性较小。但温度过高时,机油黏度低,不易形成油膜,抵抗腐蚀的作用几乎不存在,腐蚀和机械磨损加剧。同台发动机,由于各缸冷却效率不同,所受到的腐蚀程度就有所区别,如进气门对面,一缸前壁和六缸(或四缸)后壁,冷却效率较差,其腐蚀就较严重,磨损也就较大。一般认为,腐蚀磨损是造成气缸失圆的主要原因。

磨料对缸壁的磨削作用最严重,故使气缸磨损成“腰鼓形”

③润滑不良:发动机在工作中,由于气缸壁是靠飞溅润滑,上部润滑油供应比较困难,同时气缸上部邻近燃烧室,温度较高,不易在气缸壁表面形成良好的油膜,甚至润滑油可能被烧掉。在进气行程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时,混合气中所含的细小油滴不断冲刷缸壁(尤其是进气门对面),使缸壁上的油膜被破坏,在发动机温度低时,汽油雾化差,可燃混合气所含油滴多,对油膜的破坏更严重。因此造成气缸上部(尤其是进气门对面)润滑不良,与活塞环形成干摩擦或半干摩擦,使磨损加剧。

④磨料的影响:空气中的灰尘、炭渣或润滑油中的杂质,夹持在活塞环与缸壁之间,当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时形成有害磨料。由于活塞在气缸中部运动速度最大,磨料对缸壁的磨削作用最严重,故使气缸磨损成“腰鼓形”。

磨料对缸壁的磨削作用最严重,故使气缸磨损成“腰鼓形”

此外,修理时选用的材料质量差,修理质量不好,如缸壁粗糙度超过要求、活塞销座孔倾斜、连杆衬套同心度差、连杆弯扭等,都会使气缸产生不正常的磨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