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傳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

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元 王振鵬 伯牙鼓琴圖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大部分人最早對古琴有概念,相信都是通過上面這段關於“知音”的故事建立的。但關於古琴和中國傳統音樂更深一層的瞭解,很多人未必深入過。

昨天下午,甲和燈禪意生活空間聯合北京閱讀季,我們同近30位朋友近距離接觸瞭解、感受了中國千年傳統樂器——古琴與尺八的魅力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甲和燈創始人齊娜為大家講述此次活動的緣起

古琴與尺八,對於嘉明和山智兩位年輕老師來說,是熱愛,更是一種生活習慣。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對於這兩種傳統樂器的喜愛,讓他們更能夠靜下來涵養心性,在音樂中解讀讀古人的智慧。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活動開始,嘉明老師通過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千年名琴——

九霄環佩,為大家簡單介紹了古琴的歷史、構造。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同時,也帶大家初識古琴專用的“減字譜”。通過減字譜,便能準確地知道音位、左右手具體指法、演奏技法,這也是古琴曲能夠流傳至今、保留古曲原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經由對古琴歷史、文化的探尋,我們知道古琴的曲韻曲意更多反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的內在精神——儒家之“中正平和、溫柔敦厚”,道家之“清淨無為,飄逸自然”,佛家之“清幽恬靜、禪境禪趣”。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嘉明老師還通過《平沙落雁》、《普庵咒》、《歸去來辭》代表性三首曲目,配合講解古琴曲中的儒釋道精神。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相較於古琴,對於尺八瞭解的人可能就更少了。

尺八,產生於魏晉時期,最早是用來祭祀供養天地的神器。直到唐宋,尺八進入宮廷,但也只是皇室可聽的樂曲。盛唐之時,日本遣唐使學習尺八藝術並將其帶回了日本。

北宋後經歷了文化斷層,尺八藝術便在中國失傳。現在中國的尺八製作、演奏,都是從日本學習的。也正因如此,尺八的記譜法都是日文中的片假名。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尺八特有的樂譜

自幼便學習鋼琴,通曉音律的山智老師,在學習音樂的道路上越來越發現中國傳統樂器的魅力,接觸到古琴、尺八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在山智老師看來,西方音樂之所以更有節奏性,是因為他們的組織性更強,音樂的表現形式也更多是合奏。樂器與樂器之間的合作,便需要節奏來控制。

而中國傳統音樂,則更追求向內,個人性比較強,也有更多的獨奏。這就自然形成了在古琴、尺八的演奏中沒有固定的節奏,更多通過呼吸來調動。

一首尺八古曲《虛鈴》,也充分體現了它呼吸韻律的獨特。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分別聽了古琴和尺八的演奏之後,現場觀眾不禁有了一個疑問:這兩種分別來自周朝和魏晉間隔千年的古老樂器,配合合鳴是什麼樣的效果?

應觀眾的提議,兩位老師在現場即興配合演奏了一首祭祀古曲《神人暢》,讓我們有幸感受到來自千年前的古音之韻。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在活動的最後,山智老師特意為大家加演了一曲“古琴十大名曲之首”的《廣陵散》,為大家展示了他同樣高超的琴技,併為此次活動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廣陵散》講述的是戰國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因延誤日期而慘遭殺害,聶政立志為父親報仇,入山學琴十年,身成絕技,名揚韓國。韓王召喚他進宮演奏,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韓王的報仇夙願,自己毀容而死。此曲情緒激揚而充滿殺氣。

通過音樂,我們讀懂了古人的智慧

活動結束後,我們似乎都被一段段古韻十足的樂曲拉回到幾百上千年前的時光。

閉上眼睛,端坐於綠水前,撫一把琴,任音韻流淌;立於青山間,執一尺八,吹盡內心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