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縣,堯帝從唐南行去平陽即帝位過此得名,千年古縣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行唐縣隸屬於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西南部,總面積1025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

戰國時的南行唐邑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1、戰國時為趙南行唐邑。漢置南行唐縣,以戰國南行唐邑為名,治今故郡,屬常山郡。

2、北魏改行唐,太和十四年(490年)置唐郡治此;二十一年廢唐郡,復屬常山郡。熙平二年(517年)徙治今址。隋屬恆山郡。武周長壽二年(693年)改名章武縣,唐神龍元年(705年)複名行唐縣,屬恆州。

3、五代曾先後改名彰武、永昌縣,屬鎮州。宋屬真定府。元屬保定路。明初屬定州,正統十三年(1448年)改屬真定府。清雍正後改屬正定府。

4、1914年屬保定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38年改晉察冀邊區。

5、1949年屬定縣專區,1954年屬石家莊專區(1968年改地區)。1958年併入新樂縣,1962年復置。1993年劃歸石家莊市。

二、地名來歷

清乾隆《行唐縣新志》:“初帝堯封於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後諸侯來歸,詣平陽即帝位,南行經歷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堯從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到平陽(山西臨汾)即帝位,必經井陘關,而行唐就在定州和井陘之間,是必經之地。南行經歷,換句話說就是堯從唐向南行經歷過的地方,簡稱“唐南行”。古人在命名時,採用了“主語後置”的手法,稱為“南行唐”。

三、風景名勝

1、香蓮寺:始建於宋宣和年間,已有600餘年的歷史。位於縣城龍州大街中部路南,坐北朝南,佔地6000平方米。修復後的香蓮寺為鋼混仿古建築,褐色布瓦頂,紅牆,紅柱,紅門窗,端莊,典雅。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2、城隍廟:始建於明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為境內規模較大的一座古建築。琉璃廟始建於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因外部裝飾全部採用琉璃構件而得名。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3、封崇寺:位於行唐縣城龍泉中學院內,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隋、宋、明代均曾重修,其天王殿、大殿兩座木構建築保存完好。原名道濟院,宋雍熙時高僧崇辨有道頗著靈蹟,宋主封之,始更今名,是中國珍貴的古代建築,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4、兩嶺口摩崖石刻:在兩嶺口村東北阿牟院遺址,東側的一塊長4.5米、高2.5米的巨石上,雕刻石龕54個,佛像56尊,左側刻有“大定十一年(公元117年)歲次辛卯”,是河北省首次發現的有具體紀年的金代石刻。

「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行唐故事」——河北省行唐县,尧帝从唐南行去平阳即帝位过此得名,千年古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