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定投日記第52天:如何安全保存電子貨幣(錢包入門)

比特幣定投日記第52天:如何安全保存電子貨幣(錢包入門)

投資數字貨幣,保證安全比什麼都重要。無論賺多少,一朝被盜,悔之莫及。

目前,保存數字貨幣,大概分兩種:

  1. 交易所/OTC平臺/無私鑰錢包

  2. 熱錢包/冷錢包

它們之間本質的差異很大,但這些專業術語聽完還是然並卵。所以小碼哥來講講它們對投資有什麼區別。

第一種方式,交易所/OTC平臺/無私鑰錢包,等於就是把錢存銀行。你在銀行開一個帳號,如果忘記密碼了,還能找銀行,通過身份認證後重新設置密碼。對很多新人來說,忘記密碼就等於丟錢,這是很難接受的。

還有一個好處是簡單方便,不操心:比如分叉幣的發放(領糖果),如果在自己錢包裡,操作起來很麻煩,而且風險很大。

壞處是你無法控制風險,如果交易所/平臺被盜,那你的錢就沒了。交易所可以選擇破產,不給你任何補償,你沒有任何辦法。這不是開玩笑,在比特幣的世界裡,每年都有好幾次發生。2014年,當時最大的交易所Mt.Gox宣佈被盜破產(至今還有人懷疑是他們自己捲款跑路),所有人的資產血本無歸。2016年Bitfinex被盜近12萬枚比特幣,所有用戶一起買單(每人資產減少36%)。還有無數小的平臺被盜事件,數不勝數。

第二種方式,熱錢包、冷錢包。冷熱的區別是錢包是否在線。比如私鑰保存在聯網的電腦、手機上,就是熱錢包。私鑰保存在不聯網的電腦,永遠開飛行模式、沒有WIFI也不插卡的手機,或者打印在紙上(所謂紙錢包),記在腦子裡(所謂腦錢包)。

錢包好處是,它的所有權完全在你,就像你把錢從銀行取出來,變成現金,放在你的包裡。銀行被盜,跟你無關,你手裡的錢永遠在。但對應的壞處是:如果你弄丟了私鑰(相當於錢包的密碼)你就永遠失去這些錢了。相當於你把自己的現金埋土裡,結果忘了地方,再也挖不到了。

錢包轉賬有更大靈活度,一般交易所代收的礦工費(你可以理解為轉賬手續費)都很高,而且不可以自己改。而錢包通常都可以讓你自己設置,一般都能節省至少一半以上的轉賬費用。但是帶來的壞處是,如果你給的礦工費太少了,很可能導致交易一直不能打包。現象就是:你看上去錢的轉走了,但對方永遠收不到。小碼哥有次犯賤,轉比特幣的時候只給了0.0001,想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結果很慘。以後有機會可以跟大家說說遇到這個怎麼辦。

通常會用到錢包的時候是:

  1. 你準備屯大量的幣,放交易所不安全。

  2. 參加眾籌(艾西歐)。

為啥參加眾籌一定要用錢包,而不能從交易所直接轉?

原因很簡單,在區塊鏈的世界,人是沒有身份的。你把ETH打給別人,它把代幣/通證(token)打給你原地址。也就是說,你從什麼錢包地址打給它,它就直接還到當時那個地址。而交易所轉賬打出的地址,絕對不是你充值的地址。那你肯定就無法收到通證(token)了。所以通常大家都會用imtoken(一款以太坊錢包)。

最後,結論是:

  • 少量資產(10BTC內,或者你覺得對自己來說,能承受的)就放在交易所,可以分散在不同交易所以分散風險。能領糖果,交易、轉賬都方便。

  • 大量資產(準備長期持有)放自己錢包,比特幣錢包推薦coinb.in。

  • 參加眾籌(以太坊),一定要用自己錢包,推薦imtoken。

強調一下:私鑰就是你的密碼,區塊鏈上的交易,不需要給任何人私鑰。之前金馬公眾號裡提到的朋友被騙,就是因為把錢包的私鑰給騙子了。所以,來路不明的錢包也千萬不能用,鬼知道它會把你的私鑰拿去做什麼。你把私鑰導入,就等於你把錢送人了。

附上一份比較,這樣看上去清楚一些

比特幣定投日記第52天:如何安全保存電子貨幣(錢包入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