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常州的网红校长涛哥

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上发布了第一课实录。

他都说了啥?

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问孩子一: 你只是为学习而来吗?

1.健康的体魄

没有校长不喜欢分数,但我要告诉你们: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吴阶平)先要吃好:我们拥有可能是学校中最好的食堂,因为2年前我们自营,就像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做的——只为给你们家的味道。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还要运动好:你们入学后,除了大课间,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篮球、乒乓球、街舞、飞盘等。你们是花朵,但我也看到了一些豆芽菜型和多肉型的,需要体育来塑型,比如跑步。古希腊有谚语: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我想加一句:如果你想快乐,跑步吧!因为跑步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多巴胺,能影响神经,使我们产生幸福的感觉。这么快乐的事情,大家要抢着干。那么来吧,学校新修的塑胶跑道等着你们。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2.文明的礼仪

“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有一年我带学生去英国,英国民众的绅士和淑女范儿让我难忘。在一家商场入口处,人潮川流不息,门是带弹簧的,每个进来人都做了一个动作——手扶在门上,回过头,稳稳地递给后面来的人,后面的人接住了之后再传递下去。举手之劳,那么自然有爱。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有一种迅速提升颜值而又终身免费的办法,那就是微笑,你一微笑世界就爱上了你。我在校园行走时幸福指数很高,因为每个孩子都会一脸灿烂地打招呼,“老师好!”“涛哥好!”其实跟人打招呼,面部肌肉和舌头跳个舞,别人和自己都能开心许久。你看哪个受欢迎的人不是笑容可掬?哪个总统、主席不是笑脸待人、主动示好?文明的举止是我们的另一张身份证,也是畅行世界的护照。对比世界杯上打扫看台的球迷和常被曝光的我国同胞,你们从小就要注重这些细节:公众场合(比如自习室、食堂)要安静,偶尔交流不要让第三个人听到;不乱扔乱抛是底线,还要随手捡拾垃圾;不插队不飙脏话,除非你想做高智商的野蛮人。新学期,让文明之花开得更美,让每个人如坐春风,如沐春晖吧。

3.胸怀诗和远方

学校是人生的驿站,也是梦想的加工厂。当你们走进这所校园的时候,就应该想好自己该往哪里去。否则,你就可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成“佛系学生”中的一员。“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小塞涅卡)在非洲西撒哈拉沙漠里,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名叫比赛尔,村民多次试图走出沙漠,都没有成功。因为在茫茫沙漠中没有参照物,勉强往前走,不过画出一个个的圆后沮丧地回到起点。后来有一个叫肯莱文的欧洲青年来此,教他们走出沙漠的方法,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跟着他,一直向着北斗星方向走,用了三天时间走出了沙漠。多年以后,比赛尔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当地人为阿古特尔立了铜像,基座上刻了一句话——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我校的生涯规划将从七年级开始,带着你们认识自己,用远方唤醒心灵。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4.丰富的阅读

关于阅读的价值,还需要再强调吗?孩子们,你们先说吧。(学生自主发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一句话:读书是对生命的滋养,是对生命格局的放大,让你看到更加浩瀚的世界之美,还有内心的流星花园。再功利一些讲,读书还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凡是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中学生,都是在小学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课外书籍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往后理科考卷的阅读量都要增加了,你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是不是有道理?

然而你真的会阅读吗?在这几种阅读方式中,哪一款属于你?第一种,像沙漏,吃进多少吐出多少;第二种,像海绵,乐于汲取但不加选择,吐出来还比原来脏了一点;第三种,像挤豆浆,留了渣渣却精华扔掉了;第四种,像矿工炼矿,在万千矿石中剔除糟粕,吹尽狂沙始到金。聪明的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要让阅读更加专注,大声读是个不错的办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有助于消化吸收。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问孩子二:你真的会学习吗?

1.带着问题学

你以为,听得懂老师讲课、能刷题就是会学习了吗?不,这个段位太低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我们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苹果年年往下掉,只有牛顿提出了“为什么苹果是从上往下掉”的问题,也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妈。可以说,“问题”是人类打开未知大门的金钥匙。什么叫学问?就是怎么学习问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表明是你自己的学习,你自己的思考,才是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向。我们是上海问题化学习项目的实验学校,追求“问题导学”,相信“问题”能让你们学得更有兴趣,有动力,有成效。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2.合作学习

你生产配件,我负责组装;你行医,我执教;你有诗,我有酒。合作是社会的基础。随着社会分工越发细致和复杂,靠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武松时代一去不返了,靠科研团队、攻关小组成为常态。国家间需要合作,工作中需要合作,学习上也是。“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可能双赢共进。前面讲到学习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集体攻关、集中大家的智慧是不是更容易解决?在座的有些父母担心:我家孩子很优秀,自己能解决问题,教别人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人无完人,智者千虑还有一失呢,能够教别人,也是梳理思路,锻炼口才,比任何复习都有效。还有,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热心助人、受欢迎的人吗?所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合作是一种能力,分享是一种美德,有了好的想法别藏着掖着,在小组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哦。合作学习中,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和解题能力,还有学会合作,善于倾听,敢于表达等——这是不是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而且,大家一起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是不是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不是有句话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3.坚持三先三后

第一,先预习后听课。预习就好比提前踩点,了解哪里是坡坎,哪里有雷区,真正“带着问题听课”。不预习听课就有点像脚踩西瓜皮,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哪些地方有问题,还容易走神、打瞌睡。第二,先复习再作业。作业是巩固和查漏补缺,应该在复习之后进行。复习也不是打开书本把白天反刍一遍,合上书尝试回忆效果更好。第三,先独立思考再请教别人。遇到不会的题目怎么办?拿出解题神器——手机,还是去网络问“度娘”?速度是快了,但都不是你的。认真思考,说不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在不会,请教弄懂了,也要老老实实抄在错题本上。

问家长一: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一个屋檐下,相濡以沫十多年,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现场调查,认为“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真有些“萧条”啊)曾几何时,因为“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因为“悠悠万事,学习为大”,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我行我素,让彼此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1.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孤本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礼物,送出之后就把模子打碎了。孩子之间,不需要比较,也没有可比性。在家长的眼里,优秀的标准不应只是世俗的功名,就像当年里根的母亲盛赞,“我还有个儿子一样了不起,他在地里刨土豆。”家长要做的,不是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而是遵循孩子发展规律,无条件地爱孩子,悦纳孩子,引导孩子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每一个人能做的,比他现在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

2.每个孩子都可以成功

事实一再证明: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天生的优势。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是这样:干一些事比较擅长,另一些事则显笨拙。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年轻的成功者刘翔、丁俊晖、郎朗都是优势教育理念培养的结果,否则世间无非又多了一个“标准化人才”。但我们的家长往往深受“木桶理论”影响,教育成为紧盯孩子弱项的捕鼠器,许多孩子累瘫在了起跑线上。而如果家长注意发现和引导孩子的兴趣,焉知不能走出更多的丁俊晖、郎朗?

3.青春期的孩子很特别

一个很自信的孩子突然变得自卑了,一个平日温驯如小猫的孩子常常表现出暴力倾向,活泼开朗的孩子莫名其妙地成了闷嘴葫芦……进入青春期,孩子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心理迷宫,他们希望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路,又常常会迷惘、迷失,甚至误入歧途。他们渴望独立,渴望个性张扬,生理变化、学业负担、人际关系等因素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压力可以转化为进取力,也可以随着时间自我消除,但也会引起青春期孩子不安、暴躁等情绪变化。在花季雨季的青春期,这些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孩子,有时让人捉摸不定,有时又让人心惊肉跳。

问题二:你是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吗?

你惦记着“别人家的孩子”,孩子也希望有个“别人家的爸妈”。

【评估小测试】

提示1:反映的是“我实际上是怎样”,而不是“父母应该怎样”。

提示2:评分是:1=从不,2=偶尔,3=经常,4=总是。

请听题:

1.我会通过自己的言谈和表情,告诉孩子自己很喜欢他。

2.我允许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表现得与众不同。

3.我对孩子惩罚是基于公平、恰当的原则。

4.当孩子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时,我会给予积极的支持,使他得到一些安慰,并让孩子感到他并不孤立。

5.我总是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希望使他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6.我很信任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7.我愿意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运动等。

8.我让孩子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比如买很多书给他、安排他去夏令营、参加俱乐部。

9.我感到自己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感觉,我会常常拥抱他。

10.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而且鼓励他在实际中表达和去尝试。

【测试分析】

15分以下:您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平等交流的想法,不够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冷冰冰的感觉。建议您仔细回顾一下自己和孩子相处的岁月,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反思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15—25分:您对孩子的态度有些冷淡,而且不重视孩子自己的想法,事实上你也想好好地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但是你缺乏一定的技巧,多看看一些如何与孩子相处、谈话的心理学书籍,对您改善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是有帮助的。

25—35分:您是一位很优秀的家长,您和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孩子会从中获益非浅的。实施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刚刚开始会有些难度,注意要真正地尊重孩子。如果您在继续保持这样的关系上碰到问题,可能是孩子长大了,您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同时也告诉孩子自己的教育观念。

35分以上:你差不多是个完美的家长了,温和体贴,善解人意。您这样的性格对于孩子性格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也许您现在可做就是把自己的教育方法写出来,告诉别的父母。

问题三:家长如何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

1.“处变不惊,笑看青春风云”——端正心态,坦然面对

2.“天生我材必有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3.好孩子,家长造——悦纳赏识自己的孩子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跟孩子约法三章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契约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大原则之下,允许孩子做一些想做的事情,让孩子认可“我的人生我做主”,而非越俎代庖。

5.“路漫漫陪你一起走”——努力做孩子的朋友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啦啦队”的力量。

6.“身教胜于言教”——做好家长的表率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直观的教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7.“打铁先须自身硬”——家长要提高自身素养

你希望成为孩子眼中的“老古董”“out”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8.“家和万事兴”——重视和睦家庭的建设

9.“全家同心,其利断金”——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

不少家庭教育的失败来自于内部教育的“不团结”。父母之间、隔代之间往往教育观念相左,教育行为不一,一个管,一个护,一个严,一个宽,常常造成矛盾和分歧,容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乃至察言观色,趋利避害,甚至形成双重人格。家庭内部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和职责,配合默契,不缺位,不越位,在原则问题上不偏袒,不迁就,严而有格。

10.“齐抓共管,双管齐下”——注重家校沟通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老师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

今天的相遇,

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让你们离开。

这是家门口学校“掌门人”的第一课实录,看过后,你受到启发了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