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系的补贴大战将成为我们吃过最大的亏!

外卖平台抢占市场

美团系的补贴大战将成为我们吃过最大的亏!

一个外卖小哥说,外卖行业是一个万亿市场,等你打败所有的竞争者,这块肥肉就是你的了。

在某一市场没有出现垄断性产品时,通过价格补贴用户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直到垄断之后开始赚钱(以美团为例),所以,像美团、饿了么这些平台,就是用各种低价吸引顾客。平台大了,市场占住了,就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在外卖市场,这几家企业不仅在送餐服务上一直在玩速度与激情,在资本撑腰的融资大战上也是争锋相对,你这月融个几十亿美金,我下月一定要发布最新一轮融资消息,融资金额不多不少,就比你多那么一两亿甚至几千万,接下来就是融资之后的新一轮补贴大战,红包发发发,满减无下限。

现在,外卖平台把更多的成本转移到了入驻新的商家身上,想要从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排名,来吧,满减减起来,新手福利发起来,竞价排名买起来。

这其实对于商家和平台来说是一种互利的做法,只不过更多的压力到了商家这一边,再加上平台通过抽取佣金和结算时差,对于商家来说压力更大。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外卖平台的便宜是靠扶持新店搞死老店推动的。形象点说:你们吃到的便宜货,是靠倒闭的店补贴的。外卖平台,第一个月给新店高流量扶持,潜规则就是第一个月你必须赔钱冲量。老店就永远面临一波又一波的低价冲击,加上外卖平台收20%—30%的提成,单量稍微降一点,就要赔钱,只能倒闭转让。

越是竞争激烈的区域,平均一个店活不过3个月,不断有新人接手来亏完倒闭,形成一个神奇的循环。

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没有一家外卖店随着时间推移越做越大的,大部分活不过3月,活过一年就是元老店,且元老店普遍都是要死不活的样子。

恶性竞争抢占网约车市场

发展网约车,本意是为了给出行带来更多选择和便利,同时也能激活一部分社会闲置车辆及人力资源。打车平台推出相应补贴,主要是为了高效吸引用户、占领市场。毕竟乘客和司机都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人群,在补贴基础上,乘客可享受低价打车,司机的实际收入也能提高。

但补贴战如果落入粗暴烧钱的窠臼,一方面会导致大量新增车辆的涌入,给城市添“堵”,加剧道路阻塞,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扰乱了出行秩序;另一方面也会恶化乘客体验,大幅度提高打车的时间成本。从平台角度来讲,买订单抢份额,在效率方面任何产品体验的提高都比不过补贴,长期下去自然也就没有动力投入到技术创新和服务的改善优化上了。

因此,适当的补贴固然好,但恶性的补贴战对于各方而言都无异于饮鸠止渴。上海市政府此次徙木立信,叫停网约车恶性补贴,并秉行一以贯之的态度开展整治行动,旨在将竞争拉回正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也再次表明,在市场筛选和政府把关这两重机制下,恶性补贴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目前,滴滴、美团相继取消常态化补贴后,又复盘这场补贴战,在不补贴的前提下,滴滴依然是行业领先者。美团作为中途入局的新玩家,希望迅速融入并占领市场,最直接有效的武器的确就是补贴。但其对政策预估有误,在补贴的尺度上并没有把握得当。此次上海执法部门表示会“听其言,观其行”,接下来美团不太可能到其他城市再掀起疯狂补贴战了。

事实上,时至今日,美团打车仍未放弃变相补贴的尝试,在其打车软件上仍可见商家券抵扣,并显示有“本次优惠由某商家提供”的字样。很明显,美团执着于抢夺网约车市场份额,却对政策和市场的反应迟钝,这是消化不良的表现。

不管是否情愿,如今,上海政府叫停网约车恶性补贴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各网约车平台的响应,这势必会将竞争拉回正轨,并在全国发挥示范效应。同时,也意味着依靠大量补贴得来的虚假繁荣将就此消解,而美团的底牌和滴滴的技术优势也将浮出水面。

美团系的补贴大战将成为我们吃过最大的亏!

但作为追随者,美团打车一入场就猛掏补贴的表现已经袒露了它在技术和管理层面的心虚。再有,依靠补贴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司机与乘客,而实际上,其在服务管控和投诉应对方面却明显跟不上业务扩充的节奏,从而导致用户的体验不尽如人意,频频被报出负面消息。特定时段内面对数量庞大的用户,美团打车又缺乏滴滴那样的运行力和调度力,最终当然是贪多嚼不烂。不过,打车业务上的竞争力不足并未引起美团高层的重视,相反,其继续以“鲸吞摩拜”的扩张举措掩饰“贪多嚼不烂”反导致“消化不良”的尴尬。时至今日,已不止一家媒体指出美团已将自己置身于四面树敌、多线作战的困境之中。而其在外卖主业尚未拔得头筹、打车业务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插足共享单车市场,无疑会再一次跃身虎口,遭遇竞争对手的联手围剿。

慈善事业也难逃美团系的毒手

由美团10号员工沈鹏创立的水滴筹,也是各种假数据问题混淆视听,各种补贴、恶性竞争策略使得慈善变了质。烧钱圈用户,这一模式一直被人们诟病,但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容易淘汰弱小,成就巨头,通过前期烧钱,后期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来屏蔽对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决定这一模式成败的原因在于一个平台是否能在合适的时机形成自己的护城河之后将城墙加高,阻止后进入者进入或者加大后进入者的成本,但是这一模式也被美团系用到了慈善救助上面。

水滴筹现在是邀请一个病人发起筹款,可得200元人民币,以此类推,一名刘姓网友倾诉:“说好的拉1个人送200元,可是我拉了好几个人,最后钱没给我,反而却被他们工作人员拉了黑”。

就连大病救助也面临着恶性竞争,试问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帮助?那些捐款的爱心人士会不会被消耗信任值?

网络互助相比传统的保险方式,更需要建立信任,这种信任需要的是公开透明的数据,而水滴筹表面风光的背后,早先的数据涉嫌造假,现在的恶意竞争,如果要在老百姓,尤其是急需救助的病患的慈善行业发展,那就要先端正了态度,不要搞假大空,不要搞虚头巴脑,也请不要认为网友和媒体都是傻子才好。

美团系的补贴大战将成为我们吃过最大的亏!

补贴战术最终就是为了一家独大,独占市场,在团购上面吃了甜头的美团,现在以这种战术涉及各个领域,野心之大众人皆知,但是恶性竞争带来的不是经济的发展,而是市场的不健康发展。看似补贴是贪到了小便宜,实则大家才是为这些补贴买单的最大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