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

恶性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它被定义为每月超过50%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每天的通货膨胀率超过1%。

一、恶性通货膨胀的成本

1、现金在通货膨胀发生时,很快就丧失价值,企业经营者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现金管理,导致经济的运行效率降低。

2、在恶性通货膨胀下,菜单成本也加大了,企业不得不频繁低变动价格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

3、恶性通货膨胀扭曲了税收系统。在大多数税收系统中,征税的时间和向政府纳税的时间之间有一段间隔。在低通胀时,这种间隔无足轻重;但在恶性通胀期间,这种短暂的间隔会大大减少实际税收收入。

4、恶性通货膨胀会变得让人们无法忍受。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会失去它作为价值贮藏手段、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的作用。

二、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1、最基本的理由:由于货币供给过度增长。当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时,价格水平上升。当中央银行以足够快的速度发行货币时,结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

2、在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更倾向于印发钞票,因为大多数恶性通货膨胀都开始于政府税收收入不足以支付其支出的时候,虽然政府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为这种预算赤字融资,但通货膨胀时期无法借到钱,因为借贷者把政府看作不良的信贷风险来源。因此,一旦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财政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由于征收税款的滞后,实际税收收入随着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减少,这样,政府依赖货币铸造税的必要性就自我强化了。

三、恶性通货膨胀案例——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货膨胀

1980年,在结束了数年的殖民统治之后,原来的英国殖民地,罗得西亚,变成了新的非洲国家津巴布韦。一种新的通货—一津巴布韦元——被引入了,取代了罗得西亚元。这个新的国家在成立后第一个十年的通货膨胀并不高,大约为每年10%~20%。但是,不久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是津巴布韦独立运动的英雄。他在1980年的大选中当选为该国首任总理;后来,在政府重组后,他当上了总统。

在穆加贝的整个当政期间,他的经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他的目标之一是财富再分配。在20世纪90年代,他的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目的是把土地从殖民时代统治津巴布韦的少数白人再分配给历史上没有公民权的黑人。这些改革的一个结果是遍及各地的腐败。许多被遗弃和征用的白人农场最终都落到了内阁部长和高级政府官员的手里。另一个结果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减产。由于许多有经验的白人农场主逃离了津巴布韦,生产力下降了。

经济产出的下降导致了政府税收收入的下降。对于这种收入的差额,政府的应对办法是通过发行货币来支付政府雇员的工资。

货币的不断发行,使得当年的津巴布韦央行不得不设计出一张张大额纸币,但是央行没有钱来买纸印钱。这听起来很诡异,但仔细一下就明白,央行印钱需要成本,当纸张、墨水和开动机器的成本大于纸币本身的面值,就会出现越印钱越亏钱的局面,所以央行就会停止印钱。然而央行一旦停止印钱,会导致整个银行系统缺钱,经济陷于停止,政府财政出现问题,于是央行不得不增加纸币面值,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值100万亿的津币就是这么来的。

穆加贝力图通过控制价格来对付通货膨胀。再一次地,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许多产品短缺和地下经济增长。地下经济规避了价格控制和税收征收。政府的税收收入进一步下降,引起了甚至更大的货币扩张和更高的通货膨胀。在《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一篇文章中,一个津巴布韦公民对局面是这样描述的:"如果你没有在48小时之内收到账,那么这笔账就不值得去收了,因为它没有价值了。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拿到钱,我们必须马上把它花掉,出去买我们能买到的任何东西。我们的养老金体系在很多年前就被摧毁了。我们没有留下任何储蓄。

最后,2009年3月,津巴布韦的政府放弃了本国货币,该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宣告结束。美元成为该国的官方通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