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6-12個月|18款小遊戲,陪娃玩不停

今年我們家有四個小娃娃出生,我的弟妹們或者妹妹們都問我,給孩子買什麼玩具。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買對的玩具很重要,多用自己家的物品給孩子做玩具,自制玩具。我這麼說真的是很有心裡感觸的,因為我家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給他買過不少玩具,買得最多的是費雪的,可是買回來後,孩子玩的時候並不多,他更喜歡的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尋找家裡的物品。我相信所有走過的媽媽都有這方面的感觸。除此之外,買回來的玩具, 後面持有的問題也是很大的,越積越多的玩具, 真的很佔地方。 扔掉可惜,送人又不太好意思。自制玩具,有諸多益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興趣,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設計小玩具,取材方便,隨時都可以做起來,孩子玩完後,處理起來也方便。

6-12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坐能爬了,孩子的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廣。我們在鼓勵孩子自由探索的同時,也要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對世界有更多的認知。以下這些遊戲都離不開照顧者的高質量的陪伴,除了給到孩子豐富的感官刺激外,每提供一個物品都應該讓孩子明白這個東西對應的語言,這個對孩子的說話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 聲音感官瓶

材料:若干個小礦泉水瓶子,各類小東西(彈珠, 大米,各類豆子等)

學習:鍛鍊手腕的力量,聽覺的敏銳度練習

不同的物體在撞擊的過程中發出不同的聲響,孩子對此會感到非常的好奇。記得娃在幾個月大的時候,發現一個小瓶子,就使勁的搖啊搖啊,最開始的時候,蓋著瓶蓋搖能滿足他的需要,後來,自己會打開瓶蓋了,就經常將蓋子卸下來,再用力搖,當他將瓶子類的物品搖出來,撒了一地的的時候,真是樂得不行。

2 多樣的麵條

材料:超市購買的寶寶麵條 蝴蝶面, 兩個小碗 ,小勺

學習:手指的精細動作, 視覺刺激

我家娃在加輔食後,吃過超市購買的兒童面,發現還有蝴蝶形狀的麵條,真的是很好看。我買了幾瓶食用色素, 將麵條染成各種顏色,給孩子做視覺刺激, 蝴蝶,顏色認知的練習。孩子過了口欲期,我們也可以放一些豆豆,認識各類豆子。我家娃玩這個的時候依然是扔得多, 爬行墊上撒滿了豆豆,嘩啦啦的聲響,隨意的在毯子上撿,捏更加讓他興奮。

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可以運輸豆豆,鍛鍊手眼協調。

3 綵帶穿盒子

材料:各小盒子, 絲綢綵帶,

學習:手眼協調

在孩子大概七八個月大的時候,我家孩子特別的喜歡撕拉扯,我找來一個瓶子,裡面裝滿了幾個小線團子,小娃娃花了好長時間在那研究。可是線太細了一點,感覺孩子使不上勁。我買來幾捆手工用的絲綢帶, 將盒子剪上好些洞洞,然後將絲綢帶穿過來穿過去,然後丟給小娃娃研究。

待孩子一歲後,要孩子自己來穿絲帶也是很好的一款鍛鍊手眼協調的遊戲。

4 見縫插針

材料:奶粉罐,積木, 大顆的扣子,高爾夫球釘等

學習:手眼協調, 形狀認知

孩子半歲後,特別喜歡玩洞洞類的東西,扔進去,掏出來。這些都讓孩子感到很神奇。我們可以將奶粉罐用打孔器打幾圈孔,或者按照積木的形狀做幾個洞洞等, 孩子會非常感興趣的探索物體的空間問題。等孩子大一點,可以以此來學習形狀配對。

5 彩色冰格

材料:冰格, 色素, 水

學習:色彩, 水的形態,觸覺刺激

弄一個冰格,加好水後, 放一點色素, 放在冰箱儲存,結冰後拿給孩子觀察水溶解的現象, 不同顏色的冰塊,融化後色彩的變化。 讓孩子感受冰涼的感覺。給孩子語言上的刺激,告訴孩子這是冰冷的感覺。

6 紙箱投球

材料:紙箱,海洋球

學習:顏色分類, 手部抓握練習

用一個小紙箱,按照球體的大小做好洞洞,最好是上面放進去,從下面的洞跑出來的那種,讓孩子明白物體恆存的概念。帶孩子大一點, 可以在紙箱圈上顏色,教會孩子按照洞洞的顏色投球。

各類紙箱有很多的秒用, 在家裡用來做簡易的籃球架,畫架,投籃筐都是不錯的選擇。

7 撕紙遊戲

材料:打印紙紙條,手巾紙,化妝紙

學習:觸覺刺激, 手指力量

給孩子準備多點各類紙條,讓其感受不同紙質撕扯的差別和觸覺上的差別。為甚麼有的很容易撕掉了,而有的又不行呢,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思考。我家孩子有一段時間特別愛玩撕紙的遊戲,捲紙滾得很遠,一直拉啊,拉啊,他覺得特別好玩。

8 麵條的世界

材料:兒童麵條

學習:觸覺的刺激

在孩子加輔食後, 孩子開始特別喜歡倒騰自己的糧食。 這個時候,千萬別拒絕,這對於孩子是非常好的觸覺刺激。軟的,硬的,稠的, 粗的,細的,餵養的人同時將這些詞介紹給孩子,這樣孩子就能將自己的體驗和語言聯繫起來。如果著急餵飯的媽媽,飯後可以給孩子弄一碗麵條,再加點別的什麼蔬菜,飯糰等,讓孩子玩個夠。

9 紙杯疊疊樂

材料:超市的一次性紙杯

學習:手眼協調, 區分高矮

我曾經給孩子買了一個費雪的疊疊樂,具備顏色認知,大小認知的功能。孩子半歲的時候,還是挺喜歡套來套去的。當然,玩了一段時間後,也就不再理會了。我給孩子弄了一些一次性紙杯, 各種疊, 兩個,三個等, 我們這樣就能完成高矮的練習。孩子對於疊好的紙杯,將其推翻也是玩的很開心的。

10 彩色泡泡

材料:自制泡泡水

學習:視覺的刺激, 觀察練習

我家孩子玩泡泡水比較晚,到會走路的時候才玩的,發現孩子對泡泡水的熱愛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我覺得可以提前給孩子玩這個遊戲。不同的泡泡飛舞在孩子的身邊,抓抓,不見了,如果能在陽光下,那就更美了,五彩的泡泡讓孩子感覺到特別的神奇。

11 多樣的爬爬毯

材料:各種爬行毯 ,泡泡膜

學習:觸覺的練習

在孩子的爬行階段,我們可以給孩子在墊子的選擇上多點嘗試,比如毛毯, 被單,席子等,讓孩子體驗不同的材質上爬行的感覺。特別提到包裝用的泡泡紙,洗乾淨晾乾,鋪平給孩子爬,小手再摳一摳,是很好的體驗。

12 彩色膠紙帶

材料:彩色膠紙帶

學習:手指的力量練習

將各色膠紙帶貼在地面上,或者牆上,如果孩子能站起來了, 孩子會對撕掉膠紙帶而興奮不已,感覺很有成就感。

13 絲巾裡的躲貓貓

材料:媽媽的絲巾,圍巾,或者毛巾

學習:物體恆存

躲貓貓是孩子永玩不膩的一款經典遊戲,很小的孩子就已經渴望和我們做這個遊戲了。不見了,又出現了。相信玩過這個遊戲的媽媽都有很深的體會,玩了好幾十遍了,孩子是越玩越興奮啊。

14 插吸管

材料:有小洞的容器, 彩色吸管

學習:精細動作練習,手眼協調

這個和傳統的穿珠子游戲一樣,是一個特別好的鍛鍊孩子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的遊戲。對於大人來說,很簡單的一個穿洞動作,孩子卻需要非常多的練習才能獨立無障礙的完成,所以多給孩子這方面的練習吧。

15 蓋印章

材料:可水洗顏料 積木等

學習:手臂的力量練習,色彩的學習

其實這是我家孩子最早玩的繪畫遊戲, 一個小小的印章讓孩子玩上很長時間,記得第一次玩的時候,孩子四處蓋,按一下,有一個印子,再試下,還有。我比較少給孩子做色彩的配對練習,大都是在這種遊戲中,讓孩子學習色彩的認知,快兩歲的時候,我發現孩子能完成很多的色彩知識的認識了。

16 裝棉籤

材料:棉籤,適合棉籤大小的有小孔的盒子

學習:手眼協調

這個也是很好的鍛鍊孩子手眼協調的遊戲, 因孔比較小,更加鍛鍊孩子兩手指頭捏的動作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17 自由塗鴉

材料:畫筆,畫紙

學習:手部力量的控制

從孩子能握穩東西開始,我覺得就可以給孩子玩隨意塗鴉的遊戲了,孩子的塗鴉由點,到線,後面再到面,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看見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孩子也在塗鴉的過程中體會快樂。記得我家娃每次塗鴉完一部作品,就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副欣賞的模樣。真是逗。

18 媽媽的髮圈圈

材料:彩色髮圈

學習:觸覺,手部抓握

家裡有很多的髮圈, 某天試著將髮圈套在孩子的各手指頭上,這會孩子感覺是發現新奇玩意了,一瞅再瞅, 拉啊,撕啊,真是玩得不亦樂乎。

這個我們可以嘗試很多相關的遊戲,比如在孩子的襪子上訂一些小花,紐扣,衣服上貼點小東西,小娃娃都會覺得很好玩。這些都能讓孩子去探索思考,這是什麼呢,怎麼回事呢?

所有以上這些遊戲都關注於孩子的感官練習,特別是手指觸覺的練習,因為這個真的太重要,只有給孩子足夠的感官刺激,才能更好地發展孩子的大腦,孩子才能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吸收自我成長的養分。這些遊戲,在家庭中很容易實現,一個小物品,如果我們有心稍加利用和改變,都能成為孩子很好的一款玩具。在我家孩子玩的過程中, 有時候發現孩子並不是完全按照我最初預想的來玩,他也會有自己的玩法, 那又怎樣呢, 我們只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和玩法就行了。

這裡是昊媽的生活筆記。專注於分享蒙臺梭利育兒,數學,英語,閱讀等孩子的早期啟蒙與成長。您若喜歡,歡迎常來逛逛。

遊戲 6-12個月|18款小遊戲,陪娃玩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