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刷朋友圈是我们每天在做一件事

至少我每天都会有点开看的习惯

而我们刷朋友圈的意义在哪里呢

打发无聊的时间关注朋友的动态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在去年

可以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刚出来时

抱着尝鲜的心理

很多小伙伴们都设置了

网上的评论也炸了

有人觉的很好

也有人觉得不好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然而这「仅三天可见」显然触到了一批人敏感神经,最直接的原因是觉得原本可以通过翻阅另一个人的朋友圈了解TA,但现在发现只能看三天,这一下就断掉了「加好友,看朋友圈,找谈资,拉近关系」的逻辑。也对微信朋友间的「点对点」定向窥探和好奇造成了阻碍。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多伦多作家兼社会评论家哈尔·涅兹维奇

发明了一个词叫做“窥视文化”

说的是人们将自己的生活细节发布

别人以此观看为乐的文化

我们既是被窥视者

同时也是窥视者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大家加的好友越来越多,不光熟人,而是认识的人,都会加个微信。但朋友圈的个人真实性却很低,每一句对白都是需要反复练习,因为在朋友圈里,有朋友,亲戚,领导,说错一点就觉的会很丢人。

在以前,我们是有感而发,一张图片一段话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回想当年 QQ 的全民隐身

和如今三天可见攻陷朋友圈的情景何其相似

这是最抢眼也最引发共鸣的一个论调

全民隐身的风气对于 QQ 的危害几乎是致命的

每次登录好友列表里都是一片灰

这是直观展现在每个 QQ 用户面前的景象

作为一款聊天为基础功能的产品

当你发现没人可聊的时候

它的功能也就废了一半了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三天可见的朋友圈对绝大多数正常用户的影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都是在时间流里刷朋友圈

而不是一个个好友点开看他的朋友圈

所以真正能感知到「三天可见」功能场景并不多

其实

微信产品团队掌握着产品背后完整的数据

哪个应用习惯是核心

哪个是边缘

他们了解的肯定更清楚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其实我们是不想朋友看见自己的动态吗?

——并不是

我们不发朋友圈最重要的问题是

你直接发出去一条动态甚至不知道谁会看见

默认新加的是普通好友

默认他可以看见你所有的动态

默认没有任何标签

这对用户来说是灾难。

当你无法有力掌握你的隐私时怎么办

你当然会倾向于沉默…

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并不是很好

我更需要的是分组朋友圈权限

即可以简单地将联系人按亲密度区分

比如我们可以按亲密度等级设定

一个亲密关系的分组等级

一个有时效的分组等级

一个屏蔽即普通分组等级

你的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吗

这样我的每条朋友圈不用手动设置分组可见了,直接发出去。

1.我亲密的朋友可以看到,并且可以看到我的所有历史动态。

2.我不是那么重要的朋友也可以看到,但是不能视奸我过去所有动态。

3.我屏蔽的以及所有默认没有打标签的朋友都是不可见。

有了这样默认用户不可见的设置,我才不致于因加了默认设置的好友而烦恼——即新加好友对我管理隐私不会是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