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2017中國標準化「最火」標準人物

回眸2017,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上又增添了許多生動的歷史性事件。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向世人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我國各項事業百舸爭流,千帆競渡。

在2017年,標準化領域同樣喜訊頻傳,碩果累累。近日,《中國標準化》雜誌社回顧並評選出2017年最受關注的新聞事件、標準人物、各類標準和學術論文。

今日,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裡“最火”的標準人物!

「頭條」2017中國標準化“最火”標準人物

“最火”

標準人物回顧

1.麥綠波,中國兵器工業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

麥綠波長期從事標準化工程技術和理論研究,近期著作《標準化學:標準 化的科學理論》出版。在著作中,作者認為,“標準化是優化存在、改變未來的知識。隨著標準化理論的廣泛應用和完善,標準化學將會成為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不亞於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的學科。在當今社會中,標準化是暢通的手段,是效率的手段,是節約的手段,是優化的手段,是互信的手段,是協調的手段,是保護的手段等。標準化學以其獨特的學術價值,解決社會發展的效率問題、浪費問題、 秩序問題、信息交流問題、個性與共性的衝突問題、公共利益保護問題等,填補了社會發展對這一科學功能需求的空白。標準化學的創建,為人類知識體系提供了一套系統的科學理論,同時也為產品設計、工程建設、企業發展和社會治理等提供了一套共性問題優化的方法論。”

2.姚良忠、別朝紅等18位IEC專家

“IEC 1906 獎”,是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最重要的獎項之一,由 IEC 執行委員會為紀念IEC成立於1906 年而設立,用以表彰對 IEC 國際電工標準化做出突出貢獻的各國技術專家。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由 IEC 各技術委員會的主席、 秘書負責提名,經 IEC 中央辦公室技術官員審核後頒發。 姚良忠、別朝紅、劉貴、馬為民、崔東、蔡軍、施曉紅、張偉、周歧斌、張大成、 周星、倪峰、戚燕、周韶園、趙希才、黨鵬樂等18名專家獲得 2017年“IEC 1906 獎”,創我國曆年來獲獎之最。

3. 楊志亮,山東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7年11月25日,央視《焦點訪談》以“小企業怎麼做國際標準”為題詳細報道了山東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志亮通過參與並主導國際標準制定,贏得全球市場話語權,提升了我國高吸收性樹脂產業競爭力。

楊志亮自2012年起開始積極推動高吸收性樹脂相關標準國際化,2013年參加 ISO/TC 61年會,向SC11彙報高分子吸收樹脂標準項目,主導推動兩項國際標準於 2014 年9月正式立項,併成立SAP工作組,擔任項目負責人兼工作組秘書處負責人。由於我國產品技術先進、吸血時間指標領先而且含有技術專利, 一些外國企業極力阻礙該標準的出臺,制訂國際標準的過程競爭異常激烈,協商艱辛複雜。2017 年7月17日,ISO/TC 61 表正式投票通過這兩項國際標準。

2017 年8月14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佈實施《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 鈉高吸收性樹脂 第 1 部分:測試方法》和《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鈉高吸收性樹 脂 第 2 部分:規格》國際標準。

4.李正茂,中國移動副總裁

2017 年12月5日,IEEE Globecom 大會在新加坡舉辦,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榮膺“IEEE 2017 傑出行業領袖獎”,這是 IEEE(國際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以下簡稱“IEEE”)首次將這一 獎項授予中國通信專家。

“傑出行業領袖獎”是 IEEE 的頂級行業大獎,每年至多授予一位在信息和通信商業領域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的、在行業內具有領導能力的專家。組委會認為,李正茂在通信領域,特別是在 4G 移動通信和寬帶傳送網絡方面,對行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談及中國移動對4G 時代的貢獻,李正茂認為,中國移動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把中國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LTE技術標準推廣到了全世界。他說,“正因如此,國際上認為中國已經成為推動世界通信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具有領導地位的力量,這很值得中國人自豪!

5.於立梅,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計劃科研與國際合作部副主任

長期投身於國際標準化工作、熟悉國際技術規則,於立梅於 2017 年正式入職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成為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央秘書處工作的首位中國專家。

1998 年開始,她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開始從事標準化工作,15 年標準化工作期間,從參加國 家重要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標準的制定到積極推動與管理國際標準化工作,始終奮鬥在第一線。 獲得“2013 年十佳標準化人物—— 國際標準化推動者獎”及“第五屆中醫藥國際貢獻獎”等獎項。

她同時還擔任 ISO 技術管理局(TMB)技術支持機構秘書長。擔任中國參加太平洋地區標準 大會(PASC)代表,IEC 市場戰略局(MSB)中國專家委員會成員,國際標準化組織版權政策研究 組和 ISO 戰略政策研究工作者成員。

6. 李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第 81 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大會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即 IEC 中國國家委員會推薦的 IEC 青年專家,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李娟, 經過激烈角逐,當選為2017年度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青年專家領袖(IEC Young Professional Leader,全球每年只產生 3 名),這是自2010年 IEC 啟動青年專家計劃以來,中國專家首次當選 IEC 青年專家領袖。

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加強國際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工作,加快培養一支懂專業、懂規則、 懂外語的複合型國際標準化人才隊伍,推動培育形成我國的標準化人才體系,更好地支撐標準化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2017 年 IEC 青年專家(中 國)評選深圳試點項目是其中一次積極探索和成功嘗試,既保證了我國 IEC 青年專家代表的質量, 也有利於形成活動品牌,吸引更多行業內的精英人才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

7. 周光宏,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經中國商業聯合會提名、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技術委員會投票表決、國家標準委辦公室批覆 同意,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擔任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技術委員會“肉禽魚蛋及其製品”分委員會(ISO/TC 34/SC 6)主席,任期三年(2017-2019)。周光 宏教授此次擔任 ISO/TC 34/SC 6 主席, 實現了我國由引進、參與到牽頭制定國際標準的跨越,標誌著中國科學家將在國際動物源產品標 準制定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8.劉東,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天地互連公司董事長

2017 年 11 月,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正式任命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 天地互連公司董事長劉東擔任 IEEE-SA 標準委員會董事(IEEE-SA Standards Board Member), 任期自 2018 年1月1日開始,負責 IEEE 國際標準的啟動、批准以及審查等工作。這就意味著今後劉東不僅參與 IEEE 標準協會運營工作,更將深入參與 IEEE 標準的核心發展和制定工作,包括批准啟動 IEEE 標準項目,並對其進行審查以達成共識,在全球標準化制定的核心發出中國聲音, 為中國標準走向全球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