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功:太极桩功的训练

筑基功:太极桩功的训练

太极桩功是学拳者之必修的桩形之一,桩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套路的发挥。就好像盖房前必须打地基一样。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地基不牢,盖不了几层就会自己倒塌。练拳也是一样,桩基不稳,就无法继续下去,即使你强学下去,也是摇摇晃晃,神形欠佳。

太极桩功在意识修练方面不如无极桩功,但在体能训练上又优于前者,同属陈氏太极拳内功修练的主要功法之一。其方法如下:

脚步双重着力与肩同宽,两足五趾抓地,悬脚心无碾物之志。右手呈瓦垄状置于前胸,左手四指相拢而中指外露,扣关节上勾,以‘合谷’对于腰间之‘命门’。虚领顶劲,下颌微收,牙齿微拢,舌顶上鄂,以牙缝和鼻孔自然呼吸。身体下沉,呈蹲状,默念:“啊、啸、嘻、嘘、吹”。

意识支配,中指领劲,下绕三圈,落于“劳宫”

劲走“大陵”,绕道“少海”,穿过“肩贞”,再到“天突”。

落于“膻中”,又下“脐中”,经过“气海’,定于“关元”。

由小及大,又大及小,下降“中极”,归于“会阴”。

枝分两岔,两腿缠绕,过了“梁丘”,继续下绕。

经过“照海”,定于“涌泉”,往复多次,脱离等闲。

筑基功:太极桩功的训练

太极桩功在整个运功过程中提倡:“上虚下实”和“中指领劲,意贯丹田,牢固根基”。劲行轨迹以螺旋方式层层深入,或缠臂,或绕腿,其根本是培养和增加自身的“缠丝劲”。一但负有螺旋的缠丝劲形成,就“无柔不化,无坚不摧”,进能循序渐进,退能固守城池。

太极桩功在练习时一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应注意姿势要端正,切不可翘臀弯腰。因为姿势不正就气血难通,就不便于“清气上升于百会,浊气下降于涌泉”。第二要有挑战自我的决心,一般人易半途而废,站不了几分种就会因为受不了而停下来不不练了。其实不然,只要坚持往往还可以多站几分钟,只有超跃自我,超过极限才能进入佳境,否则,即便你多么爱好也是“终与太极无缘”。

由于太极桩功在练习时在精神上要求全神贯注,动作上又要求立身中正,特别虽下肢体由于变弯曲负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加速了周身血液的循环,提高了血液中的氧含量。所以对气血不通,关节炎,肩周炎和心血管以及大脑血管还有肠胃系统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大家在练拳的同时也要多站站桩,太极桩功一下会让你受益终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