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树德懋宜基,传家蔚学业——此是山房葛氏(葛大郢)的派语。其中,“懋”亦写作“茂”,“宜”亦写作“诒”或“贻”。寥寥数语,寄寓着这个家族立德树人的自我期许,昭示着绵延不绝的崇文理念。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易·乾》:“君子进德修业”,此其谓也。“德”字、“懋”字辈,为南宋显公葛升22世、23世孙。葛氏到了这两代,涌现出了不少专家、学者。综而观之,确实是人才蔚起,彬彬济济。兹就其荦荦大者,试胪列二三子,或仍有遗漏——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葛德淦,二房树屏之子,1940年代求学于岳麓山下,毕业留校,解放初为湖南大学校领导之一,与李达同事,后为湖南师大教授。

葛德念,三房树润(叔雨)之子,德昌弟。抗战方兴,徒步千里,就读湘西“国立八中”,后为贵州大学教授,定居黔筑。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葛懋春,葛树润孙,德昌之子。早年负笈青岛,就读山东大学,毕业留校,后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山大以文史见长,葛有耕耘之劳绩。1993年,葛懋春与吴孟复教授(今庐江同大镇古圩人)等参与首部《肥西县志》审稿。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葛懋琦,武汉科技大学教授,冶金专家。懋琦为德淦长女,幼就读于堂叔德咏自办的私塾和姚家祠堂小学。约在1948年,葛懋琦离开故乡葛大郢,时年10岁。近年数次返乡,对古村旧事网罗搜佚,用力甚勤。

葛懋琛,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教授,美国声发射学会副主席,岩土工程专家。懋琛为懋琦之弟,1988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其子葛(宜)靖,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在华尔街从事金融工作。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葛氏一族,人才辈出,其旧闻轶事是一口气聊不完的。葛叔雨之子葛德昌,应是一个“长兄如父”一般的人,堪称族中贤者。可惜笔者孤陋,不能浅述其事。此外,葛升裔孙中有二人,一在乡土,一在海外,亦很有可读性。其一是葛介屏(22世孙),另一是葛懋萱(23世孙),皆不坠环翠山房的家风。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葛介屏(1912-1999),谱名德藩,晚号介翁。先生才学优赡,于书画、金石、诗文、赏鉴等皆造诣深邃,深到不可言传,邃到高山仰止。

余不懂书,然观其墨迹,苍劲古朴,气韵雄浑,诚所谓笔力能扛鼎者。后之学者,或将品题为“数百年来无此君”。

葛钟秀在《环翠续构诗钞》中有一首《题志邓石如、包世臣书法》:

完白书统接李斯,汉魏以下突过之。

神妙备入安吴品,安吴奉之以为师。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安徽近现代书法史上,葛介屏可能是继梁巘(亳州)、邓石如(怀宁)、包世臣(泾县)之后的一位集大成者。《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一书中,收录了张斌海先生(黾堂)的《合肥近现代书法衍葛》一文,考校甚详,兹不赘述。有意趣的是,文中提及给合肥书法“断代”的叙述。按文中划分,沈石翁为第一代,张子开、张琴襄等为第二代,葛介屏等为第三代,葛茂森(介翁长子)等为第四代……依此,如果著录上葛叔雨为第二代的话,则葛氏在合肥书法史上继继绳绳,有如瓜瓞。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介翁早年师从江藻(江淮宿儒),复得张叶青、刘启琳、张琴襄诸名师指授。先生敏而好学,目不窥园,至今流传着“三年不能语”的苦学佳话。郭沫若、商承祚、赵朴初等皆极推重其艺。介翁的朋友圈里,皆是如林散之、懒悟、萧龙士、孔小瑜、申茂之、光元鲲、童雪鸿、王石岑、徐子鹤、刘夜烽等安徽美术界的高尚士也,前贤风概,穆然可想。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介翁淡泊一生,德艺双馨,子嗣亦各有所成,皆是书画家。其中,三子茂桐还是“大风堂再传弟子”,师承张大千弟子曹大铁。懋桐有一幅画,即为葛大郢而写生。介翁性宽和,貌丰厚,平居迟慎少言,所谈多“淘古”。瞻其肖像,蔼然合肥一长者也。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就乡土而言,如此墨香氤氲的家族,不可多得。管见所及,类似的书画世家,恐怕只有陶南华家族和孔小瑜家族了。孔小瑜还不算“最合肥”,有客寓的意味。

葛大郢的百年老宅,村人俗称“老大门”,即是当年葛钟秀返乡坐馆的“环翠续构”。其时,祖(沈石翁)孙(葛叔雨)皆善书,葛宅的厅堂之上会否悬以横匾呢?如果有,可能会题“敦品励学”一类的吧。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传说,葛宅系由葛钟秀的学生们聚资而建,则颇似杭州“俞楼”故事。又闻,葛钟秀曾拟拆小丰寺、兴新学堂,后因为巢湖起龙卷风作罢。此事当发生在1914年,是年巢湖有风灾,有民谣为证: “锣鼓一打响冬冬,葛大郢子起龙风。大树一刮连根起,小树一刮影无踪,石磙都刮倒栽葱!”

此前的1908年(光绪戊申),《葛氏家训》付梓。此著语录体,言近旨远,读来犹如钱鹤滩《明日歌》,语多箴谏,可谓近代版的《治家格言》和《弟子规》。葛懋萱,即是幼承此庭训的,观其行略,可见家风对个人的影响。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关于葛懋萱资料,尚多阙如,现仅就所闻,采摭数则,以助了解——

一、葛懋萱生于1934年,为葛德昌之子,懋春胞弟。以此推测,最初取名时,或有“椿萱并茂”之意。

二、疑似葛幼年就读于私立肥南中学(三河中学前身)。该校与私立肥西中学(前身系肥西书院)骈立,为肥西办学最早的两所中学。葛于1946年随父迁台,并在台湾读完大学。1964年赴美勤工俭学,后获西东大学(又译薛顿贺尔大学)硕士学位。1968开始创业,至1970年代,已是纽约中餐馆业的执牛耳者。生前名衔有美国葛氏企业总裁、美中文化交流基金会董事长等。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三、葛是个不一般的商人,可以说是“贾道儒行”。纽约华埠有一家著名湘菜馆,名曰:“彭园餐厅”。这间餐厅曾接待过蒋经国、贝聿铭、基辛格等名人,当年还承接过马英九与周美青的婚宴。餐厅的前身,就是葛懋萱的产业,旧名“鸭子楼”。

传说,其创始人彭长贵擅长“谭家菜”。初到美国时,彭有过一段落魄时光,就到葛的店里打工。后来,葛懋萱慧眼识人,对彭说:“如果你有意做餐饮,我这间店可以顶给你……”

葛懋萱英文名“David”,其逝世后,《纽约时报》发表讣文,称“DavidKeh(葛戴维)是一位将春卷和炒饭以外的中餐烹饪引领入纽约市的餐厅开拓者”,并赞扬“他是一个改革创新者”。

台湾学者陈鼓应,是译注老庄的名家。某年到山东大学讲学,公开讲过他此行得到葛的资助。葛与唐德刚、杨振宁、王务兰、阚家蓂、吴世珊等合肥同乡有无来往,也是一个待解的细节。不过葛当时已然成名,是确凿无疑的。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四、1982年,葛返乡探亲,为族人讲述其创业史,曾在纽约中国城里刷过盘子,当过waiter(侍者)……可谓历经一番寒彻骨,始得梅花扑鼻香。葛懋萱的故事,也正应了《葛氏家训》里“富贵是何人?劳心与劳身”一语,令人掩卷默然。

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从巢湖西畔到大洋彼岸,时光流淌中,这个家族已经行走了很远。或许,葛大郢就像巢湖岸边的一座亭子。又或许,在葛升后裔的乡愁里,这座亭子还有一个名字:“自迩亭”。因为葛大郢是他们永远的根,“譬如行远,必自迩”。设若没有一个个家族的“泉涓涓而始流”,又何来我们民族的“木欣欣以向荣”呢?

葛大郢传奇,巢湖西畔问渔船(十一)

今天,走读葛大郢,在个人的印象里,已不仅仅是his story,而是history了。至少至少,对巢湖西畔,对肥西而言,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合肥已无姚公庙,湖畔幸存葛大郢。谨祝愿这样的一个古村,不是被推土机一推了之,而是被以敬畏之心善待之。(全文结束)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