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世界500强榜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发中国房地产界的关注。

在上榜的500家公司中,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包括了恒大、绿地、保利、万科、碧桂园等。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有人敏锐地注意到,它们全部是来自中国的知名大型房企。

这大概可以算做中国房企的一个高光时刻。

有意思的是,尽管在上榜房企中,碧桂园的排名是靠后的,但它引发的关注却一点也不少。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7月19日晚,《财富》发布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继去年首次上榜之后,碧桂园集团以335.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再次上榜,排名直线跃升了114位。

从去年的排名467位,到今年的353位,是内地房企中上升最快的公司,也是全球排名提升最快的十家公司之一。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2017年,碧桂园以5508亿销售额成为销售冠军之际,就有人说过,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碧桂园的脚步了。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实现合同销售额412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这个成绩,要超过排在其后的万科1000亿元。

而关于碧桂园的恐怖增速,小七之前在分析各大房企半年报的时候就写过:

一年才过一半,碧桂园的业绩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

而在地产界,由于大部分房企的供货集中在下半年,向来有上下半年业绩四六开之说。

SO,到年底,碧桂园的保守估计是8000亿!

这个数字到底有多恐怖呢?

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是13万亿。按万亿计算,碧桂园一家已经占到了1/13。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13万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一级房企1000家,二级房企4000家。

仅以一二级开发商的5000家来算,碧桂园一家的市场份额就相当于其他385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的房市调控是非常严格的!

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各种调控政策可谓层出不穷,尤其是信贷持续紧缩,资金流让房企在上半年的日子并不那么好过。

然鹅,即使在此种背景之下,各家大房企的增速和扩张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做大规模,仍然是许多房企想要发展的主流之路。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克而瑞地产研究院发布文章,分析碧桂园为何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排名升得如此之快时认为,高周转战略、标准化管控、技术创新及多元发展是碧桂园致胜关键。

碧桂园的高周转并非始于今日。而能形成高周转,则还有其独门秘要之处。

2008年,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本很火的畅销书《地产江湖》,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地产界。

这本书,即使放到10年后的现在看,也还一点都不过时,殊为难得。

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由于彼时碧桂园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了行业老大万科的注意。于是,2007年底,万科集团战略与投资管理部针对碧桂园作出了《碧桂园高速发展之谜》的专题报告。

通过对万科和碧桂园进行对比后,万科方面总结的结果是:碧桂园近几年的年收入增速与万科相近,但净利润提升比万科高;碧桂园的资产周转率持续上升;万科的经营性现金流为负,而碧桂园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碧桂园的公司资质非常出色。

万科方面通过分析发现,

碧桂园已经形成了一套清晰有效的业务战略:避开了主流市场和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低价买入大片有发展潜力的土地,依靠多元化的物业提升了住宅价值,依靠控制全价值链实现低成本快速开发销售,进而快速回款持续发展。

碧桂园具有高度垂直的一体化管理,碧桂园目前覆盖了房地产开发的所有环节,包括项目定位、设计、建筑、装修、部分建材、营销和物业管理等,攫取价值链上每一环的利润,并借此实现低成本和快速度开发。

碧桂园的市场定位也非常独特,避开一二线城市主流客户群的争夺,主要针对大城市郊区和三、四线城市的主要客户群。

碧桂园的开发速度非常惊人。在项目选址和土地收购阶段就开始进行规划研究初步设计,设计师和工程师一起考虑营销中心对产品的构成、项目地点、前景的建议,并相应的完善计划。

一般项目概念设计一天就可完成,多数项目可以在拿到土地使用权后几天内开工。获得土地使用权证后,立即进行50%以上土地面积的开发,从拿地到预售平均7个月,从预售到结算约8到10个月。

最关键的是,碧桂园的产品价格较低,以价低换取快速周转。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关于低价,再补几句。

在碧桂园2017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非常有底气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前10名房企中,我们的房价最低。”

按照公布的数据,即便包括一二线城市的销售,碧桂园的合同销售均价只有9080元/平,均价确实是全国前10强房企中最低的。

杨国强亦曾在《我梦想中的碧桂园》中说过:这里是为全世界建造又好又便宜的房子的公司。

低价始终是碧桂园的一大优势。

曾做过多年资深房产记者的肖宾在《地产江湖》中亦提到过,“像卖白菜一样卖房子”是碧桂园让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决胜利器。

一个例子就是:1999年,当市场上大部分还是毛坯房产品发售的时候,广州碧桂园首推全现楼带豪华装修的花园洋房,社区配套、园林绿化同期交付,3000套洋房别墅在一个月内被抢购一空……

近年来,碧桂园不再只是强调以低价换快周转了,开始提科技创新。

其中,最让碧桂园引以为傲是其自主研发的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

资料显示,SSGF体系能有效缩短工期8-10个月,同时提高建筑质量。截至2018年6月底,碧桂园已在57个区域300个项目推广使用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碧桂园的多元发展也被专家认为是成就其500强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碧桂园的多元发展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引发大量关注的。

“现在我们老板(杨国强)要干两件事情,一个是现代农业,一个是智能制造,他自己亲自干。”

5月10日,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产城融合中心总经理刘宁在“凤凰科技”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上做了这么一个总结,很好的概括了碧桂园今年的两个发展重点。

碧桂园要进军现代农业的风声是从今年初就传出来的。杨国强在多个内部及公开场合都做过这样的表示,也让业内对于这家著名房企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之一有了清晰了解。

6月,碧桂园农业公司与国内外17个合作单位签订了关于现代农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被认为展示了碧桂园布局现代农业领域的大手笔。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碧桂园农业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以及开研资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动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

至于现在触手可热的智能制造,碧桂园相关高管也透露,在未来发展中,碧桂园计划每年在智能制造上投入巨资,大力投资机器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同时集团还将面向全球招募包括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机器人研究等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世界500强中的碧桂园

最近这段时间,在地产圈中有一篇流传得比较广的文章——《碧桂园为什么这么招黑》。

文章写得很好,基本上直言不讳地点出了这家著名房企的某种窘境,以及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

借用文中的一句话:

大家一样在高周转,大家一样在现金流,大家一样都在控成本,碧桂园规模说大,但是说实话也没形成像富士康这样的行业垄断,为什么还是这么容易招黑呢?

刻意低调诚然是原因之一。

因为低调,所以显得神秘。

因为低调,也就少了被外界理解的机缘。

这是一家名气与公众获知度呈现很大落差的企业。

世界500强榜单上的快速上升,会成为它向外界敞开自己、获得更多公众认知的一个契机吗?

除了碧桂园自己,没人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