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孝道?

筱雨博聞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埋兒奉母、賣身葬父、臥冰求鯉等“二十四孝”故事感天動地。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父母養我們小,我們養父母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那麼,我們究竟提倡什麼樣的孝道呢?下面,我以陽明心學有關論述,作一回答。

對此,“陽明心學”精彩論述,王陽明:“《禮記》言,孝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須是有深愛做根,便自然如此。”


王陽明這句話是說:“《禮記》講,真正有大愛的孝子,平時為人一定很和氣;很和氣的人,每天對待父母一定會有由內而外的笑容;有了由內而外的笑容的人,一定會有端莊婉約的容貌。所以,孝道要有深愛之心為根本,後面的盡孝就自然會這樣了。

陽明先生,特別反對以下這種:“若只是那些儀式求得是當,便謂至善,即如今戲子扮得溫清奉養得禮儀是當,亦可謂之至善矣。”


這句話是說:“如果只是講究那些形式方面的內容,便認為是至善了,就像是現在很多的演員扮演那種奉養親人‘冬溫夏清’的套路,也能稱作是至善了。”這句話裡的“冬溫夏清”,出自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意思是說,作為子女要盡的孝道,就是冬天要使父母溫暖,夏天要使父母涼爽。

這句話本來論述的是什麼是“至善”,有沒有標準的問題?陽明先生認為“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沒有什麼嚴格的標準,但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行為,講究的是內心的修為。他引用了戲子演戲奉養之道,來說明我們盡孝不要拘於形式,講究所謂的“冬溫夏清”這些程式化的形式,而是要發自從內心對父母的深愛!

這個問題,對現在我們很有現實意義。現在逢年過節,一些子女回家後看望父母,表面上是盡了孝道,但回家後不與父母交流,大腿敲到二腿,等著吃飯。飯菜一上桌就忙著拍照,各種擺拍後,趕緊發朋友圈;吃完飯後,大話不講、二話不說,答非所問地低著頭就忙著刷手機。走時,又大包小包帶了一堆東西回家。

回來一趟,父母忙了三天,子女在家只待了三小時。這難道,就是現在當今所謂的孝道嗎?

當然這還算好的,更有打罵父母,讓父母流落街頭的那些不孝子孫,我真誠地說一句: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你在做,兒在看!所以,盡孝要趁早,要由內而外、誠心誠意、和顏悅色,不是形於表,虛其裡!


窗外的白楊


說到孝道,許多典籍裡都有論述。

《弟子規》裡有最實用的孩子對待父母的孝順方式,比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其意思是:父母親呼喚孩子,應該立即應答,不要遲緩;父母親叫孩子做事情,應該立即執行而不該懶惰對待;父母親的教誨要恭敬聽從;父母親責備時不能頂嘴,應該對他們順承。

這句話透露出,孝就是順,順就是孝,這話似乎是沒毛病。我們再來看《論語》裡,它也有關於孝道的論述。比如: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裡,顯然是從倫理角度對孝道進行闡述,意思是:孔子說,父親還在世時,要觀察孩子的志向是否符合正道。父親去世了,要觀察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正道。父親去世後三年依然堅守父親傳下來的正道的話,就可以稱為孝了。

在中國傳統的家庭中,父親是一個家庭或家族裡的標杆,也是家族文化的主要傳承人。我們現在有九年義務教育,古代沒有啊,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主要通過這種方式,一代代傳承下來。因此,所謂的孝,歸根到底就是評判是否能夠接過這面旗幟,把它一路扛下去,傳承下去為標準。

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在價值和倫理評判中的實用主義,是以傳承發展為目標的。

在古代,父親作為一家之長,對家庭成員具有絕對的控制力,因此,父親尚在人世的時候,對孩子的行為最具約束力。而志向,是發自內心的價值取向,父親只能影響孩子卻不能控制孩子。所以父親在世的時候只有觀察孩子的志向,看清孩子是否傳承家族文化的正道。

父親去世後,對孩子的行為約束力就解除了,這時候需要觀察的是孩子的行為。父親去世後,孩子一般都已經成年,長大的孩子行為能力更強、行為範圍更廣,因此觀察其行,更接近真實。

三年之後,父親所留下的影響漸小,只剩下滲透在孩子身上的影響力,這時候,孩子的行為如果能依然堅守父親的教誨,成為家族文化或家風的踐行者。這時候,才能真正認定這個孩子為孝子!

所以,如果僅以為對父母的順從,就是孝的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孝道”的誤讀,因為孔子告訴我們,孝的本質應當首先對家族文化或好的家風的發揚和傳承。


蘭闍讀書


🍎孝道是中華民族美德,新社會新思想新孝道,尊父母尊長輩尊師兄,事事順從父母的意願,經常過問父母的身體,父母心裡高興我如意,父母生活條件我盡力,孝敬父母是我的責任,行孝父母是光榮傳統。(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