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装上很多铁环,主要用途是什么?


这个事情我们冷兵器研究所刚有过文章科普《大环刀上的环究竟有何用处?为什么正规军和正史中鲜有它的记录?》

其实除了小说评书还有电影影视,还是真有大环刀存世的。上图为清代的存世大环刀,我们看一下细节就明白了。

可以清晰地看到,刀虽然有锈蚀,但是品相完好,刀刃很平直,刀根本就是没有开刃的,并非刃已经锈没。实际上,存世的大环刀很多都是这样没有开刃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增加威力什么。其实,大环刀根本就不是实战武器,是拿来练功所以及表演所用,练功时可以通过环抖动的声音来判断自己发力正不正;拿来表演,有铁环哗啦直响也更有利于吸引观众。毕竟古代通讯基本靠吼,大刀哗啦一响观众就会循声赶来观看。

至于网上所谓刀环的四大实际用途,都是纯扯淡

惯性作用,调节重心,增加劈砍杀伤力;(扯淡第一条)

只要有兵器格斗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利刃来说,根本无需增加威力,人体相对与刀剑相当脆弱,其实无须太大力气,只要砍中非死即残。尤其是大环刀这种宽刃大砍刀,自身攻击力已经无需增强了,反而是应该增加出手速度让对方难以格挡到或是闪开,即应该增加的是命中能力。毕竟力量再大的一刀,砍不到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同时,如果力量太大一刀砍空,难以及时收回刀,就等于自身要害全部暴露在对方面前,破绽实在太大。不说刀背上的环只能增加几厘米的重心改变,起不到什么作用,单说会导致出刀以后一旦砍空,难收回就已经是得不偿失了。


先声夺人,震慑恐吓敌人(扯淡第二条)

说这话的估计连群架都没打过吧?那么装逼要被对方嘲笑死,要么被对方追着砍死……


装饰自信,绝不暗箭伤人;(第三条扯淡)

民间械斗都是你死我活,这么装逼还混什么江湖啊?绝不暗箭伤人?这么正派当什么古惑仔?

勾住圆环,方便拔刀;(第四条扯淡)

说这话的以为械斗是厨师砍排骨吗?真正刀法中都不存在像剁肉一样完全剁下去这种动作。刀刃有弧度,砍下去只要顺势往下一拖,刀刃就会顺着弧度直接划出来。不但能收回刀,还能造成更大的伤口。而往后一拖,收回刀时,刀尖正好向前还能再接一招突刺。所以根本不需要装环来防止刀砍得太深。


冷兵器研究所


谢“手工刀匠张师傅”邀答。

这个问题,我看“张师傅”自己也已经回答了,而且也得到了推荐展示,说得非常在理,很是专业,与我的认知高度一致。

这种刀一般被称为大环刀。演义小说里,甚至还有过很长很拉风的“紫金厚背九环泼风刀”之类的名字。我也认为,这种设计的大刀主要有三种目的:

一.增加刀的分量,加强劈砍的力道。众所周知,刀的重量越大,劈砍带来的势能就越大,单刀面对木棍长枪也许很难砍断,但这种厚背加环的大刀却可以制造出接近斧劈的势能,如果使用者力量够大,就有可能将对手的武器直接劈毁。仔细看上图,李连杰的单刀不就被大环刀砍出了很多的崩口了吗?要换了更单薄的长剑,甚至会被砍断。

二.限制劈砍的深度,避免刀刃入体太深。

否则可能会卡在敌方身体里,不便立刻拔出,影响继续战斗。

三.制造声势,先声夺人地震慑敌胆。就像李小龙出手前喜欢发出咿咿呀呀地怪叫,那就是一种扰乱对手心神的战术。提刀炫耀时的“叮叮当当、抖动示威时的“哗啦啦啦,还是劈砍时带来的“唰啷啷啷”,不同的“语境下,这刀还可以代主宣言,省却不少口水。打斗中,发出的类似环蛇攻击猎物的声音令人胆寒,或者哗啦啦的噪声令对手心烦,这对刀主当然都是有利的。

不过,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影视、小说中,使用这种武器的,殊少有真正的高手。基本上都是些身大力不亏的豪放派猛汉或莽汉,力气不小,武艺嘛,只能说平平而已。往往出场就是来印证那句——“武器越怪,死得越快”的网络名言的。


一水诗塾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古怪,你从哪里得到古代大刀背上装上很多铁环?见过真正的实物吗?我敢肯定你一定是中了小说和影视剧的毒了。真正实战的兵器是绝不会装这些东西的。

先来说小说和影视剧里为什么要给大刀装上铁环?答案是为了符合人设,突出人物的个性。为了让你过目不忘,入耳不忘,想想看,大刀一晃哗啦啦铁环乱响多么霸气。说哪个人拿着把刀,因为拿刀的人多了,放人堆里就找不到了,所以才有了给刀起个响亮的名字,比如七星宝刀,圆月弯刀,金丝大环刀等等完全是为了文学效果。要不就是给刀做点装饰,如鬼头刀,还有问题上这个带铁环的刀,影视剧里拿这种刀的多是些五大三粗恶人之类,就是为了突出这些人的粗犷。

再来说下为什么实战中绝不会使用这种加了装饰的刀?首先刀比起剑来已经是笨重许多,剑走轻灵,刀重刚猛,刀本身就刀背宽厚势大力沉,抡动起来无比威猛,加了铁环后反而会造成重心不稳,而且多余的铁环还可能会勾挂到其他物体,影响出手准确性。实战中拿这种刀纯粹是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看之前有人回答里还有人说有种中空的刀,里面有滚珠,抡动起来一两灌一斤,我就呵呵了,不说制造工艺能不能实现,也不说重心不重心的,我就想问他是不是《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的小说听太多了,拿戏剧当生活呢?


盛汉将军


我是一名喜欢研究冷兵器的手工刀匠,有冷兵器或者刀剑的问题,记得邀请我哦~

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装很多铁环,这种大刀一般来说都很重,铁环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增加劈砍效果。

当刀直立竖起时,金属环下垂,刀的重心整体会向手的方向偏移,利于控刀。

而当劈砍时,金属环受到惯性的作用,向前甩出,这时刀的重心会向着刀头的方向偏移,以增加劈砍杀伤力。

铁环还有一个用途:限制劈砍深度。因为特别宽重的刀,一旦砍进身体是很难拔出来的。而铁环可以使多余的动能把对手的身体往后推,可以在砍进去以后一弹就出刃了。

一般来说,就是这几个作用了,古代有铁环的大刀并不多,一是很重,二是铁环声音太大,丧失了偷袭的机会,使用这种武器有的时候是一种炫耀:表示光明正大,从不背后偷袭。不信你看电视剧里用大铁环刀的,是不是都是比较豪气的人物?

更多干货,点右上角关注我~


刀匠说武侠


主要是乱人耳目,装上威猛,一使开来哗拉拉的,当年上官金虹就用金丝大环刀,后来背大环刀不太方便,后来从把刀上金环摘两个下来练成龙凤双环。排名在小刀飞刀之上,天机一棍之下,在机缘巧合之下上官金虹用龙凤双环砸死了天机一棍,勇夺天下第一,没想被小刀飞刀背后偷袭,上官金虹死后,此刀流落江湖数百载,在宋未时流入蒙古,落入蒙古喇嘛教手中,被奉为教中圣物,铁木真为一统天下,以此刀为奖,举行大比武,金轮法王勇夺冠军,大汗将此刀奖与金轮法王,金轮法王使用后觉得刀背金环比较好使,金轮法王摘下刀背上的五个环,经过修练练成金银铜铁锡五环,金轮持此五环称雄天下,武功不在当时五绝之下。后金轮法王死于杨过之手五环被忽必列所得,随蒙古西征到西方,流转至法国被“奥运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所得到,他也对这五环爱不释手,用五环当成奥运标志,奥运会名气大涨后,后来希特勒心生妒嫉,发动二战把这五环抢到德国,在战争中,法国拿五环阻挡战争,在战争中被希特勒用“通古斯”超级大炮轰坏一只,五环变四环,四环被希特勒赏赐给奥迪,奥迪把他当车标。剩下两环被铁木真摘下流传后世后来被“双环”汽车拿到当成他的车标,刀上九只金环摘下后,刀被铁木真赐与郭靖,后来此刀和杨过所送的玄铁剑一起重新铸造变成倚天,屠龙二神器,持之可横行江湖,号令天下,后来屠龙刀被明教法王谢逊所夺,谢逊传给他义子明教教主张无忌,张无忌用这刀反元兴起义兵,但张教主不想当皇帝,将此刀赠朱元璋,朱元璋倚仗此刀反元成功,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对手,登上皇位,为防人借“倚天剑”做乱,于洪武五年春下旨令徐达,常遇春,蓝玉为将燕王朱棣为统帅点兵五十万兵临峨眉山下威逼峨眉派交出倚天剑,峨眉派都是女流之辈,遇到这等大事早就六神无主,只得交出“倚天剑”。这两柄神器从此在皇宫大内,外人不复得见,在天启年间阉党作乱,宝刀神剑被阉党盗出皇宫,宝刀被李自成得到,李自成得刀号令群雄兴起百万义军,灭了大明。而宝剑却被“关宁铁骑”首领被吴三桂所得,而“倚天剑“”本来就和“屠龙刀”相克相生,吴三桂仗“倚天剑”之威,外加八旗从旁协助,李自成兵败九宫山,为不使宝刀落入鞑子之手,临死前将宝刀交给四大待卫之首胡一刀老爹守护,胡一刀老爸为防鞑子追踪把“屠龙刀”更名为“冷月宝刀”,而倚天剑吴三桂兵败后,“倚天剑”被江湖豪侠“金面佛”苗人凤所得,倚天屠龙本来就相互克制,所以金面佛与雪山飞狐也有一番龙争虎斗,两刀剑互相克不分上下,随主人退出江湖,“倚天剑”在清末被“同盟会”所获,剑献给孙中山,孙中山死后剑归蒋介石,蒋介石创办了黄甫军校”军校,军校生毕业发的“中正剑”就是“倚天剑”所熔倚天剑容合五金锋利无比在抗日战场杀得倭冦所向无敌。而“屠龙刀”后来被大刀王五所得,清灭后此刀被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得到,日冠入侵,山河破碎,宋将军忍痛割爱,把“屠龙刀”献出重起高炉,利用江湖上帮派.商人.华侨捐献五金把屠龙刀熔了铸成无数大刀,二十九军上下官兵人手一把,把鬼子脑袋像砍西爪一样砍下,鬼子被刀砍脑袋砍怕,日本军部闻迅给在华日军一人发一个铁项圈,但也不能阻当大刀队威猛,著名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就是记念二十九军将士至今任留传,足见以屠龙刀所铸宝刀之锋锐,二战结束后,日本项圈还没来得及脱下就投降了,日本项圈上被美国焊上一根铁链,链头被美国拿着,日本成了美国养的一条狗,日本这条狗会欺骗人,美国被愚弄,现己逐渐放松警惕,链子有所松动,我们要时刻握紧大刀日本敢咬我们,我们要毫不客气把它狗头斩掉,“倚天剑”和“屠龙刀”都殊途同归都为抗日做出重大贡献这难道不是天意乎?刀上金环原本是九只,二战时毁掉一只这难道是九乃数之大及,天道不敢太满故意毁掉一只,以证明月圆必缺天下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呼?


寂莫的农民


大环刀刀背上的环子是干什么的呢?有人说是用来增加配重的,有人说是防止砍到肉里拔不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纯粹胡扯!

大环刀在历代很少会做为军队的制式武器,一般是作为民间的兵器,打把式卖艺的江湖客、看家护院的教师爷、护镖送货的镖客、打家劫舍的土匪都把这种大刀作为常用武器。你发现一个特点没?对了,就是这些人都是追求一个声势。通过制造声势,打把式卖艺的江湖客可以更快的聚拢观众;通过制造声势看家护院的教师爷可以不用费力气就吓跑毛贼;通过制造声势护镖的达官趟子手可以让劫道的匪寇退避三舍;而通过制造声势,土匪们能轻而易举的让村镇里的百姓闻风丧胆。

所以为了达到制造声势的目的,大刀可以加八九个哗啷啷作响的铁环,三股叉也会加上铁环或者响铁,月牙铲也会加上类似的东西,总之要有声势,要让人看了听了能产生强烈的视听感受。

为什么说大环刀的环子不是用来增加配的呢?因为这种大刀刀身其实非常沉重,它的刀背薄的有五毫米,有些刀的刀背厚度甚至能达到一公分,一个人单手提着时间长了都费劲更别说用它格斗了。这种大刀一般是双手带,也就是两手使用。这种七八斤甚至十来斤的大刀用几个小铁环来配重是完全没用的,而且从大刀的用途来看配重完全没有必要。

那么是不是用来防止砍到肉里拔不出来呢?更不是了,刀砍到肉上拔不下来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刀太轻太薄被骨头卡住。这种大环刀刀身有巴掌宽,刀身又很重,要是抡起来砍到胳膊腿上,必然是一截两段。砍到身上也必然是一个小孩嘴样的口子,不会出现所谓的伤口把刀夹住的情况。事实是这种情况对于别的刀也很少出现的。


方便铲(网图,侵删)


三股托天叉(网图,侵删)

大环刀(网图,侵删)


冬眠要趁早


小时候看过一套连环画《神力王》就是那个出生在正月初一子时的叫王斌。

桑洁高的叔叔好像叫桑吧,暗杀了好像是义和团的一个大当家的太太,反正那个太太死前用雌雄双剑的一把射瞎了桑吧的一个眼睛。而大当家的在检查妻子的伤口处说了一句“这不是倭寇杀的,因为这是中国兵器九环九才能留下的伤”。

哈哈哈。我们不讨论那种刀宽背厚刃飞薄又有着九个环的兵器叫什么。只是我感觉那应该是古代人们一种人性化的方式。

试想啊,一刀把人两断一定很残忍,按上一些铁环顶多就是把人杀死!


山昌正


与诸位的见解恰好相反,铁环是用来减少惯性的。普快列车从站台出发时,要先向后退,再前进。车头向后撞一下,使各车厢离散,不必在起步时由一个车头同时牵引所有车厢,而是在上一节车厢起步运动并与下一节拉紧后才对下一节产生拉力,使车头更易于改变列车运动状态。铁环的作用类似,穿插腾挪的发力瞬间,不必考虑铁环的瞬间惯性力。而挥舞劈砍的时候,刀片与铁环的重量共同起作用。可能后半句“重量共同”难以理解,其实是这样的:大环刀的方式是抡砍,属离心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乘积视为定值。抡砍中,向刀施加向心力,缩短运动半径即可增加劈砍速度(拖刀法,用的是挥鞭原理,打羽毛球或扔手雷的时候体会一下),此时环会向刀尖方向倾斜贴住刀背,姿态比较整齐,不会因为无秩序的不规则运动而卸力,且劈砍有续力、有后劲,难以抵挡。


纳叶梧岩


我记得很早以前就回复个这个问题,前面一些作者解释的只是其中几个作用,但真不是主要作用。我也是刀迷和武术爱好者,早年间就喜欢到处旅游采风,我在沧州一个老者家中看到过大环刀,老者家祖上是开镖局的,老者还给我演示过刀法,我就问过这个大铁环有啥用,老者笑着告诉我,一个是赶镖的时候路过一些峡口时晃动铁环,昭告躲在暗处打劫的,因为能使大环刀者,必定臂力惊人,不好对付,当然,在对战当中,铁环相碰时所发出的声音也会让对方分心,还有一个作用你们就都不知道了,那是用来绑绳子的,也有绑皮带的,刀柄处有个大环,和刀背上的铁环绑一根绳子背在背后的,刀上的九个环前三个环有用,后面的更多是为了好看,不过这个也是根据古代武士用刀演变而来,环越多,武力值越高,最高九个环,那可不是自己随随便便就能加上去,而是朝廷根据考试奖赏你可以在刀背上加几个环。不过后来变了,也有只加几个环或者只有一个环的大环刀,大环刀没有整鞘,是用牛皮做的半鞘,用来保护刀刃,因为比较重,基本都是背在背后,脱取很方便,没谁挂在腰上的,那太不方便了。


最后的罗布泊虎


有人说大环刀上面装有铁环是为了增加重量、增加劈砍的惯性力度、为了防止砍进肉里太深拔不出来,其实这些完全是臆想,如果真有这么好,那为什么没有大批量运用到军队作战中呢?它的目的其实有两个:

一是装饰作用。

古时的宝剑,可以体现身份,高贵的人,随身佩剑可以装饰的非常精美华丽,镶有各种宝石,而大刀呢,在刀背装着一串铁环,起到美观的作用,就像现在衣服上装饰一圈铁环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是行业特殊身份象征。

带铁环的大刀一般是民间艺人使用,如镖局、武行等,这些人出走,带着大环刀,对同行来说,就是发出暗语,让互相关照,不要为难,同时也是对敌人的警告,以特殊的响声威慑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