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身人数超过了2亿,如果继续下去,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趣问街访


感谢邀请,曾经有这样的一篇新闻轰动网络——“单身人群过多,共青团都急了”,如果连个人问题都开始让国家发愁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影响的已经不是个人了,而是整个社会体系的维持。希望通过我的分享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单身人群的“聚集效应”

乍一看,单身人群不就是个人对于情感选择的问题嘛,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是自由社会,没有谁要求就必须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但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上来看,影响就不只是个人选择这么简单了。

中国目前人口约14.5亿,从20多年前开始施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人口质量却在逐年下降,社会老龄化严重就是最大的问题之一;到了近2-3年,中国90后新一代人群的结婚率、生育率都在逐年下降,这让社会人口结构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影响的不仅仅只是老龄化,而是关于经济、人口红利、国家实力等等方面。所以,2亿单身人群,占比之高,是多么可怕的数字,不仅仅是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都对此问题十分重视。

家庭、繁育后代,是必须的吗?

我个人认为,自由思想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够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这种想要的生活可能并不是你今后能够预料到的生活。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到25岁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实都进入了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由于情感以及生理的需要,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有的人很幸运,他们找到了能够一起组建家庭、繁育后代的另一半,而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在这些人中,不同的理由所具备的心理特性也是不同的。

1、因为自身的原因找不到伴侣。在这些人中,缺乏经济基础、自身缺陷等原因而无法找到伴侣,他们从主观上非常渴求情感,但无奈条件限制。这部分人的心理矛盾是很强烈的,长期的非自愿性的单身,其实会给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很大的身体伤害。

2、主观上不愿意去追寻家庭。这一部分人,他们具备组建家庭的条件,但是由于情感或者其他理由,他们迟迟不愿意踏入婚姻而选择单身,但是对于大多数这样的人来说,对情感的恐惧以及逃避心理其实才是他们单身的真正原因。

但无论是哪一种,最终都会给自身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人到了一个心理发展的阶段就需要一个阶段所需要达成的目标,例如:从25岁开始,情感需求并不是说是国家或者家长去要求的,而是一个人潜意识当中渴求的一种欲望,强行的压制这种欲望,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健康带来较大的损害,如情绪波动大、性格偏执等等问题。同时,在一些阶段,我们需要家庭以及儿女给予我们更高层次的心理追求。

最后总结一下,单身人群过多,就会造成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下降、经济水平下降、社会问题增多以及社会负担的增大。


心理学了个啥


目前,中国20岁到59岁的单身人口已接近2亿。机构和媒体总结了几个原因,包括男女比例因历史原因导致严重失衡,离婚率持续增长,经济要求越来越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两性择偶观念差异(女性对配偶年龄的敏感度明显低于男性,男性相对更喜欢比自己小的女性)。

性别比例失衡严重有着历史原因,中国人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碰上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一代的男性比例严重偏高。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70 后到90 后这三个代际,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 2315 万,“被动光棍”这个群体因此而庞大。

但即使抛开这个因素,单身社会也是一种必然。换言之,男女比例失衡,乃至各种择偶要求,都只是问题的表象,算不上核心原因。

在机构和媒体总结的几个原因中,唯一跟核心原因沾边的只有“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条。根据数据,高学历女性的结婚比例相对更低,同时,高学历群体中,女性占比已经高于男性。这一数据跟美国一致,虽然美国并不存在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但在高学历群体中,女性占比同样高于男性,同时高学历女性的结婚比例也更低。

高学历未必等于高收入,但显然更容易成为高收入人士。高收入意味着更高的自主权,有个美国地产协会的数据很有意思:美国有21%的新房被单身女性买走,是仅次于已婚夫妇的第二大购房群体——你没看错,单身女性超过了单身男性。

不过,之所以认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仅仅跟核心原因沾边,是因为男性并未落后太多。独立看男性婚姻数据就可以发现,结婚比例越来越低,高学历群体的结婚比例尤其之低。在网络化时代,这个比例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所以,答案应该是这样的:随着教育的普及,资讯的发达,社会的开放,人们越来越不爱结婚了。越是高层次群体,越不喜欢结婚。

如果仅仅将“不爱结婚”视为观念问题,那也是触及皮毛。我们更应该搞清的是,婚姻到底是什么。

亦舒有句话:“婚姻仍是最体面的制度”。这句话说明了婚姻在社会生活和人生当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体面”二字。但同时,她用的是“仍”,隐含着人类意图摆脱婚姻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制度”二字,婚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制度。与性爱不同,它并不是一种自发的天性行为。

人类所有的制度,都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妥协,婚姻当然如此。作为一种制度,它是早期人类磨合与协作的产物。如果只是需要繁衍后代,只需要性爱就够了,但为了生存,为了抵御各种社会风险,婚姻就显得更加靠谱,毕竟多了一个长期合作伙伴。

所以,人类越是弱小,社会发展越慢,大家对婚姻就越为看重,无论时代还是个体,都是如此。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或者阶层,也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常态。

但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下,人类所能依托的资源越来越多,尤其是通讯的发达,使得人类即使宅在家里也能生存时,单身(或说独居)就会成为许多人的选择。目前独居人口排在前几位的国家是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独居者高达50%,而这几个国家恰恰是世界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国家。同样居高不下的还有美国和日本,都是高度发达国家。

换言之,单身是发达国家的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我们有生之年,婚姻制度肯定不会消亡,但再往后,也许就难说了。


叶克飞


1、人口锐减: 两亿人结不了婚的后果是人口锐减,按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计算,要少生一亿个孩子。

2、住房需求多: 两亿人不结婚,每个单身的男女,仍然要每人买一套住房,多出来一亿套住房,让住房尤其紧张,造成房价居高不降,甚至房子里的家具一样不少地增加需求。

3、治安隐患多: 光棍多、信息泛滥的社会,势必造成三角恋爱多,感情纠葛的案件一多,给社会治安造成隐患就大起来。

4、感情纠葛多: 感情纠葛越多、治安案件越多,就让单身(尤其女性)越恐惧找对象,形成下一大批不想结婚的人群,进入新的恶性循环。

5、色情服务多: 年轻的单身越多,躁动不安的因素就越多,给色情服务提供长盛不衰的生意机会,给国家治安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6、疾病传播: 单身男女越多,以恋爱为由的试婚、闪婚的人就越多,今天和他在一起,明天就可能与另一个人在一起,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速度。

7、麻烦事增多:单身一多,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的花花事都会频发的,如:同性恋增多会造成更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调,单身多,有如:异性恋生了孩子后没人抚养的实例会多起来了。

8、找下一代结婚: 单身的人多起来,同龄人找对象的竞争压力增大,优秀的人、条件好的人成为抢手的了,逼得一部分人找不到同龄人结婚,只能找比自己年龄小的下一年龄段的人结婚了,造成下一年龄段的男女性别比例的再次失调,加深恶性循环,同时,找比自己年龄小的人结婚就意味着结婚费用会更高。

9、一切向钱看: 恋爱结婚的竞争压力大,导致大家清一色一切向钱看,这就势必早就一大批现实主义者(短视),久而久之目光短浅的人会与日俱增,社会自然就会风气江河日下。

10、文化挑战: 单身的人多,找不到对象的人,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会考虑涉外婚姻的,这样,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混血儿会多起来。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道德观念全部会受到冲击的。甚至有很多人没有家庭的观念了,游戏人生的人多了!

国家应该对这一现象引起足够重视,因为,这将改变中华民族血统肤色、文化理念等的未来走向。


心装世界正能量


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国单身人口已超过2亿,这里仅仅是指目前适合结婚年龄的统计,不包括未来成长中的少年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葩的事情呢?难道我国女性将要消失了?或者是男性都有单身喜好了?


本人做出了以下结论!

1.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2.离婚率持续上涨。

3.经济要求越来越高。

4.女性受教育程度影响,择偶标准的改变。

男女比例显示,男的占52%,女的占48%这是目前来看,以后比例可能会逐步拉大。

结婚经济负担越来越高,要知道女性的配比严重较少,会出现“抢”手的反应,所以结婚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

总之真要是持续恶化,达到十分严峻的时候,我想会出现一女多丈夫现象,想想到那时的情景吧?你想到了什么呢? (谢谢大家观看,别忘记关注一下哦)


逍遥白帝


这里指的2亿单身,是20岁——59岁之间符合结婚年龄要求的人。这个数字是可怕的,这个现象是令人担忧的。

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长此以往继续发展下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我国的发展是不利的。

那么,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1、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法律规定结婚才能生子,单身人数持续增加,势必会导致新生人口急剧下降。

尽管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已婚家庭中能生的起二胎的并不多。多数家庭都担心生的起养不起,所以干脆不生,以免给家庭经济带来压力。这些客观现实的原因,使得未来的接班人数量减少。

2、适龄劳动力人数减少

由于出生人数降低,加上现阶段一部分适龄劳动力正在逐步老去,失去劳动能力。适龄劳动力正在以两头削减的态势发展,未来符合劳动年龄的人数必定会大幅减少。虽然我国正一步步进入高科技的时代,但依然没发展到一个人养活百人、千人的地步。劳动力数量锐减,必然会影响国家整体的发展。

3、进入老年社会

如今,60年之前出生的人,正逐渐迈向老年行列。而由于我国60年以前是不限制生育的,正步入老年群体的这些人,在我国现今人口总数中,占了不小的比重。因此,我国即将面临步入老年社会。劳动力减少,产出减少,需要养老的人增多,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单身人数不断增多,造成以上恶性循环的不利局面,很可能导致国家、社会发展失衡。问题严重,不容忽视。

而造成单身人数增加的最大原因,是经济问题。

如今,大多数男性单身的主要原因,并非不想结婚,是经济条件所致,结不起婚。而一大部分女性单身的原因,是由于对男方的经济要求过高。真正符合她们经济要求的男性数量有限,而女性死守着标准不降低,所以只能单着。

造成单身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离婚率过高。在离婚者当中,不少依然是由于经济问题。

总之,钱是造成单身人数增多的一大罪魁。

要想解决单身人口问题,必须调整好经济杠杆,控制房地产等市场价格的恶性增长。

否则,单身人口的增多,绝对不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首先我是个男的,单身,谢邀。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分析

第一,男性,现在是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咱中华五千年的传统已经没有金钱对人的约束力大了,思想的解放是好事,那么缺乏资本积累的社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成了必然,其实这就是自然,优胜劣汰,弱势的雄性是没有交配生育权的,所以什么房子,车子,票子,这些都是表象,社会变成了丛林,没有童话,只有现实。那么在这样一种规则下体现男性力量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经济实力,这样势必会淘汰一批男性,这些男性是被动的被淘汰,因为这个丛林就那么点资源,没有与你实力匹配的资源,单身就成了必然,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多了一些金字塔最低层的喷子而已,相对全国男性比例来说还不算什么,无伤大雅,所以,就男性这一块来说,确实没什么影响。

第二,女性,自从开始有了女权主义思想以后,咱中国女性地位是与日俱增,从夫为妻纲到男女平等再到现在的多半边天,一百年时间不到,中国女性地位实现了三级跳,这固然有中国历史原因和传统原因推波助澜,但这就是事实,物以稀为贵,人同样如此,关键就这样稀缺的一种资源还有许多不婚族,这和男性是两个极端,男性是被动的不婚,而女性是主动的不婚,男性是因为力量的弱小,而女性却恰恰是因为力量的强大,女性力量的体现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智慧,以及能力,所以往往女强人单身的多,为什么?因为没有可以驾驭她们的男性。用丛林法则来说,男性被淘汰是因为自然规律优胜劣汰,那么女性却是劣胜优汰,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咱老祖宗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那么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其实影响也不大,作为稀缺资源存在的中国女性,女强人的比例相对女性总体比例比起男性单身比例更低,对于国家的影响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有影响么?

咱中国人口真的很多,说出来单身人数几千万好像挺吓人,其实结婚这事还是个人操心比较靠谱,想想可以,聊聊也可以,但咱国家这么大还内忧外患的,还指望国家分配媳妇怎么滴,实话说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趁着还干的动多搬几块砖存点养老钱靠谱,命背别怪社会,想不被淘汰,先要自强!


孤遇见独1


中国单身人数超过了2亿,如果继续下去,到底会发什么事情?这个问题牵涉面较广,对社会的发展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长远来看,弊大于利,需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重视和关注。现谈几点浅见:

1、影响人口结构和社会单元的构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单元由三代四代同堂之数十人,十几人转变为几口人,三口人之家,以后的家庭成员可能就是单身1人,其家庭元素:人,住房及其他要都具备,不论你承不承认,长此以往,你都要把它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去看待。他(她)有住房,有户口等,对社会的影响就以一个家庭式在。其需求与一般家庭无异,但又有差异,社会不能无视单身家庭的存在。要研究它在的必然性,合理性,需求性。

2、对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单身人口的出现,经济发展的结构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单元构成变了,需求也随之变化。有的行业可能因需求增加而市场变得更大,例如,以后,单身人士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状况越来越好,不需要抚育子女,关注自身的发展,娱乐,生活追求。那么,小单套间住房需求会更大,更多;旅游需求会更旺,但有结构变化,背包客,自助游,体验式旅游等增长较快;文化娱乐:电影,游戏等有更多需求;网购,海淘,奢侈品需求更旺;等等。相反,婴儿消费品会减少。

3、随着单身人口的增加,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首先,社会总人口会不断降低,劳动力人口也随之不断减少,这直接冲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安全!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方面,日本等外国已出现征兆便是证明。二、对社会养老事业结构的冲击,以后的单身孤寡老人更多,如何保障老龄社会的幸福,稳定?注定将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

三、单身人口的增加,对社会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关系的冲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中国传统孝文化会受到强烈冲击,伴随之其他的儒家文化观念也越来越式微;另外,社会恋爱,婚姻文化受到强烈冲击影响,人们只恋爱,不结婚,甚至同居现象会越来越多,也会产生更多的社会矛盾。色情,网络色情和暴力等矛盾会增多且难以介定,也更严重冲击社会家庭和伦理关系。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


楚湘阁主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问下这两亿单身狗中有多少会谈恋爱这个技能?从出生到长到适婚年龄我们能接触到多少适合的异性?以及从小到大我们有多少时间去接触异性?

先不说现在的00后和10后已经很超前的脱单了,我总觉的这些案例不算是真正的脱单吧,虽然整天把爱情挂在嘴边,可我还是觉得很可笑。

我想应该有这么一批人是以下这种情况吧,小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6年级到初一初二时由于发育开始意识到性别的差异,然后17,8岁左右可能算是初恋最青涩美好单纯的时候吧,大概如此。

而事实是初一初二周边的大人说努力读书初三不辛苦,初三的时候说努力读书考个好高中,然后好不容易毕业,有些学习好的算是挤进所谓重点高中,然后男女生不能同桌,在校园里男女生不能太亲近,否则算早恋,教导主任请喝茶,顺便叫家长。这里还不说文理分班导致的性别比例差。

那熬过高中又如何?到大学真的算是解放了吗?大专的我不了解不说,就说说本科。绝大部分本科学校都有其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而这些专业有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文理偏向很极端,理科工科里女生永远是少数,文科里男生比例也不怎么高,我现在还记得大一军训隔壁机电专业跑操的口号是想搞基来机电。

大学毕业后,大多数人都忙着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混的不是很好的,连自己都只是温饱线,我说相对较独立不想麻烦父母的那部分人。

谁来告诉我在以上情况下,单身狗怎么脱单?别跟我说种东西不需要人教,也许有些东西是在本能中有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你从小到大的围追堵截,后天训练下,什么本能都可能遗忘,同样的什么样不可思议的习惯都可能通过后天调教给孩子附加上。

我不认为那2亿人都是单身主义,但我想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不懂怎么表白。

很多文章都在分析2亿单身对社会及国家未来发展有没有什么影响,我觉得不如研究下,那2亿单身狗对这样的成长经历抱有什么看法吧。

我想没人希望一辈子就真的一个人过,这么说的人不是嘴硬,就是被伤过,或者没经历过。总是有人哭着说自己怎么被人渣欺负,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还什么都没经历过,并且羡慕着你,至少你曾经拥有过,而它们真的一无所有,哪怕是一丝一毫的记忆。


这个宅男有点贰


据民政局的统计,中国的适龄单身人口已经达到2亿多,是俄罗斯和德国人口的总和。要注意,这里所说的单身人口,指的是成年适婚人口,并不包括未成年人。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的单身人口就已经达到2亿了。

这个数字是不是很令人吃惊?

我觉得,单身率现在虽然已很高,但以后还会越来越高的。

我们要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单身”这个不可逆的事实。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有些人单身,并不是因为“不得不单身”,而是“主动单身”,单身是他/她的第一选择。

一个每个人都能选择生活方式的社会,是进步的社会。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单身也许对他们更轻松和快乐。那就随他们吧。传统那种“每个人都必须结婚”的观念已不合时宜。

我们也必须面对越来越没有人生孩子、人口老龄化风险也越来越大了的现实。虽然有可能放开单身生育,但因为“生育”不再是人生重要的、惟一的价值,有了选择,肯定生育率就会下降。

如今的日本人口的现状,就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一个缩影。

人口学家估计,按再过500年,日本就将因为无人生育而灭亡。一系列的数据也显示,目前,日本男性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女性平均每7人中就有1人终生未婚(2015年);2035年时,即约有一半日本人会过单身生活。

日本政府去年9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日本18岁到34岁的未婚者中,有超过40%的人没有任何性经验,高达70%的受访男并未在谈任何形式的恋爱。日本家族计划协会(JFPA)调查发现,16至24岁人士中,有45%女性和逾25%男性表示“无兴趣甚至鄙视性接触”。

(日本宅女)

“单身大国”“低欲望”正在成为日本的新标签。不愿生孩子、不愿结婚、不愿恋爱,连带着对房子、对物欲、对消费,也没有多少兴趣了。

中国如今也正在步日本的后尘。中国已在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列,放开二胎三胎都没有用。而且,2亿单身(中国有很多是主动单身)也很能说明问题了。只不过,比起日本,我们更麻烦的是,未富先老。在各种福利保障上,跟人家日本还没法比。这才令人忧虑啊。

(日本老龄化社会)

2亿单身人士,会有什么后果?

1、社会老龄化。

2、毫无消费动力。这也造成商品滞销,工人失业,收入下降,恶性循环。

3、没有创新动力。年轻人减少,大家都习懒用老人手机,不想折腾了。

4、因为没有后代,不愿意进行财富积累,毫无上进心。

5、没有后代,没有亲人,对社会更无需有责任感。原子化进一步加剧,人与人之间更没有兴趣打交道。无法与人共情。

6、当然,足够的年限以后,这个民族确实有可能消亡。

但不必要过度的忧虑:能把现世的责任做好,就已很不错了,几百上千年后,焉知不是早就有克隆人或超级智能机器人的天下?

(《云图》中的克隆人。)


侯虹斌


发生什么?国家头疼呗。 为了大家的婚事,国家也是操碎了心,单身买房算二套这种奇葩的规定出来了。

So?这都要欺负单身?本来一个人的收入就不高,又找不着对象,逼他结婚再买房做什么?搞得好像结了婚就能买得起似的。 难道不是买了房才有对象吗?

不过,人口单身数量过大的确是一项隐患。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人口红利中发展的,这是我们对抗西方发达国家的一项重要武器,因为现如今的我国不具备美国那样吸引全世界人才的能力。而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考虑如何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虽然我国的本科以上学历受教育者也才5%左右,但人口数量决定了这方面潜力。

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一直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来限制中国和其他非协议国家。

所以,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

但是单身人口大幅度增加,那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社会不稳定和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而这一后果带来的影响是连锁的。人口出生率低就可能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新生人口降低可能造成人口增长乏力,消费结构单一,年轻劳动力人口降低,社会老龄化加剧以及社会未来的社保危机,市场平衡和税收降低,以及影响商品进出口等等。

也就是说,这就可能降低了我国内在的发展动力,与之相近的俄罗斯,人家生小孩都发国家功勋奖章了。

而对个人来说,个人的幸福感也是持续降低的,人的孤独感增强,对于人生活积极性也有较大影响。

所以千万别小瞧单身,你可能会影响到国家战略和发展,但我们实数无奈,很多人有心无力,要不排队发个对象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