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理论与西医分子生物学说的研究,怎样更好结合,即整体与微观的结合?

李艳勤


我是经方中医。用的是六经辨证。但我一直是六诊,即望、闻、问、切、检、试。其中“检”就是西医的检验指标。我是中医粉,但我不否认西医,反而认为可以西为中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医的病名和西医的检查结果对中医来说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结果,反映了疾病发展的部位和状态。检查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古人没有这样的手段,不能获取这样的数据,现在能获得为什么不能很好利用呢!比如一个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对中医来看是其肝系统功能不足,人体需要多产生酶来补充肝系统功能不足,说明一是肝不足,二是人体还处于有补救能力,未放弃补救的状态。一个肝硬化晚期的病人可能转氨酶不高,但并不代表他的肝系统功能正常。而是说明人体系统已经放弃了补救。二是:西医检查对愈后判断有帮助:凡是西医检查不出来器质病变的病,多数三到五付药能解决。而对有器质病变的,或病变严重的其愈后周期就要长。三是:西医的器官尽管和中医脏腑是不一致的,但他们有交集。这就说明他们有共同之处,比如西医的说肝,就是肝脏器官,而中医的肝,包括肝脏,胆,胰和部分脾的功能,中医是从宏观上把人体内所有具有疏泄和升发的功能的系统功能都归结为肝系统。所以中医的肝不是器官是无形的,更侧重功能性。但是这个功能系统包括了西医器官的器官功能,所以生理器官病变的检查结果,对中医的病位,和归经以及脏腑辨证也有参考意义。


闲云野鹤158088349


这个受邀两次了。

不是我不回答,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不知道你这两个学科学了哪一个?

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我甚至都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联系的地方。

中医理论是有从整体论治这一说法,但并不代表中医理论全部都是从整体看到人。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作为生命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和分子水平上去研究生命的本质。

一门学科的发展,一定要基于自己的理论,分子生物学就是建立在现代医学的基础上的,怎么能够和中医传统理论结合呢?

我们现在确实可以通过现在医学解释中医方药治病原理,但是去解释甚至结合中医理论,猫不像猫,狗不像狗,如今尚不可。

我本身对分子生物学和中西医结合并不了解,所说有误请大家指正。


经方的小孩


中医与西医生物学结合,应该是分层次的。

简单的结合,就是借西医的手段,观察中医的病情,以中医思维为主体,找到中医的说法对应的西医的说法,而不是反过来,用西医套中医。

复杂一点的结合,就是病因病机层面的结合。在中医的病因病机面前,从生物学角度予以揭示。比如中医的湿饮,虚实,等等,在身体层面是什么表现,把思路理清楚。

更深层的结合,是把阴阳五行理论与生物学对应上,在中医的指导思想层面,指导生物学研究。但关键是如何衔接。中医是象思维,看生物学如何对接。这需要时间,需要之前的衔接有了一定的结果,慢慢来演化。


踏雪无痕5141815


中西医理论结合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几年,我本不是医生,也不学医,退休前是电脑系统高工。退休后由于家人有病,胡乱看了一些医书,中西医都有不成系统。随着采用一些非药物疗法治好了一些病,像脑委缩型颠娴,高血压,膝关节炎等。是瞎碰治好的,还是有一定道理。我这几年终于从中西医理论中找到道理,捉摸出一定的关系,要讲清楚需要一篇较长文章,它可能推翻我们目前一些长规认识。如高血压我们为什么治不好,实际上大多数高血压是可以治好的。因为没有搞清发病原因怎么可以治好呢。西医认为高血压是血管堵塞引起的,我的理论认为是经络不通引起的,如果你能把你的经络都搞通尤其头部经络通,血压一定会正常。这个理论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是两者结合而成。


张学晋6571


分子生物学只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现代医学是与现代科学的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举个简单例子,临床实验、双盲对照实验就是运用现代统计学从整体出发分析验证分子生物学的实际效果。

遗憾的是,总是标榜整体和辩证的中医学,却偏偏很排斥大样本对照实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