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都在写楷书,他却写篆书,最后成了一座丰碑

唐朝人都在写楷书,他却写篆书,最后成了一座丰碑

我们都知道,在唐朝时期,楷书盛行,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都在楷书方面有很大的建树,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并成为楷书书法的代表性人物,特别是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下,唐朝的研究、学习书法的风气盛行,包括一些诗人在内,都把书法作为一门必修之课,这些现象除了与朝廷的提倡之外,也与唐朝时期的国家文化是分不开的。当然,除了楷书以外,其他的书体风格呈多样化的趋势,比如草书方面就有张旭、李邕、怀素等,另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说,他就是篆书名家李阳冰。

唐朝人都在写楷书,他却写篆书,最后成了一座丰碑

唐·李阳冰书法《三坟记》

在唐朝盛世的时代里,为什么李阳冰仍要坚守传统的篆书而不去写楷书或者草书呢?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学习书法是有一定裨益的。根据李阳冰《上采访李大夫书》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书法尤其热爱,特别是喜欢写小篆书法,达到了如痴的程度。文中这样说到:

​"吾志于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但偏旁摹刻而已。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抵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情状者矣。"

唐朝人都在写楷书,他却写篆书,最后成了一座丰碑

唐·李阳冰书法《三坟记》局部

上文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李氏对篆书是极其热爱的,而且坚持学习了三十余年,从记载中,他对李斯的小篆特别钟意,在此基础上,回归到理性的状态上,提炼出篆书书法的研究和思考,用意象的形式表述了篆书的伦理思想,这种思想从日月山川到花草虫鱼,无不囊括,他用一个个比喻,把小篆的形体、构造、线条,以及艺术特征等进行了诠释,语言简练,天地回荡,表达了李阳冰对篆书是何等的挚爱!可见在李氏的思想世界里,小篆艺术也许是他生活的全部,也许是他的第二生命,非此无以成书!他遗留的作品有《三坟记》、《谦卦铭》、《怡亭铭》等,是继李斯之后篆书书法第二人。

唐朝人都在写楷书,他却写篆书,最后成了一座丰碑

唐李阳冰 城隍神记碑

李阳冰的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学习书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学书者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喜欢一种书体,就会对它投入更多、更专注的精力来学习。在学习中,还要经常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古人创造书法、书写书法的原理和情景,用一种想象力接近古人,与古人对话,同时,也要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不拘泥于古人,如此才会使书法真正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滋养情操,提升思想和文化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