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人最容易念錯的字:撈與老

撈與老音接近,不同字也不同義,怎麼能錯呢?實際我們很多人錯在那一碗麵條上了。洛陽人與河南其他地區一樣,喜歡麵食,撈麵條就是咱的家常飯,但咱老洛陽人都習慣性的把“撈”念成了“老”就算是念“老”,聲調也不對,是特殊的土語發音。

2. 撈lāo:1. 從液體裡面取東西:撈取。打撈。大海撈針。咱洛陽人經常在晌午說的撈麵條。3.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撈一把。撈稻草。

老lǎo:1.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究竟怎麼錯呢?錯在地方土語發音上啦,人家普通話的“撈”是一聲;“老”是三聲;而我們老洛陽人把這兩個字全讀成了四聲。也有個別意外的準確,比如訴說小出息鬼的佔便宜:他趁機撈了一把。準確的把“撈”讀成了一聲。

若我們去洛陽老城會聽到這個問題:問路:老人家,麻煩問一下,文峰塔、四眼井咋走?“老”字發四聲。恁家晌午吃啥飯?老(撈)麵條兒。請注意那個“條兒”,兒化捲舌,老城人發音很巧妙,與周邊的孟津、偃師發音還不一樣。但這個“撈”字還是四聲。

隨著普通話的流行,年輕人都開始跟著老師注意這個問題,如果在鄉下攤上講課“半自動”、“兩攪慘兒”的老師,那孩子們還是會把撈和老都發四聲,普通腔、洛陽話的融合。錯的稀裡糊塗。錯的很隨意,錯了也不明白。這兩個字錯了一般問題不算太大。有的字發音錯誤,會讓你在電腦上打字好作難,迷瞪的打不出那個字,因為人家電腦上的拼音可是標準的普通話。

這個貼發出去後,估計會有人出來抬槓:俺吃哩就是老麵條兒.....我認為就是老麵條兒。哪恁非要認為是很“老”的麵條兒,不嫌蝕si氣,我也沒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