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大风、低温,克服一切只为窥见“银白色女神”丨自驾地理


拍冰川很苦,条件合适的时候夜晚在冰川扎营,就经常会觉得头疼欲裂、睡不着、恶心,加上冰川又都在5000米海拔以上,非常非常冷。然而当看到冰川那一刻,那个熟悉烦心的世界离我好远,自己终于可以放心享受无人打扰的自由。

在藏族人眼里,每一座雪山都是一位神灵,除了那些专业的攀登者,高高在上的山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远远仰望。西藏山南和日喀则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雪峰林立,也孕育出不计其数的冰川。

登上的第一座冰川——仁龙巴冰川,踏上巨大的白色冰舌表面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是属于处女座的极致风景:一眼望去只有蓝与白这两种颜色。白色是蔓延至视线尽头的冰川表面,蓝色是头顶的天空以及冰缝里的幽光。风在这里静止了,耳蜗里只剩下低频的嗡鸣。

除了自己,四野里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仿佛身处于异星世界…自此之后,对冰川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

曲登尼玛冰川,蓝色的背景前,雪峰显得至高无上,几道曲线勾勒出雪山腰间柔美的大雪坡。在这雪坡之下,锻造了千万年的自然之力,具象为气势汹汹的冰舌,越过雪线奔流而下,最终止步于山谷中的一湖碧蓝,化为一堵挡在世界尽头前的白色高墙。

飞起无人机,上帝视角下的冰川就是一条沉睡的巨兽,几公里长的脊背塞满山谷。林立的高大冰峰是它的棘骨,低沉的冰川崩裂则是它的鼾声。

这些纹路是冰川的年轮,记录着冰川形成时的气候信息。以冰川的形成和运动规律,我们现在看到的冰川冰算得上是“老祖宗冰”了。

错噶布冰川,冰川瀑布的运动极为缓慢,肉眼基本觉察不到。虽然没有流水瀑布的动感,但却比流水瀑布积蓄着更为强大的气场。

湖的两岸过于陡峭,致使我们无法接近冰川,只能派无人机去看个究竟。飞机抵近冰川,巨大的冰体慢慢把镜头画面塞满,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冰川咄咄逼人的气势!冰上布满深邃的冰隙,标示着冰川所经历的漫长岁月!

无名冰川,在错噶布东面的山谷里有一条冰川,我们没有查到有关它的任何信息,就暂且叫它无名冰川吧。冰舌携着千军万马,从十公里之上的雪峰浩浩荡荡杀降而至,在平缓的谷地停下脚步,凝为一尊尊寒气逼人的雕塑,守卫着最后的圣地。

高大如削的冰壁在两侧一一对峙,脚下到处是造型奇特的冰针冰芽冰蘑菇,这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生长着冰基生物的奇幻森林。

冰塔林深处错综复杂的冰缝和没有冻透的冰面也提醒我们适可而止。这次就此打住吧,也算是为下次的造访留个念想。回去的路上,我们开始意淫着给冰川起个名字,而我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和世界大同的愿景,慎重的给冰川起名:康马2号冰川。康马,是因为冰川是在康马县境内;2号,纯粹是为了让这名字看起来更有科技感…

去那里,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更好地敬畏。面对冰川,你所感知到的一切,以一种不可复制的形式存入你个人的大脑,变成别人想象不到的独家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