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几百万人摆开大战,蒋、日双方却为何都“不宣战,不绝交”

日军侵华战争,当然同时也是中国的抗日战争,绝对是一场神奇的战争。

双方从1937年开始全面交战,但是交战的双方均不向对方宣战。闷着声全面拉开战线,数百万人由南至北排开大战。闷了四年之后,国民政府才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对日宣战。这种奇怪的局势怎么会出现呢?

想当初,慈禧老佛爷还曾向全世界宣战,老蒋尚不如一个老媪?

抗战几百万人摆开大战,蒋、日双方却为何都“不宣战,不绝交”

事实上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双方在是否正式向对方宣战的问题上都进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召回。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本准备让外交部针对日本的侵略发表一个声明。当时的外交部在讨论蒋介石的指示时认为,地方政府已与日军签订和平协定,而中央政府却在调兵遣将宣布对日作战,显得中央与地方之间互不联系、互不协调,因此这时中央不应宣布对日作战。外交部将这一意见转报给了蒋介石,发表声明之事,也便就此作罢。

1937年7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专门为是否向日军宣战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何应钦在当晚召开的军政部会议上和与会人员讨论了此事,当什么也没有谈成。17日上午,外交部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继续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不宣战,不绝交。

这样的决定,当然不是贸然提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宣战或者绝交之后,中、日量过之间就是交战国。中国军需品很难自给自足,因此需要大量的从外国输送。一旦宣战,日本将会以交战国的身份通知各国禁止一切军需品和军需原料输入中国。中国的海军实力,当时候和日军有着天壤之别,完全没有能力保护物资顺利进入中国。

另一个因素就是,中日一旦开战,中国在日本的侨民必将被大规模驱逐或拘捕,中国极缺运侨民回国的船只。而与中国侨民不同的是,大量日本在华侨民及日本租界的日本人,将会很快迁入英、法等国的租界,中国政府将毫无办法。

总而言之,在战场上打可以,但是绝对不可宣战绝交,其对中国的影响弊要大于利。

奇怪的是,日军居然也不向国民政府宣战。

日军不愿意宣战的原因有哪些呢?实际上,日本政府对于这个问题,也讨论得非常激烈。

抗战几百万人摆开大战,蒋、日双方却为何都“不宣战,不绝交”

1937年8月14日,日本内阁会议上就有人提出向中国宣战。到了8月25日的时候,日军首、陆、海、外四相会议就宣战问题进行讨论。谈了很长时间也没能得出一个最后结论,只好将这个问题搁置在一边。

淞沪会战展开始之后,日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的不少人要求日本政府对中国宣战,但他们的建议一直都没有被采纳。同年9月中旬的时候,日本近卫总理大臣认为,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因该主动宣战。随后,他让官房长官风见章同陆、海军方面一同协商此事。但是最后的讨论结果,又是不宣战为宜。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宣战虽然可以阻止中国与第三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但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大部分原料主要靠进口。一旦正式宣战,日本军需原料将会变得非常紧张。

抗战几百万人摆开大战,蒋、日双方却为何都“不宣战,不绝交”

仗打到十月的时候,在中国作战的日本军队又向国内提出了公开宣战的要求,因为不宣战使得日军很难顺利的接受占领地的海关、邮政、金融等,使作战受到很大制约。而且同时,南京的汪伪政权,也对日军不向老蒋宣战而很不高兴。

针对这一现象,日本政府于11月1日在内阁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有关宣战问题的委员会,成员由企划院总裁、次长及各省次官组成,同时在陆、海、外三省也进行同样性质的研究。大约经过半个月的商讨之后,得出了一个宣战对日本方面不利的结果。

日军攻占南京后,发表了“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公开不承认国民党政府能够代表中国。当时在坊间已经有了日军已宣战的消息,对此日方还专门辟谣说:“虽有发布宣战布告的流传,但帝国对无辜的中国民众并不敌视。又因为采取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立场,所以更不需要发布宣战布告。”既然老蒋的政府,在日军眼里根本就代表不了中国,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对中国宣战了。如果日军认为汪精卫可以代表中国,那么日军若是对中国宣战之后,就明显在自己打自己脸了。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军对日宣战。中日之间这层蒙了四年的纱,才被揭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