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有何来头,他为何在少林中隐藏四十多年之久?

遗忘99059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二十一期:《天龙八部》前传之扫地僧身份之谜。

上一期羽菱君在扯萧远山的师傅灵门大师时,曾说他在天山童姥那里带回了后来的扫地僧,受制于篇幅并没有细扯。这期我们延续这个话题,来扯一扯扫地僧,看他在进少林之前的前尘往事,说他在少林修行的精深佛法。

要扯扫地僧与灵门大师的渊源,就必须先说他跟逍遥派的恩怨,准确来说应该是跟天山童姥的恩怨。

从逍遥派说起

逍遥派自天山童姥接掌灵鹫宫之后,开始对外扩张,横扫江湖,在武林中惟我独尊。经过童姥几十年的恩威并施,兼并夺掠,控制着中原至东南沿海大多数江湖帮会,其中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这些洞主岛主被天山童姥用生死符所控制,每年进贡换求一年免除生死符带来的痛苦。



童姥强势,威严之下,灵鹫宫极其属下所辖莫敢不从,但其内心却十分的孤独。这是因为她所爱慕的师弟无崖子带着他们的小师妹李秋水远走高飞而去,徒留她独守灵鹫宫,日夜思念无崖子。她恨透了李秋水凭借媚术拐走了本该与她双宿双栖的师弟,更恨透了李秋水当年趁她练功近成之际,惊吓自己,导致她走火入魔,本可发身长大,与常人无异的模样,也彻底不再恢复,永远停留在八九岁女童的模样。

童姥因无崖子离她而去,更是恨透了男人。她收留了千千万万被男人所伤所弃的女子,大大小小,教其武功,使之自立,重新做人,成为灵鹫宫九宫九部的婢女。世间抛妻弃子的男子在她眼中命如蝼蚁,生死符令他们生不如死,男子对她稍有不顺,即是大开杀戒。但有一个人,童姥却对他大为不同,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扫地僧。

扫地僧本是灵鹫宫所掌控下东南中一个帮会的属下弟子。在一年一度的向灵鹫宫进贡大会上,他跟随自己所在的帮会掌门来到天山灵鹫宫,朝见尊主天山童姥。童姥见到他之后,就将他扣留在了灵鹫宫。这是因为他的样貌像极了一人,就是逍遥派的挂名掌门无崖子。



这扫地僧的本名已然是无从知晓,天山童姥也不管他姓甚名谁,将他扣留在灵鹫宫,自是有她一番打算。你道如何?原来自无崖子离开天山之后,逍遥派已是名存实亡,这灵鹫宫虽由童姥接掌,但她却不是逍遥派掌门之人,她留下扫地僧(姑且这么称呼),就是为了让他假扮无崖子,在天山做一个傀儡的逍遥派掌门,让她名正言顺的作为逍遥派之主。当然了,另一层心思,也是因为这扫地僧与她师弟无崖子相像,留他在自己身边,聊慰寂寞罢了。就这样,扫地僧迫于童姥的恩威并施,留在了灵鹫宫,成了逍遥派的假掌门,山寨无崖子。

这童姥为了让扫地僧不会露出破绽,将逍遥派的历史尽皆与之相告,并教了他一些粗浅的逍遥派外家武功和入门内功心法。当然防范于未然,精深武学如逍遥派“长春不老功”、“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三大神功这样的高深内功修炼法门,并没有传授给他,不过这些神功的威力特点及套路这些却必须是要让他知道的(注:这里只是类比,童姥并不会“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当年逍遥子各传了他们其中一门)。也是因为这样,扫地僧后来在少林寺中,听到鸠摩智说少林中人也会“小无相功”时,才会惊讶无比,毕竟他知道,逍遥派精深武学,并不外传。

扫地僧是个天赋极高之人,在童姥的点拨下,他很快就掌握了逍遥派的各种利害关系,但他并不沉醉于虚名,只是无奈受制于童姥。尽管童姥对他并没有恶言相向,与之为难,他依旧想逃离天山,回家中尽孝父母。这童姥了解到他的这一番心思之后,为了能够掌控于他,竟然将他的双亲都杀害了,并告诫他再有逃离的想法和自尽的念头,就将他的师门帮会一并铲除。扫地僧为了不再连累旧属,只能断了这门心思,继续充当无崖子,这一留就是十年之久。这种日子最后在灵门大师的到来终于得到了解脱。

与灵门大师的佛门之缘

羽菱君在上一期中说到,灵门大师慈悲为怀,听闻中原武林帮派多为天山童姥所制,有意解除江湖杀戮与纷争,只身前往天山,希望能够为中原武林人士求取“生死符”解药。



灵门大师到天山之后,就拜谒了天山童姥,但听说逍遥派掌门所在,当然也是要一并拜谒。天山童姥听闻少林方丈来访,于是亲自带假掌门一起接会了灵门,充当无崖子的扫地僧就是在这时见到了灵门大师。

灵门大师一番礼数之后,就将自己所求一一禀请。不过这当然不是童姥心中所想,当下就想拒绝了灵门的这番请求。不过,碍于灵门少林方丈的面子,童姥并没有与之为难,而是以好客之道,留下灵门在灵鹫宫暂住几日,从长计议,稍作安排。灵门知道在童姥这边不能取得进展,于是希望能在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身上取得突破,但他却不知道,这个无崖子却是扫地僧所假扮的。

童姥这时出现了一个大意,就是让假掌门独自接见了灵门大师。她以为假掌门被自己掌控了多年,早已经没有异心,这也是她自信所致。灵门在与假掌门的扫地僧交谈之后,扫地僧非常隐晦的言此意彼。灵门大师很快就明白了,他面前的此人并非是真正的无崖子。扫地僧请求灵门救他脱离苦海,愿意跟他出家为僧。灵门在于扫地僧交谈之后,知道为了不练累他人,自己在此忍辱十年,认为他也是我佛能渡之人,于是决心要救他。同时灵门也认为只有与童姥一战,才能希望有所收获。



灵门之所以想与童姥一战,那是因为他知道童姥是个极其高傲自负之人,用平常的手段去求她反而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只能反其道而行,与她一战,胜败如何不管,却能让另眼相待,再加上灵门他少林方丈的江湖地位,童姥应该会有所退步。不过,当扫地僧听到灵门决定与童姥一战,却又在灵门面前为童姥做了一番请求。这是因为扫地僧知道了此时童姥的弱点所在。

童姥弱点,源于她所修炼的“长春不老功”,每隔三十年就要返老还童一次,每次返老还童的同时内功需重新练起,而且,每返老还童的十五年之后,就要储存真气,以应付十五年后的再一轮返老还童。此时的童姥虽没到她的第二次三十年之期,但却处在十五年储存真气之时,因为她已经汇聚了三年真气,此时若一动真气,势必前功尽废。(注:在后来的四十二年中,童姥经历了两次返老还童,最后一次还童遇到虚竹。)

扫地僧是灵鹫宫除了童姥唯一知道童姥需聚气已备还童的人,这是童姥为了让他能够心甘情愿为她护法,也可看出童姥在他多年听任自己之后不再把他当成外人,甚至真的将他当成了无崖子。此时的扫地僧虽把灵门看成了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一心想要离开天山,但却不忍看到童姥因之而受伤,耽误了她还童之期。毕竟这十年之中,童姥虽杀了他的父母,对他却真情照顾。他将此事透露给灵门,希望灵门能够手下留情。

灵门请于童姥一战,童姥虽不想妄动真气,但少林方丈请战,高傲自负的她还是答应了灵门。因为她认为灵门并非自己对手,但她为了不动真气,跟灵门约定不比内力。而且,十招之内,灵门若是伤得了自己,即是灵门获胜,听任灵门所求。



高手之间对弈,电光石火之间,高下即见分晓。灵门虽是少林方丈,武学修为冠绝当时中原武林,但在童姥面前,却伤不了她分毫。这样十招过后,灵门已输。但在过招之时,受限于不能比拼内力,灵门在一计波若掌即能趁隙破了童姥真气的情况下,并没有背信,而是空掌拍出,让童姥不需动内力抵御,童姥因此对灵门另眼相待。再加上她认为灵门作为少林方丈之尊,只身前来天山,武功高强,却不为私,慈悲为怀。于是与灵门平辈而交,并答应了灵门,将手下所制的各帮会进贡时间从一年改为三年,也算是给足了灵门面子。

此时的童姥也知道了扫地僧为她请求灵门之事,大为动情,再想他这十年受自己摆布,毫无私怨,看到他一心离开灵鹫宫,终于心软,成全了他。就这样,扫地僧跟随灵门大师下了天山,返回阔别十年的中原。灵门任他选择,但扫地僧有言在先,若能脱离苦海,立志出家为僧。也是他佛缘已到,于是灵门大师将他带回少林。

高深佛法,冠绝天龙

灵门大师带扫地僧回到少林之后,因他曾假扮无崖子,为了不再引起另一番风波。因而虽让他剃度,并没有真正为他受戒,只是让他秘密安排在藏经阁作为一名服事僧。故此,扫地僧并未正式出家,也并无法号。再加上,灵门大师不久就圆寂了,寺中众僧也不知这号人物的存在。



扫地僧从此在藏经阁成为了一名扫地僧(自此还是无法得知其名,毕竟没有法号,还是姑且称之为扫地僧)。他在天山潜修十年之久,早已是无求无欲之人,而进佛门修习佛法,要的正是他的这种心境。他在藏经阁中扫晒经书,空闲之时,研读佛经,渐通佛理,大彻大悟。乃是更加潜心修持,十年寒暑之间,已然精通佛法,更是在追求佛法中无意练成《易筋经》。扫地僧因此悟出,修炼《易筋经》之人须得勘破“我相、人相”,拥有高深佛法,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也悟出“少林七十二绝技”,每一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是以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

这道理在少林僧人中也并非人人皆知,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在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这便是“武学障”。参不透这“武学障”,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练将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少林寺中玄澄大师是两百年来的武功第一人,他却参不透“武学障”,来藏经阁拣取武学典籍,扫地僧曾三次提醒于他,但他始终执迷不悟,最终就一夜间筋脉俱断,成为了废人。



扫地僧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却在高深佛法中,修炼出了一身绝学。但他不求名利,只是每日里精进自己佛法,默默无闻,始终沉浸在藏经阁无我的佛法境界之中,安静修行。但又两年之后,藏经阁的这份安静随着一人的到来为之破坏,这个人就是萧远山。萧远山为了复仇,潜入少林藏经阁偷学武功,此后长达三十年,后来慕容博也潜入藏经阁。但他们心中念念不忘高深武学,对扫地僧的皆佛经对他们的引导却视若无睹,最终也是着了“武学障”。

扫地僧在少林寺中藏经阁,默默潜修四十二年之久。最终现身,化去了一场干戈,也化去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恩怨,无一不显示他的高深佛法。他因灵门带入少林,又渡灵门弟子萧远山脱离仇恨苦海,其中因果,自是冥冥之中佛缘早定。



前期回顾:

第十九期《长春不老逍遥子》

第二十期《萧远山授业恩师之谜(2)》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天龙八部》小说是虚构的,而扫地僧更是虚构中虚构的人物,毕竟《天》书是一部充满佛学意味的小说,少林寺不可能跟弱鸡一样,任人摆布吧,这样你把“我佛”放在哪里,写到最后戏剧最冲突的时候,少林寺的高手都出场了,只能杜撰一个扫地僧出来,从哪来,做什么,没人知道。

《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是出场最晚的一个人物,也是这一本充满“佛学意味”的无上尊者,准确的说,扫地僧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幻象”,每个人心中都向往的一种境界。

三十岁的扫地僧来到少林寺,无人知晓其前尘往事,甘愿做一个扫地打杂的,没有辈分,没有身份。

谁也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得以勘破红尘万事,他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变化。

扫地之余就是便览佛学典籍,其所有无上武学应该都是从“佛学”中悟道,就像黄裳从道家典籍中悟出《九阴真经》一样。

因此最后才有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内伤竟然需要“佛学”来化解,而不是精深内功或者丹药医术。

扫地僧的前三十年,就是世人所经历的各种人生,只不过能勘破的毕竟是少数,世人都想做一个与世无争、宁静止水的平常人,却在世间的名利纷争中无法自拔,皆因求不得、放不下。

扫地僧代表的就是一个境界,每个人憧憬向往的却永远也无法企及的境界,毕竟我们虽然是一个平常人,但不能成就一颗“平常心”。


小屏窥人生


扫地僧是金庸书中实体人物第一人,佛祖的化身,虽然武功不及神话石破天、阿青,但利用佛法化解仇恨的功法在金庸江湖独此一人。于是,扫地僧的生世成了诸多武侠迷探讨的话题,更多的侠迷认为扫地僧就是逍遥子,其实不然,扫地僧并非逍遥子,而是一个情断江湖的浪子,也是逍遥子的结拜兄弟––上官浩轩。

上官浩轩是江南上官世家上官秋的儿子,上官秋三十岁为人忠厚,武功高强,家传落叶剑法是江湖一绝,更是有龙阳诀这样神秘的内功心法,好打抱不平,与慕容秋和韩枫号称一枫双秋。慕容秋二十岁,自幼丧父,但在母亲的教导下凭着家传武学斗转星移、参合指等武功已驰名江湖四五年,更是与上官秋齐名,但此人受功名所累始终不忘复国,表面与上官世家交好,但暗地里一直在谋夺上官世家的剑谱和龙阳诀。在上官浩轩五岁生日当天,慕容秋连联合江南匪帮血洗上官世家,上官秋不敌慕容秋和四大家臣联手攻击,最终被杀身亡。上官浩轩的母亲将剑谱和龙阳诀缝在浩轩的衣服之内后,让乳母带着浩轩从密道而逃,在逃难的路上遇到了与上官秋交好的少林寺高僧慧缘大师。


慧缘大师一路保护浩轩逃离追杀,并将上官浩轩交给了韩枫,韩枫倾其所有不仅教会上官家武学,更是将自己毕生所学教于浩轩。悉心教导十五年,十五年间浩轩与韩枫的女儿韩语梦一起习武练功,朝夕相处,感情浓厚,韩枫答应将语梦许配给浩轩。浩轩虽然高兴,但家仇不报何以成亲,语梦和韩枫理解浩轩的心情,但慕容世家在十五年间招兵买马,势力大增,报仇谈何容易。语梦见浩轩闷闷不乐,决心与浩轩一起偷偷离开去江南刺杀慕容秋。


可是,事与愿违,几年的时间,浩轩与语梦去江南不仅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语梦被慕容秋抓去,浩轩无奈硬闯慕容世家,在激战中,杀红眼的浩轩抓住慕容秋十岁的儿子慕容钦做人质用以交换语梦,此时浩轩已被仇恨彻底迷失,眼见杀慕容秋无望,所以打算在交换过程中杀掉慕容钦,语梦不忍也不愿浩轩被仇恨迷失,为救慕容钦被浩轩误杀。浩轩痛心大悟决定放弃仇恨,但慕容秋不想留后患欲杀之,浩轩抱着语梦的尸身逃亡,被青年侠客逍遥子所救。

浩轩因误杀语梦心痛不已,一心求死,逍遥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说浩轩,同为天涯伤心人,彼此之间也有话题,久而久之二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后又互传武功,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逍遥子虽然一直游历江湖,但有三个徒弟,不得不与浩轩分离。浩轩举目无亲,想起救自己的慧缘大师,怎奈慧缘大师因二十年前救自己破杀戒,被罚至藏经阁打扫卫生,浩轩也心无挂牵决定剃度佛门与慧缘一起打扫藏经阁。

慕容世家因谋杀上官世家的事被江湖知晓,名门正派决定为上官秋讨回公道,慕容秋被杀,慕容钦逃走。四十年后,江湖出现南慕容的称号,慕容钦的儿子慕容博凭借斗转星移和参合指名动江湖,并且任然做着复国的大梦,挑拨辽宋,这一切的一切浩轩都入眼入心,几十年的藏经阁沉淀,让浩轩放下了一切仇恨,否则以今时今日放眼无敌的浩轩灭慕容家易如反掌。随着慕容博和萧远山以及明王的藏经阁一游,浩轩决意要用佛法化解二人仇恨。

浩轩,心怀宇宙;

扫地僧,用佛法扫清一切仇恨的浩轩。


令狐冲和乔峰


无崖子和李秋水搜罗天下武功秘籍,当然是靠偷!但还是缺了几种最牛的几种神功,包括少林寺的易筋经等……他们怎么可能就不打这主意???当然想偷到手啦……

扫地僧就是他们逍遥派遣入到少林寺的,小无相功等纯熟……而且为了他盗经到手后不私吞,一定要绝对信得过的人!应该属于李秋水的情人!

只是没想到,少林寺的易筋经一直没到手,无崖子夫妇又反目成仇不再搜罗了!扫地僧就呆在少林寺,衣食住行不用愁,还有七十二项绝技可以研究,不走了!


新晴辛静


扫地僧没有大来头,只是一个心怀武学的少林杂役。

扫地僧的出现,只是为了说明佛法的高深,武功只是佛法中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众人皆舍本逐末。

扫地僧只是工作之余钻研佛法,心无旁骛,所以领会超过常人。别人对高深武功求之不得,扫地僧却是通过精研佛经,武功水到渠成。

扫地僧没有精妙绝伦招式,没有一招制敌的套路。只有精研佛法后的盖世神功护体,触类旁通的中医医术,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