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網際網路醫療日報」三分鐘了解全行業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

以下內容由「小理簡報」收集整理,這是一款提供行業資訊的閱讀類APP,追蹤更多行業信息歡迎下載小理簡報。

加入小理行業社群,與行業大咖同行,請加小理助理微信號:xiaoli-kefu

「醫療政策」

醫改需利用好大數據 用AI讓診療更定製、便利

7月2日,經觀刊載了一篇醫保相關的文章《美國醫改的“知行合一”》,仔細閱讀後,感受頗深。一直以來,社會上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出國旅遊千萬不能生病,有個段子就說:在美國不能做什麼?不能叫救護車!

其實,這些說法的廣泛流傳並非沒有根據,但卻反映了美國醫療行業“價高質次”的問題。經觀文章中也提到了美國醫療機構臃腫高成本、效率低等問題,這都是美國醫療體系的頑疾。不過,作者在羅列問題之後提出了這樣的反思——在大數據時代,該怎樣利用好大數據與AI重新設計醫院與診療流程?該怎樣用新技術來顛覆醫療這一傳統過時的操作系統。美國的問題值得我們警醒,作者的思路也是一種啟發:中國醫改,又該怎樣利用好大數據呢?

「人工智能 + 醫療」

離開象牙塔的 AI 醫療,怎麼規模化應用?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2017 年,AI 醫療市場經過一段洗禮,AI 醫療產品本身離開象牙塔般的實驗室走向了臨床實踐,而 AI 市場也漸漸淘汰了不適應市場的企業,生存下來的 AI 醫療企業也漸入佳境。那麼,完成了落地醫院環節的 AI 醫療現狀如何,接下來又將面臨什麼,該如何應對呢?在 7 月 2 日 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杭州 2018 主論壇上,科大訊飛醫療副總裁劉洋、依圖醫療副總裁方驄、藥明明碼首席數字官顧延共同探討了答案。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FDA醫療AI審批開綠燈 9項已獲批

醫療AI趨勢如何?從最近獲得FDA批准的醫療AI產品,或許可以瞭解一二。

據健康界整理,自2017年7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佈數字健康創新行動計劃(Digital Health Innovation Action Plan, DHIAP)以來,已批准相關醫療人工智能產品9項。

事實上,審批難導致飛速發展的醫療AI產品成為沒有準入資質的“黑戶”,直接制約了企業的長久發展。面臨這一問題的不只我們一個國家,美國FDA的數字健康行動創新行動計劃,正是為了解決醫療領域數字化的諸多難題應運而生的。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數字醫療“大勢所趨” 人工智能成功需具備5大關鍵要素

究竟怎樣讓人工智能跟醫療企業深度的結合發展真正的價值呢?丁香園VP&企業合作事業部負責人張偉表示,人工智能的成功應該具備5個關鍵因素:第一是場景選擇,第二是權威性,第三是高質量數據的儲備,第四是人工智能的算法,第五是有共贏商業模式的設計。

- 無論是皮膚病的輔助診斷,還是醫生智能信息的獲取,都是在滿足特定的需求。這個過程要識別需求、找到入口完整需求或思考不同的環節,這些都需要選擇好場景。

- 權威和高質量的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基礎,同樣也是醫學人工智能的基礎,醫療人工智能與其他的領域相比最根本的差異是需要絕對的權威和絕對的準確。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醫療創業」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梧州模式”、杏仁醫生馬丁、京東到家

“全國90%的頭部連鎖醫藥商家都跟京東到家達成了戰略合作,”蒯佳祺說,“而京東到家的平臺也覆蓋了近40座城市,藥物品類覆蓋常備藥,平均門店SKU數量達到2000。”除此之外,京東到家也在24小時送藥方面大力推進。

獨家丨推想科技將發佈AI輔助肺部篩查4.0產品,涵蓋14個診斷環節

在醫生診療的一系列診療環節裡,需要把這些“後續的關懷”放在更為重要的部分,但如果醫生的大量時間都被綁定在高重複率的機械化工作中,這便無法實現。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醫療金融」

國家醫保局:開展准入談判專項招標採購 推動抗癌藥加快降價

2017年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赫賽汀、美羅華、萬珂等15個療效確切但價格較為昂貴癌症治療藥品被納入醫保目錄。對於目錄內的抗癌藥,下一步將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在充分考慮降稅影響的基礎上,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價格下降。

醫保目錄外的抗癌藥如何實現降價?國家醫保局將開展准入談判,與企業協商確定合理的價格後納入目錄範圍,有效平衡患者臨床需求、企業合理利潤和基金承受能力。

據瞭解,近年來有關部門採取一系列措施,2017年居民個人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8%,較新一輪醫改前下降了12個百分點。抗癌藥方面,絕大多數臨床常用、療效確切的藥品都已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互聯網 + 醫藥」

看《我不是藥神》哭過後 思考了背後的藥物研發問題

觀看了《我不是藥神》,感動之餘,引發了對藥物研發問題的思考。電影觀眾因為同情弱者,很容易把影片中的醫藥代表以及醫藥公司打上“唯利是圖”的標籤,然而不少醫藥行業人士表示影片價值觀導向並不客觀。筆者同樣認為,將天價藥單純歸咎於藥企欠妥。電影中的 “天價藥”問題是醫藥行業中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背後關聯的是藥物研發的現狀,值得深思。 藥價高合理嗎? 不少人會疑問,為什麼醫藥企業把藥價定的這麼高呢?……

關注“醫藥分開”②:新“三醫聯動”醫藥怎麼去“動”?

“三醫聯動”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由互聯網醫療而觸發的新“三醫聯動”同樣離不開“醫藥分開”的大課題,如果“醫保、醫療、醫藥”聯動側重於體制上的變革,隨著國家新一輪機構改革,特別是新組建的醫療保障局的成立,標誌著改革由外部治理到內部要素的“量變到質變”過程。而“醫藥”改革從集中招標、零差率銷售、“兩票制”的“三板斧”走到了“線上線下(O2O)”、“企業對患者(B2C)”、“醫生對患者(D2D)”的平臺化時代。

「移動醫療」

醫療數字化的數據災難:醫院像漁網一樣灑落著患者隱私

但隨著移動醫療、AI醫療影像、電子病歷等等數字化程序的普及,醫療數據被洩露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在去年九月,我們過就出現過7億公民信息遭洩露的事件,其中就包括某部委的醫療服務信息,有大量的孕檢信息遭到暴露並在暗網進行交易。幾乎是同一時間,美國一家為患者提供家庭醫療服務的企業Patient Home Monitoring由於雲端配置錯誤,導致47.5G的數據洩露,曝光了美國15萬名患者的病歷。

這些醫療數據為何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洩露事件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原因: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區塊鏈醫療」

區塊鏈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前景展望-btc123

大數據時代,區塊鏈技術的越來越受到各方的矚目。很多人並不是很明白什麼是區塊鏈技術,但是有一個觀點是統一的,那就是區塊鏈技術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從本質上,區塊鏈系統的根本優勢在於數據完整性和網絡化的不可變性,正是因為區塊鏈的這個特點,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應用到區塊鏈技術,醫療領域現在也開始逐步攜手區塊鏈技術,打造自己的標準和框架。

以“惠優鏈”為例,惠優鏈是區塊鏈+醫療的代表。它作為一個開源協作平臺,致力於為醫療機構和病人群體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考慮到目前中國的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醫患資源不匹配這些現狀,急需一些先進的技術去幫助醫療領域的發展,惠優鏈的誕生也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7月9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