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排名第一的「武聖」孫祿堂的武功如何?

小小嬴政


孫祿堂並沒有顯赫的武學家世,只是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他九歲喪父,是靠著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成人。年輕的時候,他跟著附近一位姓李的高手學習武術。孫祿堂一共學了三年,在李師傅的指導下已經打好了紮實的武學功底。李師傅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教孫祿堂,於是建議他在找其他途徑學習武術。

之後,孫祿堂跟隨了形意拳大師李魁元以及太極拳大師郝和學習功夫。特別是赫和,他覺得孫祿堂是一個武學人才,將自己的武術悉心傳授給孫祿堂。在學習太極拳以後,孫祿堂開始深入鑽研,並將形意拳、八卦掌等功夫和太極拳融會貫通,自創了孫氏太極拳,名揚天下。

至於他的武功如何,目前的記載是他拳打俄國大力士,腳踢日本七高手。故事的大致情節其實和我們平時看的影視劇差不多。

1909年,瀋陽來了一個叫做彼得洛夫的俄國人,號稱是歐洲的大力士。當時,孫祿堂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手底下做幕僚。在聽說俄國大力士“拳打中國武林”的叫囂後,非常生氣,決定去瀋陽打擂臺。當然,最後的結局就是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孫祿堂三下兩除二把這個俄國大力士打得滿地爪牙。

打敗日本高手的事情也一樣。1920年,據說是日本天皇派日本的柔道冠軍坂田一雄到中國挑戰孫祿堂。在萬眾矚目之下,孫祿堂幾個回合便把這個日本高手打敗。據說這個冠軍被打敗以後,輸得心服口服,還要想拜孫祿堂為師,學習武術。十年之後,日本政府又派了六個武術高手來找孫祿堂調招。孫祿堂以一敵五,大敗日本人。

我個人覺得中國傳統武術現在還是發展不好,魚龍混雜,沒有真正的融入進現代社會。門派太多了,普通人很難分辨好壞,也很難普及。相反,韓國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劍道,這些東西就很好的融入了現代社會。這些經驗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武術再能打,如果只是覺得自己無敵,不和現代社會所結合,不能夠吸引年輕人學習,無法傳承,也是終會被淘汰的。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孫祿堂(1860—1933),直隸完縣(今保定市順平縣)人,號稱“民國第一高手”。他的武功傳承複雜,曾師從李魁元,復從郭雲深學形意拳;隨程廷華學八卦掌;隨郝為真學太極拳。

年輕時的孫祿堂是個好鬥之人,在保定、京津等地踢館六七百家從末落敗。26歲時,即隻身闖蕩江湖,訪少林、朝武當、上峨嵋,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歷經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廣東、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山東等省,遇到精通武術者必較量一番,鮮逢敵手。

三年的遊歷生活讓孫祿堂收穫頗豐,也幸會了不少奇人異士。其中一位奇人,是位雲遊道士,傳了孫祿堂一種修心養氣之法,後來孫祿常將此方法融入拳術修習之中。同時,為了提高武術境界,他還在四川跟從一位高僧研修《易經》數月,並於武當山從陳姓隱道一同結廬,聽講丹經。


後人記載:“先生遨遊方外,登雲天、造九極,逐虎豹、入林莽,一路行俠奇事極多,曾多次遇匪、獨鬥群梟,所向披靡。南方有碑文記載。歷時三年餘,先生於武道臻造極至境。行止坐臥、一念一應,無不依乎天理合於道。“


最終,博採眾家之長自成一派,創立孫氏太極拳,成為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在民國的武術界可謂風頭無二,也成為傳媒界的寵兒,經常登上各大報刊的頭版頭條。


那麼,孫祿堂的功夫究竟有多高?

對於現在來說,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時代畢竟久遠,而且以現代武術的發展來衡量也有失偏頗,在此見仁見智。以下僅摘取幾則逸聞以供賞籤:


在上海的一次武林聚會上,孫祿堂讓人拿來五個方凳擺在院子裡,每個凳子之間相距三四尺。孫先生摘下帽子放在一端的凳子上,自己走到另一端的凳子上坐好,讓在場的人站在自己身邊,說:“有人說開始,我起身取那帽子,誰能趁我起身時坐在我這凳子上,就算他贏。“ 大家認為這事太容易了,一聲開始,眾人只覺跟前一閃,孫先生已拿帽子坐回原處,而眾人竟都沒反應過來。

江蘇國術館成立慶典,大廳裡有上百位國術館的師父和弟子,大家一再邀請孫祿堂先生表演一下功夫。孫祿堂講:”就在這個大廳裡,你們一起來抓我,誰能碰到我的衣服,就算我輸。“ 遊戲開始,有幾個與孫祿堂熟悉些的,走過來將他圍住,伸手欲抓時,忽然孫祿堂不見了,不知何時已到圈外。眾人又一擁而上,孫祿堂又不知道用了什麼功夫,跳出了圈外。


孫祿堂的弟子楊世垣回憶,20年代他在南開大學上學,拜在孫老師門下。有一年寒假,祿堂先師帶楊世垣回到北京家中。一天清晨天降大雪,楊世垣走出廂房,正好祿堂先師提著燈籠從前院回來,似不忍心腳破壞雪景,虎形縱身一躍,竟到了北房的臺階上。楊世垣目測,這段距離竟有三丈五尺之遠。


孫祿堂最傳奇的功夫,是“牆上貼畫“。1907年,孫祿堂47歲時,被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聘為幕賓。徐世昌在家中做壽,請孫祿堂現場展示技藝。孫祿堂走到牆壁前,身體一用力,沿著牆竄起一丈餘高,隨後整個身子驟然凌空旋轉,雙臂伸展,後背緊貼在牆壁上,10秒後躍下。眾人被驚得目瞪口呆。

孫祿堂在東北時,俄國格鬥冠軍彼得洛夫到瀋陽,孫祿堂應邀前往比武。比試中,孫祿堂以守為攻,讓彼得洛夫先充分施展其能,但就是打不著。十幾個回合後,孫祿堂出手,一掌擊倒對手。


1918年10月,徐世昌當選民國總統,孫祿堂隨他到北京任總統府武承宣官。此時日本柔術高手阪垣來到中國,憑藉其柔術與國人交手,所向無敵。後來他專門來訪孫祿堂,孫祿堂從容應戰。 阪垣在客廳中鋪上一張地毯,二人並臥,阪垣以雙腿夾住孫祿堂雙腿,雙手抱住孫的左臂,說:”我兩手一搓,你的左臂就斷了。“孫說:”你試試。“阪垣開始用力,誰知剛一發力,兩臂如受重力打擊,全身一震,被彈出兩丈以外,只好灰溜溜地認輸。

後來,又有日本五位格鬥高手帶著翻譯來到孫祿堂住處,提出挑戰。孫祿堂說:”我躺在地上,你們五個人可以以任意方法按住我,你們另一個人喊三下,三下之內我起不來,就算你們贏。“日本人同意。孫祿堂平躺地上,一個日本人騎在孫身上,兩腿將孫祿堂身體盤住,雙手鎖住孫祿堂的頭,其他四人各自鎖住孫的四肢。翻譯喊:一、二。。。孫祿堂一躍而起,五個日本人都被彈出兩丈以外。


日本武士兩次被孫祿堂打蒙。回國後把孫祿堂的武功傳得神乎其神,尊稱孫祿堂為”

武聖“。至此,孫祿堂”武聖“的名號不脛而走,傳播開來。



孫祿堂發現了技擊運動的根本規律,和民國間許多其他的開宗立派的武術大師一起構建了拳與道合的中華武學體系。他們相信,只要人的身體仍是人生百年不可逾越的平臺、基礎,把握精氣神的能量或勁力運用就仍是人們所能成就的最為完善的領域之一。


遺憾的是,孫祿堂等人在中華國術領域修成正果時,正是中國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強勁衝擊乃至分崩離析之時,孫祿堂等人的價值變得難為世人所知。

因此,孫祿堂的武學體系從其完成建構的那天起,就面臨著被湮沒、淘汰、後斷乏人的窘境。孫祿堂曾感慨道:”吾言雖詳而盡,猶慮能解者百分中無一二人。吾懼此術之絕其傳也。“


和很多未能傳承下來的武術一樣,領悟的精髓其實在於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當我們的文化不能很好的傳承下來時,武術,這種構建在文化的基礎之上的內涵自然也無法得到很好的傳承而漸漸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正如孫祿堂在《拳意述真》中所說:夫道者,陰陽之根,萬物之體也。其道未發,懸於太虛之內;其道已發,流行於萬物之中。


八零印記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曾經看過一本連環畫《孫祿堂雲遊記》,那裡面記載的就是孫祿堂雲遊天下打抱不平的故事。


孫祿堂確實是中國近代武學屆的頂尖人物,他自幼習武,先後師從形意拳和八卦掌名師,苦練武藝,學成後雲遊四方,遍覽武學聖地,此後回鄉廣收門徒。

民國成立後孫祿堂又得到了太極名家郝和指點,領悟到了太極學的真諦,併成功的將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極融會貫通,創立了孫氏太極拳終成一代宗師。

孫祿堂的武功究竟如何?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

代師出戰一擊揚名

當年孫祿堂苦練了八年形意拳終於學成,師傅郭雲深將其推薦到北京,跟隨八卦掌名師程廷華學習八卦掌,當時有一位南方的拳師北上“踢館”所向披靡,孫祿堂代師出戰,一出手便將對手從屋內擊出窗外,從此揚名。

孫祿堂戰績

1、曾在比武中輕鬆擊敗有武聖之稱的武術家武林志。

2、曾單獨面對對方持械者十餘人,大獲全勝。

3、因武藝高超被徐世昌聘為幕僚,曾在比武中輕鬆擊敗歐洲格鬥冠軍彼得洛夫。

4、參加“世界大力士格鬥大賽”,以全勝戰績獲得冠軍。

5、輕取日本柔術冠軍坂垣一雄,這個需要詳細說明一下。

坂垣一雄是日本武學屆的象徵,曾被授予“大正天皇特級勳章”,號稱“天下第一”,此人身高超過一米八,身材魁梧,體重超過200磅。而此時的孫祿堂已經年逾花甲,卻在比武中輕取坂垣一雄,坂垣一雄折服願拜師,被孫祿堂婉拒。

孫祿堂在武學屆影響很大,當時的很多主流報紙都介紹過孫祿堂的事蹟,此外孫祿堂還著有《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等許多武學專著,孫祿堂也被譽為集武學大成之人,武學登峰造極者,被稱為武聖。

下面說說我的想法,清末民國時期國內確實湧現了一大批武林高手,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對手中總是少不了三種人,

俄羅斯大力士,歐洲格鬥家,以及日本武士,我實在無法想象一個瘦弱的老者面對職業格鬥冠軍,並輕鬆將其擊敗是什麼情形,或許這其中蘊含著國人的美好願望。


一點點歷史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當年孫祿堂可以說是沒遇到過對手。孫祿堂是孫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在近代素來有武聖之稱,除此之外,還有人稱其為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等。

孫祿堂曾經去京城探訪過八卦掌門人程庭華,兩人日日切磋武功,幾日之後孫祿堂回去。程庭華的同門問他,孫祿堂的水平如何?程庭華說道:“神乎哉!神乎哉!獨步絕倫矣!”

這是當代武林中人對孫祿堂的評價,而且程庭華在武林中也很有名望,他還比孫祿堂大12歲,能這樣誇讚孫祿堂,足以見識孫祿堂的功夫了得!

晚清和民國時期,大多數人學武是為了保命,在那樣的亂世裡,武林高手層出不窮,比如劍仙李景林、神槍李書文,半步崩拳郭雲深,太極宗師楊露禪等等。

這些人都是在亂世中,殺出來的名號,而孫祿堂能在這麼多高手中,佔據一席之地,並且還位居榜首,說明孫祿堂的武功真的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另外,孫祿堂當年曾經赤手空拳對打一百多手拿兵器的武林高手,打傷幾十人自身毫髮無損,輕而易舉秒殺歐洲格鬥王,什麼日本首位武術大師虐的跟虐小雞似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那個亂世,整天打打殺殺,不知道結了多少仇家的人,最後還能夠善終,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孫祿堂的功夫真的是非常厲害了。

所以既然孫祿堂能在那個亂世中,被人尊稱為武聖,說明他的功夫是非常厲害的,可能真的到天下第一的地步了。


戲曲說


其實就是一個經常運動的普通人的水平。

他的故事我們今天都耳熟能詳,我在這裡,主要講講他是如何超神的。

我們今天對民國時期“武林高手”的描述,其實離不開四個人,蕭汝霖、平江不肖生、趙煥亭、王度廬。

蕭汝霖這個人我們今天都不知道他是幹嘛的,但他曾經寫過一篇描述霍元甲的文章,刊登在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上,叫《大力士霍元甲》。

在這篇文章裡,蕭汝霖講述了霍元甲的生平事蹟,比如學藝、大戰義和團等等。在文章最後,蕭汝霖說霍元甲“疑似劍仙”。

這篇文章今天再讀還是會有武俠小說的既視感,但是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於,從這一刻起,武俠小說正式和歷史人物緊密結合在了一起。要知道,在這篇文章之前,武松是什麼派的?魯智深師承何方?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就知道武松有一招“玉環步鴛鴦踢",魯智深提著沙包大的拳頭就打人了。

緊接著是平江不肖生老師。他的《近代俠義英雄傳》開創了一種思路。把武功分成了內功和外功,霍元甲就是內功不咋地,後來把自己就震死了。但從此以後,武俠小說離不開內功,民國的英雄好漢們也都有內功了。其實就是義和團的路數,並不奇怪。

第三位趙煥亭老師特別了不起,在小說裡發明了一個東西”罡氣“。也就是在平江不肖生老師認為,內功強了無非是讓自己底子厚一點,但是趙老師的發明,就可以讓人隔著八百里一巴掌打爆鬼子的頭。


第四位老師王度廬我們都熟悉,《臥虎藏龍》大家都熟悉。在這本小說裡,王老師開始研究點穴,從此,打穴也成為了大家的基本功。


酒騎風


孫祿堂的確被神化了,三拳合一看起來很厲害,其實是不可能的,真正練出功夫的人只能通過一門拳法深入練出來的,比較靠譜的還是八極拳李書文。幾門拳法一起出現只能是拼湊,說明其中有拳法沒有得到真傳才會繼續練其他拳法。

孫祿堂最大的名氣在於文化水平高,寫了幾本武術書籍,還將神秘的內丹修煉雜合進去,使得武術無限神話,再加上後人吹捧,也就登上了神壇。

今人關於孫祿堂的實際功夫水平確實無從考證,再看孫門後人,最直接的女兒孫劍雲,功夫也就那樣吧。

所以前人的神話不要去想,練好自己的就行了


念仙72387081


李小龍是世界武聖,mma之鼻祖,踢拳是他徒弟所創,現代武打片開創者,影響了整個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最有效的推廣者,于丹易中天。。。各路文化學者,加上全世界各地孔子學院,對中國文化的推廣傳播力,不如一個李小龍影響大,到現在一提中國文化,還是第一個提到還是李小龍。

其西方影響力之大,影響了整個西方文化,中國文化最有力的傳播者,它把中國文化大眾化通俗化給西方人,振動西方文化界。

其實傳播中國文化,到現在無人能敵,就算不知道中國有孔子,都知道有李小龍。

其還是mma之祖,西方現代搏擊創始人


北風p


上海灘杜月笙就十分敬畏孫祿堂,告誡手下不容許與孫及其弟子衝突,否則幫規處理。沒點真功夫是不會讓風雲人物忌憚的。據說有一次杜過生曰請孫,孫空手而去杜有點不高興,就問孫帶了什麼禮物給他,這時恰巧地上跑過一隻老鼠距孫幾米遠,現場沒有人見孫動,可老鼠卻已拿在孫的手上,孫說這就是我送你的禮物。杜大驚失色。


老驥伏櫪12


很多人懷疑之前往往忘記了自己並不是實踐者,也忘記了真實的調查,僅憑一己揣測。誠然,我也是揣測。

現代人往往過份相信現代科技發達,往往不相信古人智慧或者技藝所能達到的高度。或許有些記載缺乏客觀存在誇大,有些傳說以訛傳訛,但有些東西並不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就不存在的。

現代工藝能輕鬆造出與現存唐宋明清時期瓷器相仿的作品嗎?

現代人能複製出純木製結構宋朝紡織機嗎?

現代人能輕鬆再現明朝武備志所載所有軍械嗎?

現代人能織出荊州博物館的鎮管之寶——戰國古墓中出土的絲綢嗎?

微雕、圍棋、書法有多少我們能達到古人的水平?

甚至,城鎮化程度,我們直到現在超過宋朝才有幾年?

僅僅因為現在有幾個騙子,就妄自菲薄。

僅僅是科技暫時沒有完勝他國就這麼不自信?

僅僅是需求沒落就否定他過去的輝煌?

僅僅是因為自己做不到,就否認歷史上沒人能做到?!


睡不著眯著


在古代,習武之人又叫練家子,他們是有真本事的。可不是花拳繡腿,特別靠一個武字行走江湖,打打架比比武那是經常的事。也有很多人靠踢館贏得生存的機會。那可是刀尖上 討生活。所以,孫祿堂師傅既然號稱“武聖”,可想而知他的功夫。同時,別人送這個稱號裡有個“聖”,聖即道德之人,他首先是作為一個習武之人憑功夫打敗對手,同時用德行收服人心。這是習武之人必備之。中國人一想也非常注重德之培養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