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章节,为何是八十一章节?

回味人生167189888


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自然者,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似乎有所统御,一切不约而同,统一尊循,无有例外。这个假设者,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容,恒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强名曰:道。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德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没有德,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德是“所行之道”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道发展或创新时间空间的方向。德;不忘本心初,舍欲之得、得德。故古人强名曰:德。
三清都是开道者,成道者,道之具现。道德天尊为太清,表世界无的本质,一切均为无中生有,每个有含一切无,表道之德,故名道德,太清道性飘渺无形,直指本质。元始天尊为玉清,表世界有的本质,一切时间空间物质能量本性为无,无之本性容受一切生发一切,故名元始,所以玉清道性广博无限,深沉寂静,孕发灵动。灵宝天尊为上清,表世界形的本质,世界万物增长演变至于衰亡,完成从无到有整个过程的内在本质和意义,即为世界存在的本质。所以上清道性大至无量,多至无数,仁德而肃杀。以世界为宝养育万物,名为灵宝。阐,就是阐述、揭示天道。与我心中理解接近。万道纯元,道生一,一生二,各道万象,万变。道无止境,需要有德之人孜孜不倦的求真和自我探寻世界的文明,孜孜不倦的追求解读着大自然的奥秘,然后把他们的成果展示在世人面前。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再以此为基础,截灭一切与大道相背离的事物。另一含义截取一线生机,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一。这遁去的一,让人继承天人合一。主张上道无德,下道唯德。道德
太极,人所见闻,天地万有,道德显明道法的途径就是太极,有什么样道,就有什么样德,悟道修德。道是日;永恒不变。德是月,可以增长变化,可思维演说。因月光由日光的照射而生成,修德就可以悟道,悟道越深人的才能通过德来让世人知道。所有修道的亦遵循此理。道家阐述人应明阴阳,辨五行,亲情爱情所需万物,人活于世都是情欲二字,所有的欢乐来自情欲,所有的痛苦来自情欲,情欲就是太极阴阳,有欢乐就有痛苦,享受欢乐就无法逃避痛苦,不承受痛苦,就要放弃欢乐。人心之中亦藏善恶,善不多恶不少,小善之人心存恶犬,大善之人心蛰妖龙,此乃天性,不可消除,修道之人不求铲除心中恶念,只求明心见志,以仁心蛰恶念,令其虽存于心却不行其事。 世人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会为自己所做的错事寻找理由和借口。 世事无常,法亦无常。以无常法对无常事。只要不违忠孝仁义,其他的事情都不值得计较,沒有必要遵循什么原则,人生在世不应该遵循固定的原则,一旦有了原则,行事就会固化呆板。问:若有人骂你,你当如何?答:由他。问
“若有人打你?答“随他。问“若有人把你砍杀了呢。答“万事皆有因果,作恶之人必有恶报,随他去,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你这是自欺欺人,若不惩戒,再过几年,他会更加猖獗,无法无天,卑劣得意。人生在世,富贵不可用尽,贫贱不可自欺。打就打了,若无他们挨打,心中怒气便不会消,此刻会犹豫不决,不如打他个痛痛快快。所谓孝,并不一定凡事都要顺着父母,要知道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不管对错一律遵行那不是孝,是蠢!常言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为人父母绝不会坑害子女,但他们终究不是圣人,受阅历见识所限,做出的决定不一定就是对的,对的,就听着,不对,别违心听从,天长日久,便会离心离德。父母可以跟子女建议提醒,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那不是关心爱护,那是自私专横,要知道他们是你的儿女,不是你们的奴仆!一念至此,心境平和,心中有阴暗并不是错,无需以此为耻,无需刻意压制,放肆的去想,不会降低自己的品格。心境平和,想得就远,想得就深,应明白道家为什么不禁婚配,悟道同时亦可齐天地人伦,全乾坤纲常,令修行无有缺憾。心存阴暗并无过错,所谓悟道并非心中只有一片光明,真正的悟道必须达到心中阴暗与光明并存,有时错在人太贪婪,害怕失去。但私念乃人之本性,这不是错。人的能力有大小,当自己的能力无法达成自己心愿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道可道,非恒道,不像电影里所演的穿越未来,树有年轮,人有手纹,记录我们的过去或未来,人悟道修德才是未来的方向,人类对道的领悟或是说对于大自然中万物万法的学习,才是我们人类勇敢面对未来,努力创新科技,开拓新的知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才是人类的未来。饮鸩止渴,不改初心。世间无论万物皆有道法德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良驹与豆,豕彘与糠。无有高下,各得所需尔。


来份果子狸炖水鱼鞭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新风堂堂主 2017-04-25 00:30:07

乡人拜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乡人浅学,孤陋寡闻,不敢罔言,惟有拜读!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下 德 不 失 德 , 是 以 无 德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为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上 仁 为 之 而 无 以 为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则 攘 臂 而 扔 之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仁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是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处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此章开始,进入“德经”部分。乡人浅学,不敢妄言,只是看别人著述,讲上古的“道德”并不像现在这般成为一个词,而是“道是道”,“德是德”。

就本人粗俗的理解,“道”是难以言说的万物自然追随的规律,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德,有“得”的意思,也就是实际效用的体现,所以“德”便是在人世间的体现。“道、天、地、人”,“德”是“人”对于“道”的体用,或者可以理解为:人应该依道而行,得道—“德道”—而行,才能“域内有四大,而王居其一”。

之前的篇章,老子有一个思想很多次的表达,即“不崇尚、不标榜”。那么,这章作为《德经》的开篇第一章,就很直接的描述出了“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是在给“德”做区分吗?我认为是的。“道”是一,所以没有上道、下道之说,但是到了人类生活中的“德”就有了区别。所以也更清晰的看出来,老子所说的“道德”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是两个概念。当然,老子的“道德”中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道德”的那部分,可以理解为“德行”。

所谓开篇明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是看不到德行的那个面目的,做了好事,他自己不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别人也看不出来他在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只是依道而行,做了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善行无辙迹”的意思;“下德”没有失去德行的那个面目,也就是说看得出来这是做了一件好事情,包括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虽然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已经是“下德”了。

俗语说“积阴德”,就是说“上德不得,是以有德”。阴就是暗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做了好事,而是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帮助了别人,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想让别人知道。“大恩大德,来生再报”是普通人对于给予自己很大帮助的人的一种表达,其实真正的大恩人是不需要你回报的。有个小故事,说二战的时候有两兄弟是犹太人,听说德军快要到了他们村子,于是一个找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救助,一个找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救助,最后得救的是那个找了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个人。其中深意,个人体会吧。

后面的部分,都是对于这个“德”的“上下”之说的根本区别的一个解释。理解了“无为”与“有以为”,就很简单了。通俗的说,就是“没目的”和“有目的”。关乎出自真心;关乎所作何为;关于利益交换……

道、德、仁、义、礼、乐、刑、乱。是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从最高的道开始逐渐的下降。这里需要再次重申时代背景,四百年的社会动乱。还有就是中华文字所记录的文化的源泉,也就是《易经》。

老子、孔子,都认为上古时代才是最完美的社会,后来的社会有在逐渐的丧失很多美好的东西。对于学术角度来讲,道家与儒家都认可《易经》,只是对于“救世”的“药方”,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只取了“道”的部分,“德”也已经开始区分上下了。他认为只有道才可以救万民于水火。孔子更直接,认为人类社会已经沦丧到了第五个阶段,即“礼”,所以儒家更多的是论述“仁、义、礼、乐”,管理理念就是“礼”,也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些基本的文化、习俗、制度等等来管理。所以传说有孔子问礼于老子而被骂出的故事。

老子是不是不认可“礼”呢?不是,“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认为人类社会“上礼”还是可以追求的,但是还是如之前的“上德”一般,应该是不着痕迹的才对,我们都遵从我们的习俗、与人为善等等的“上礼”,而不以为这是应该做的,就像随手丢弃一个东西一样扔掉了。这才是对的。

人类社会是一个逐渐退步的过程。到了后来需要“礼制”来约束的时候,就已经沦丧的很厉害了。所以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者,有预见能力的人,看起来道行很深,其实是愚笨的开始。怎么理解这句呢?老子不是说“直至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吗?怎么这里好像又在提倡做个正真的笨蛋,不“前识”呢?不是的,后面紧跟着做了解释。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不做表面文章,他依道而行,归于朴实无华。后面章节有“民好径”一段,再做详解。


新风堂堂主


其实《道德经》五千言原本是不分篇章的。即便是帛书本的《德篇》与《道篇》也是后人强分出来的,因为所谓《德篇》讲的仍然是道。更何况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通行本《道德经》,八十一章分得颠三倒四、长短悬殊、拆强人意,不该分章的地方分了章,错简重出也是一大堆。这种画蛇添足的做法使得后人只能从这些断章中牵强取义了。


星贤


古老的文章是不分章节的,行文方式也是天马行空,想到哪说到哪。

若是如此,如何能写出如此经典的著作呢?

有一点我们现代人不得不佩服:也许古代人知识短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比不上今人,但古代圣人心地的纯净,思想的圆润通透。现代人那是拍马赶不上。

道德经传播开之后,后人开始流行分章断句。道德经自然是重点。于是短短的一部道德经,被分断成八十一章。取极数九,九九八十一之意。

最初的论语也是不分篇。后人取圆满之数十,心性与世俗享受双圆满二十之意,分断成论语二十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