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么?

潜龙158238209


要想理解“一”是什么,最好的方法不是去穷尽那些数也数不清的,林林种种的“一”,而是回到造字的最初,找到造字的本义,找到衍生出一切的那个最初的“一”。

《列子·天瑞》:

一者,形变之始也。

《道德经》说:

道生一”,无极生太极。

又说: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无名天地之始。

这都是在说天地的演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就是太极,就是一切万物的萌发之源,代表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也可以理解成“无”。

“一”是对始源之状的象形;

“无”是对人之所感的象形。

《列子·天瑞》中又说: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

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一。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在我们中国文化看来,宇宙万物的演化系统是如此的自然,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可以互生。

而无,也就是太极,或者是一又是怎么来的呢?

是由道而来。

道是什么呢?

道不可描述,不可说,因为它无名无状无物无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切都始于道,归于道,循环往复,永恒不息。

为什么用一来象形这个太极之象?它又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这就要从伏羲观象授时说起。

到了伏羲的时代,随着华夏人口的增加,游牧渔猎渐渐不能满足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对食物的需求迫使人们开始农耕生产,而农耕生产就需要知晓天时,这是伏羲观象授时的历史背景。

伏羲,通过圭表测影的方法,利用矩尺作为基本测量工具,计算出了周天数,并进而建立了河图洛书的象数模型,演化出八卦,推算出二十四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而“一”到“十”这十个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

冬至,一阳生,天之数为一,所处季节为冬,对应北方,为老阴,对应星象为玄武;

春分,天之数为三,所处季节是春,对应东方,为少阳,对应星象为青龙;

夏至,一阴生,地之数为二,所处季节为夏,对应南方,为老阳,对应星象为朱雀;

秋分,地之数为四,所处季节为秋,对应西方,为少阴,对应星象为白虎。

再把把天地相合,分成三个过程,生,交,成。

一、三、二、四是天地阴阳二气生发的过程。

阴阳生发之后,要天地阴阳互相交午,这是交的过程,是五。

五这个字,本意为天地交午。

天地交合之后,才能化成。

天一交五,成地六;

天三交五,成地八;

地二交五成天七;

地四交五成天九;

天五交五,成地十。

十复归于天一,进入下一年阴阳二气的循环,周而复始。

至此,我们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把天地运动的象数模型,完美的建立了起来。用图形来表示,这就是河图。

这十个数,不仅建立了一个完美的象数模型来解释天地,而且也是后世所有数学的基础和源头。

十个数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十进制?

这十个数和十进制,都是中国人的祖先进行天文观测和计算而得来的,并在随后的几千年里,传播到了全世界。

“一”为天之数,表示一阳生,万物进入了萌发之前的状态,因此,后来就用“一”来指示太极。

因此,《說文》注:“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

这就是“一”的由来,也是后来衍生无数“一”的那个始源。


平凡2850


说下个人理解。

“一”就个人的理解有三个含义。:整体、已知、初始立足点或切入点。

在传统文化中,“一”有整体的引申含义,比如宇内混一、统一之类的,其实这是“一”的本意所引申出来的含义,直接看成本意一个、同一个就可以,但有事物全部、事物整体的隐藏含义。

已知:《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一”个人理解偏于“已知”,也可理解成“初始立足点或切入点”。

从数学上看,人类从没有数字概念到有数字概念为“有生于无”。

而1这个数字是人类认识数字概念的切入点或立足点。

一生二,数字上的一生二,就是1+1=2,但此时的“二”的含义有多层。

最初的人们就是知道了2,然后2+1=3,知道了3,于是累加至无穷。

而后,人们发现,已知的其实是数字1和计算方式“相加”(+)。此时的“二”的含义是1与+。

既然有+,那么必然有个与+相反的东西,3相对于2是2+1,那么2相对3是什么?

于是可推出减1,于是得出另一个计算方式“相减”,既-。

而后可先推出数字0,而后再一次的推出负数。

通过1与+可以通过“一阴一阳”必有相对应的东西推出-、0、负数。

然后我们就可以认识所有的整数,既某种范围内的无穷。

那么这种无穷是否就是万物呢?当然不可能。

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已知的是1与加减(+-),依然是“二”的范围,那么必有不同于加减但与其相似的东西,现在的我们知道是乘除(*/),知道乘除后,我们可以通过相除得到小数,然后才发现整数并非是所有。

那么现在所知的一切是否又是完整的所有呢?当然不是,外面必然还有东西。

万物不可知,代表整体的“一”永不可知。我们只能知道代表切入点的“一”,从这个切入点通过“一阴一阳”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不停的推演,无限的接近整体的“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如果释义,“一”代表两个含义,切入点与已知。

“二”代表的是由“一”通过“一阴一阳”所推演出的反面。“二”包含了“一”(已知)与推演的方法,“二”是个过程,而非结果。

那么“三”是什么,“三”是未被推出来的,但可以模糊认知的东西。比如,能过“二”中可知的推演方法的反面推演方法所知的方法(如通过+所推出来的-)。

但就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代表已知,“二”代表是已知与推演方法,“三”代表的是不同于“二”的任何所有已知与方法。

当“三”被发现后,会自动变成“二”,而以往所有所推演的结果(已知)自动变为“一”。

而“万物”永远处于“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中。

“万物”永不可知。

这句话,说的是事物发展与人们对于某种事物认知的过程,而非结果。

东西方思维中,东方思维太过重视“三”与“万物”,因此天生有缺限,对于“一”与“二”的认知像“三”与“万物”一样模糊。

而西方思维重视“一”与“二”,因为有“一”与“二”,因此“三”与“万物”源源不断。但西方思维也有缺限。因为追求“一”与“二”,总是认为“三”与“万物”也是可以精确的,但“三”大多时候是模糊的,“万物”更是不可知。

但任何领域都有例外。

东方也有精确认知“一”与“二”的思维方式,但不是主流。西方也有同样的非主流思维,比如薛定谔的猫。

就思维方式上,东方更偏于整体与宏观,但因为不能很精确的说出“一”与“二”,因此所说的东西经常会模糊化。

西方偏于微观、精确,但对于涉及“三”与“万物”的东西会变的很蛋疼,现实中会经常出现实例推翻推论的现象,然后不得不去从“三”中找“二”。

现代社会中,西方的习惯其实更适合现代的发展,因为“一”所代表的已知已经足够多的能支撑人类的进步。

如果某一天,人类的环境变了,“已知”已经无法明确指导人类生活时,不妨试试东方的思维。先不管“一”与“二”,用东方观察“三”找规律的方法先生存生活,再回头用西方的思维找出足够多的“一”与“二”。

先侃这些吧,侃的我也有点晕了。


dd广林鬼


我认为一是事物的统一体,是相对二存在的,二即是矛盾的两个面,通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至也是这个意思,即一是混沌一气,二是阴阳,这与纯数学中的一不是一个含义。


贾怀义


一是什么?

一是苍天?

一是什么?

一是大地?

一是什么?

一是自己?

一是什么?

一是高山?

一是什么?

一是湖海?

一是什么?

一是开始?

一是什么?

一是结束?

一是什么?

一是世界?

一是什么?

一是地狱?

一是什么?

一是幸福?

一是什么?

一是痛苦?

一是什么?

一是善良?

一是什么?

一是恶意?

一究竟是什么?

其实,一,什么都不是。一,其实就是一。一,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

一是一本看不完读不透的书……


菱形一角


一,乃是无极一圈也。此圈在先天属乾。易曰乾圆也。鸿濛一破。其天开也。圈折为一也。 易曰乾一也。经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圣。儒曰惟精惟一。释曰万法归一。道曰抱元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