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什麼?

潛龍158238209


要想理解“一”是什麼,最好的方法不是去窮盡那些數也數不清的,林林種種的“一”,而是回到造字的最初,找到造字的本義,找到衍生出一切的那個最初的“一”。

《列子·天瑞》:

一者,形變之始也。

《道德經》說:

道生一”,無極生太極。

又說: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

無名天地之始。

這都是在說天地的演化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一”就是太極,就是一切萬物的萌發之源,代表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也可以理解成“無”。

“一”是對始源之狀的象形;

“無”是對人之所感的象形。

《列子·天瑞》中又說: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

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變者,窮也,乃復變而為一。

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在我們中國文化看來,宇宙萬物的演化系統是如此的自然,有和無可以互相轉化,可以互生。

而無,也就是太極,或者是一又是怎麼來的呢?

是由道而來。

道是什麼呢?

道不可描述,不可說,因為它無名無狀無物無像,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切都始於道,歸於道,循環往復,永恆不息。

為什麼用一來象形這個太極之象?它又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這就要從伏羲觀象授時說起。

到了伏羲的時代,隨著華夏人口的增加,遊牧漁獵漸漸不能滿足人口對食物的需求,對食物的需求迫使人們開始農耕生產,而農耕生產就需要知曉天時,這是伏羲觀象授時的歷史背景。

伏羲,通過圭表測影的方法,利用矩尺作為基本測量工具,計算出了周天數,並進而建立了河圖洛書的象數模型,演化出八卦,推算出二十四節氣,用於指導農業生產。

而“一”到“十”這十個數,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

冬至,一陽生,天之數為一,所處季節為冬,對應北方,為老陰,對應星象為玄武;

春分,天之數為三,所處季節是春,對應東方,為少陽,對應星象為青龍;

夏至,一陰生,地之數為二,所處季節為夏,對應南方,為老陽,對應星象為朱雀;

秋分,地之數為四,所處季節為秋,對應西方,為少陰,對應星象為白虎。

再把把天地相合,分成三個過程,生,交,成。

一、三、二、四是天地陰陽二氣生髮的過程。

陰陽生髮之後,要天地陰陽互相交午,這是交的過程,是五。

五這個字,本意為天地交午。

天地交合之後,才能化成。

天一交五,成地六;

天三交五,成地八;

地二交五成天七;

地四交五成天九;

天五交五,成地十。

十復歸於天一,進入下一年陰陽二氣的循環,週而復始。

至此,我們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數字,把天地運動的象數模型,完美的建立了起來。用圖形來表示,這就是河圖。

這十個數,不僅建立了一個完美的象數模型來解釋天地,而且也是後世所有數學的基礎和源頭。

十個數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十進制?

這十個數和十進制,都是中國人的祖先進行天文觀測和計算而得來的,並在隨後的幾千年裡,傳播到了全世界。

“一”為天之數,表示一陽生,萬物進入了萌發之前的狀態,因此,後來就用“一”來指示太極。

因此,《說文》注:“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這就是“一”的由來,也是後來衍生無數“一”的那個始源。


平凡2850


說下個人理解。

“一”就個人的理解有三個含義。:整體、已知、初始立足點或切入點。

在傳統文化中,“一”有整體的引申含義,比如宇內混一、統一之類的,其實這是“一”的本意所引申出來的含義,直接看成本意一個、同一個就可以,但有事物全部、事物整體的隱藏含義。

已知:《道德經》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一”個人理解偏於“已知”,也可理解成“初始立足點或切入點”。

從數學上看,人類從沒有數字概念到有數字概念為“有生於無”。

而1這個數字是人類認識數字概念的切入點或立足點。

一生二,數字上的一生二,就是1+1=2,但此時的“二”的含義有多層。

最初的人們就是知道了2,然後2+1=3,知道了3,於是累加至無窮。

而後,人們發現,已知的其實是數字1和計算方式“相加”(+)。此時的“二”的含義是1與+。

既然有+,那麼必然有個與+相反的東西,3相對於2是2+1,那麼2相對3是什麼?

於是可推出減1,於是得出另一個計算方式“相減”,既-。

而後可先推出數字0,而後再一次的推出負數。

通過1與+可以通過“一陰一陽”必有相對應的東西推出-、0、負數。

然後我們就可以認識所有的整數,既某種範圍內的無窮。

那麼這種無窮是否就是萬物呢?當然不可能。

用另一種視角來看,已知的是1與加減(+-),依然是“二”的範圍,那麼必有不同於加減但與其相似的東西,現在的我們知道是乘除(*/),知道乘除後,我們可以通過相除得到小數,然後才發現整數並非是所有。

那麼現在所知的一切是否又是完整的所有呢?當然不是,外面必然還有東西。

萬物不可知,代表整體的“一”永不可知。我們只能知道代表切入點的“一”,從這個切入點通過“一陰一陽”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不停的推演,無限的接近整體的“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句話如果釋義,“一”代表兩個含義,切入點與已知。

“二”代表的是由“一”通過“一陰一陽”所推演出的反面。“二”包含了“一”(已知)與推演的方法,“二”是個過程,而非結果。

那麼“三”是什麼,“三”是未被推出來的,但可以模糊認知的東西。比如,能過“二”中可知的推演方法的反面推演方法所知的方法(如通過+所推出來的-)。

但就某種意義上來講,“一”代表已知,“二”代表是已知與推演方法,“三”代表的是不同於“二”的任何所有已知與方法。

當“三”被發現後,會自動變成“二”,而以往所有所推演的結果(已知)自動變為“一”。

而“萬物”永遠處於“一生二、二生三”的過程中。

“萬物”永不可知。

這句話,說的是事物發展與人們對於某種事物認知的過程,而非結果。

東西方思維中,東方思維太過重視“三”與“萬物”,因此天生有缺限,對於“一”與“二”的認知像“三”與“萬物”一樣模糊。

而西方思維重視“一”與“二”,因為有“一”與“二”,因此“三”與“萬物”源源不斷。但西方思維也有缺限。因為追求“一”與“二”,總是認為“三”與“萬物”也是可以精確的,但“三”大多時候是模糊的,“萬物”更是不可知。

但任何領域都有例外。

東方也有精確認知“一”與“二”的思維方式,但不是主流。西方也有同樣的非主流思維,比如薛定諤的貓。

就思維方式上,東方更偏於整體與宏觀,但因為不能很精確的說出“一”與“二”,因此所說的東西經常會模糊化。

西方偏於微觀、精確,但對於涉及“三”與“萬物”的東西會變的很蛋疼,現實中會經常出現實例推翻推論的現象,然後不得不去從“三”中找“二”。

現代社會中,西方的習慣其實更適合現代的發展,因為“一”所代表的已知已經足夠多的能支撐人類的進步。

如果某一天,人類的環境變了,“已知”已經無法明確指導人類生活時,不妨試試東方的思維。先不管“一”與“二”,用東方觀察“三”找規律的方法先生存生活,再回頭用西方的思維找出足夠多的“一”與“二”。

先侃這些吧,侃的我也有點暈了。


dd廣林鬼


我認為一是事物的統一體,是相對二存在的,二即是矛盾的兩個面,通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至也是這個意思,即一是混沌一氣,二是陰陽,這與純數學中的一不是一個含義。


賈懷義


一是什麼?

一是蒼天?

一是什麼?

一是大地?

一是什麼?

一是自己?

一是什麼?

一是高山?

一是什麼?

一是湖海?

一是什麼?

一是開始?

一是什麼?

一是結束?

一是什麼?

一是世界?

一是什麼?

一是地獄?

一是什麼?

一是幸福?

一是什麼?

一是痛苦?

一是什麼?

一是善良?

一是什麼?

一是惡意?

一究竟是什麼?

其實,一,什麼都不是。一,其實就是一。一,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數字。

一是一本看不完讀不透的書……


菱形一角


一,乃是無極一圈也。此圈在先天屬乾。易曰乾圓也。鴻濛一破。其天開也。圈折為一也。 易曰乾一也。經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