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⑥|台湾团辅基础: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干货分享⑥|台湾团辅基础: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编絮语:此为“台湾系列团辅资料”第⑥弹。各位美丽帅气的粉丝宝宝们,看完后,右上角分享转发哦!!!后续还有几十套团辅资料将陆续发布出来哦。)

壹、前言

辅导工作的目的在协助学生顺利的发展,要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对全校的辅导工作有完整的规划与妥善的实施。

其中有两项成功的关键,第一项是如何妥善因应社会的快速变迁及满足因快速的变迁所衍生出来的新需要,使辅导工作有最大的敏察性和最佳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二项是如何结合理论与实务,使理论可应用于实务之上,让实务工作的推动建立在一个有利而坚实的基础之上,同时使实务工作累积的经验及所发现的新问题,能够反应到学术研究的领域中,寻求更好更新的理论的建立。

这两项重要的关键就是学校辅导工作能不断成长的核心条件,也是在设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时最先要考虑到的概念。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被认为是将谘商服务普及所有学生的最佳途径之一,亦有人称之为教育性的辅导(instructional guidance)(Schwallie-Gidds, Cowan, & Schilling, 1993),因此,如何设计良好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以做为实施发展性辅导工作的重要媒介,是学校辅导工作的重点之一。

贰、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的理论基础

设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考量。

整体而言,在设计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时,应考虑的重点有四方面:

一、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的定位;

二、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的理论架构;

三、班级团体辅导方案实施的考量因素,

四、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实施的细部流程等。底下一一加以叙述。

一、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的定位:

学校辅导工作的主要活动应包含有四部份(Gysbers & Henderson, 1994):

(一)辅导课程:包括:1、结构性团体;2、班级教学;

(二)个别学生的发展计划:包括:1、提供建议;2、协助评量;3、协助安置与追踪等工作;

(三)反应性服务:包括:1、个别谘商;2、团体谘商;3、咨询服务:对教师、家长、学生的咨询服务与研习活动及4、转介服务;

(四)辅导行政工作:包括:1、行政业务与管理活动;2、辅导工作的研究与发展;3、专业成长:寻求咨询、督导与在职训练;4、沟通讯息与公共关系:发行刊物,接触媒体,参与公共活动;5、接触并应用社区资源;6、推动专题辅导方案等。

在上述之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班级团体辅导主要是以辅导课程的方式或者是以推动专题辅导方案方式来呈现。

前者是例行性的,后者是依据特定需要而推动的,两者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中主要在推动发展性的辅导工作,并引发学生进一步使用辅导与谘商服务的角色。但在面临特殊需要时,也会运用团体辅导以发挥预防性、解决问题导向和危机处理的功能。

二、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的理论架构:

此方面包含几个要素:

(一)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与如何促成学生顺利的发展;

(二)辅导活动的目标;

(三)团体动力;

(四)方案主题的相关理论;

(五)文化、地域或环境性因素;

(六)社会变迁的考虑,首先是:

(一)、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与如何促成学生顺利的发展

其中的重要意涵是如何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协助其发展(Paisley &Hubbard,1994):

1.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发展的向度)

学生身心发展的向度很多,试举其中七个向度加以说明:

(1).生理的发展

身体的变化,性征的出现,各方面生理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身体活动的需求增加。

(2).认知的发展

比如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进入Piaget所谓「形式运思期」(11-18岁)的阶段,可做抽象思考。

(3).道德推理的发展

高中生的道德推理自Kohlberg所谓「俗例期」中之「人际和阶」阶段(13-16岁)发展至「法律秩序」(16岁以上)阶段。

(4).概念的发展

在Hunt的概念发展理论中,概念的发展应依自我中心→具体刻板印象→开放接纳别人意见→权衡自己和别人看法,自0至3阶段而发展,高中生应可达2、3阶段。

(5).心理社会的发展

高中生的心理社会发展应在Erikson所称之「自我认定对角色混淆」(12-18岁)阶段。准备发展到「亲密对孤立」(18-30岁)的阶段。自我探索与认定及发展同侪之人际关系是重要任务。

(6).人际的发展

高中生在Selman的人际观念发展上应可发展到「多重观点」(10-15岁)以及「深度和社会符号观点」(12岁以上)。高中生开始对人我的看法有多元和较复杂的观点。

(7).生涯的发展

高中生的生涯发展应在Ginzberg所称之试探期与Super所称之探索期中之「试探期」(15-17岁)到「过度期」(18-21岁)阶段。

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目标在能满足学生在各发展向度上的阶段性需求,并协助学生在各向度上顺利的完成阶段性发展任务。

2.如何促成学生顺利的发展

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与可能困难,外在环境(辅导活动)提供的协助可使发展更顺利进行,其中之重点包括:

(1).改变的机转

其一是同化与调适:亦即类化与辨别的过程,其二是促成改变的有利条件:a、学生的成熟度;b、提供环境中的特定经验;c、提供社会的互动。辅导活动方案设计应能考虑此等改变的机转,在学生先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新的社会互动经验,以帮助学生完成改变任务。

(2).成功方案的要素

方案设计是否能达成协助学生发展的目标,有三个关键性的要素:a、角色的取得:能参与活动,并取得角色的扮演;b、提供挑战与支持的平衡:适度的挑战及必要的支持;c、促成持续的发展:协助发展的持续-辅导活动应有次序性、延续性、累加性。成功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应掌握上述要素,在活动设计上,提供一系列的角色活动,在安全的情境中尝试新的经验与行为。

(二)、辅导活动的目标

辅导活动有三个领域,生活辅导、学习辅导、生涯辅导,每一领域均有其领域目标及具体目标(Paisley & Hubbard,1994),国中有辅导活动课程标准,高中有高级中学学生辅导办法可供参考,若以前述美国谘商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所出版的参考书籍所提示者为例,则:

1、生活辅导的领域目标包括:

(1)发展自我觉察与自我接纳

(2)发展个人的责任感

(3)发展有效的人际与沟通技巧

(4)学习有效的决策技巧(或做健全的选择)

(5)发展了解及尊重他人

2、学习辅导的领域目标包括:

(1)学习有效的读书技巧及考试策略

(2)发展批判思考的技巧

(3)确认学业上的优点、缺点及个人的学习风格

(4)发展教育决策的技巧

(5)了解他们在团体(生活)过程中的角色

(6)发展在教室中负责任的行为

(7)适应学校的环境

3、生涯辅导的领域目标包括:

(1)能知晓其个人特质、兴趣、性向和技巧

(2)发展其对工作世界的各行各业的了解与尊垂

(3)了解学校表现和未来选择的关系

(4)发展对工作正向的态度

上述各领域的辅导目标提供团体辅导活动的方案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可进一步设定各年级的具体目标以规划各年级的发展重点。

(三)、团体动力

团体动力是设计与实施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团体动力包含4个系统(夏林清,民83):

1.个人系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与行为模式,是其个人特质的呈现。

2.成员系统

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特别是在班级团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特质与行为。

3.团体系统

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特别是班级团体情境中,彼此的互动状况与人际行为。

4.团体做为一整体的系统

整体的学生行为表现所呈现出的团体气氛与特质,团体的表现视为一整体所得的观感。

上述的四个系统是互相重叠的,在班级团体活中方案设计中,对所要实施的对象-学生班级的团体动力观察与了解十分必要,在活动设计上应考虑在四个系统层次上的互动状况与影响效果。

(四)、方案主题的相关理论

在设计特定主题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时,考虑特定主题的相关理论是设计是否周圆与成效是否显著的关键,特定问题有特定的协助策略,方能切中需要,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两部份:

1.问题成因分析

针对特定主题的问题分析,如学习低成就的成因分析等。

2.问题之辅导策略

针对特定学生问题的辅导策略,如提升学习成就的学习辅导策略等。

包含上述两类的主的相关理论与实务报告,可提供有效辅导方案的设计参考。

(五)、文化、地域或环境性因素

文化、地域或环境因素的考虑,使特定地域与学生背景的学生团体辅导方案能兼顾多元文化的观照与地域性的特殊需要,使方案设计在特定学校的可行性与成功机会大增。

1.地理环境因素

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型态是考虑重点。

2.社会文化因素

学区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特征中具影响力的因素。

3.任教学校需求性评估

特定学校的风格气氛所衍生的特殊需求为评估和纳入方案设计的参考依据。

(六)、社会变迁的考虑

面对社会快速变迁的状况,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应有足够的观察与回应,使方案设计保持最佳的反应能力与问题解决的功能。

1.流行文化的冲击

针对社会流行文化与校园流行文化的观察,以评估方案是否能不断调整以满足需求。

2.社会问题之衍生影响

社会问题所衍的负向影响是考虑重点,在校园快速反应与社会变动的现阶段环境中,此等考虑益形重要。

3.生活型态与价值观的转变

主流经济文化所带来的生活型态与价值观转变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4.大众媒体与消费行为在校园中产生的的互动影响

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成长与多元开放现状,新兴媒体与消费行为的结合成为强势的社会影响力,对校园中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越来越有需要将之纳入辅导方案设计的考虑之内。

上述社会变迁的考虑因素彼此并非独立,而是互相影响与纠结,是方案设计考虑中最需面对的挑战性因素。

三、班级辅导活动方案设计的实施考量因素

在方案设计的实务工作中有两阶段的细部规划工作,一是实施考量因素,二是实施细部流程,前者包括七个因素的考量:

(一)、主题的研碍:团体辅导方案的主题选择与方案命名。

(二)、目标的设定:方案目标的设计与撰写。

(三)、流程的推演:团体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流程的推演。

(四)、媒体的准备:相关媒体的收集、设计与应用技巧的演练。

(五)、场地的规划:实施场地的选择、设计与事先的布置。

(六)、资源的协调:相关人力、物力、财力与行政和社区资源的取得及协调。

(七)、效果的评估: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设计、评估资料的收集。

在班级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必须对上述七项因素有完整的考虑,才能确保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四、班级辅导活动方案实施细部流程

方案的执行过程是否能达预期的效果,有赖在实施流程上有妥善的规画与细心设计,实施的细部流程包含十个步骤:

(一)、引导情绪:暖身活动的选择与使用,气氛的营造,情绪的引导。

(二)、运用媒体:媒体的操作与使用以增加说明或催化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活动进行次序的安排,整体效果的衔接。

(四)、催化互动:团体辅导方案不同于教学之核心因素,乃在团体动力因素之 应用与掌握,催化学生彼此的参与和互动是为团体辅导方案 设计精妙之处。

(五)、鼓励分享:学生的参与以及彼此的分享与反馈,使团体辅导的效果得以和生活经验和个人联结,而深化其效果。

(六)、引发领悟:学生在参与中获致新的想法与感受而引发学习的领悟,开启 改变与成长的契机。

(七)、促成行动:为落实学习领悟所得的成果,鼓励学生即席或在日常生活采取行动和演练成果,为确保团体辅导方案实施成果的重要步骤。

(八)、统整经验:方案实施结束前的经验统整与有回顾与前瞻的重要功能。

(九)、彼此反馈: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机会,以延续良好活动关系与强化方案成果。

(十)、评估效果:方案设计本身应包含效果评估的规划与设计,以提供方案自 行改进和不断修正的机制,而能从实务工作中不断有机的成 长和引发新的设计构想。

藉由上述方案设计的实施考量因素与实施细部流程两阶段的规划过程,将使班级团体辅导方案的可行性大为提高,也可落实先前在理论架构探讨上所获致的成果。

参、结语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施是学校整体辅导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性辅导工作的核心重点。

因此,如何在此等方案设计上,考虑其在整体学校辅导工作的定位,并以完备的理论架构和实务需求为方案设计的坚实基础,再加以精细的规划和适切的实施,最后还能在实施过程不断自我评估、自我修正与更新,则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成为学生与实施教师的彼此成长和良性互动的过程,使学校辅导工作的推动成为师生双赢的共同经验,这是我们最乐见的结果。

班级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可藉谘商人员本身,谘商人员与一般老师协同教学及一般老师等三种方式来实施(Gysbers & Henderson, 1994)。

唯一般老师在实施班级团体辅导方案之前,接受相关团体辅导的知能训练是必要的,在实施时谘商人员提供相关的咨询与协助,也是提升实施效果的重要关键,藉由辅导室与全校教育同仁共同的参与,和不断的合作与协力,高中辅导工作的推动应能更加顺利。

肆、参考书目

夏林清(民83)大团体动力:理念、结构与现象之探讨。台北:张老师文化。

Gysbers, N.C., & Henderson, P. (1994). Developing and managing your school guidance program.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Paisley, P.O., & Hubbard, G.T.(1994). Developing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Schwallie-Gidds, P., Cowan, D., Schilling, D. (1993). Counselor in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an effective classroom guidance program. Spring Valley, CA: Innerchoice publishing.

(小编絮语:各位美丽帅气的粉丝宝宝们,看完后,右上角分享转发哦!!!后续还有几十套团辅资料将陆续发布出来哦。坚持整理不易,需要大家鼓励!)

更多历史干货,可点击直接查阅

大会社群福利:限时1元课程

一门精选了包含

张海音、蔡春美、訾非、黄政昌、傅嘉祺、张旭铠、宗春山、王宏、张红川、王英梅

10位海峡两岸心理学大师的课程

一门包含了

30+堂课

1000+分钟课程内容的课程

想不想学,扫码识别,请好友助力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