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鼠胆龙威》里张学友扮演的龙威是否在影射成龙?

Dean_木木


王晶电影《鼠胆龙威》算是90年代最经典的警匪片之一,在香港电影辉煌的末期《鼠胆龙威》依然保持着高超的水准,但是从创作来看却有着模仿多部电影的深刻痕迹。电影取材自好莱坞动作片、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虎胆龙威》,大厦抢劫案的故事框架几乎是照搬照抄。



而从叙事风格来说却有深刻的香港痕迹,从无厘头的喜剧表演和感官夸张的动作表情更贴满了王晶的标签。比起徐克镜下的李连杰,王晶镜下的李连杰虽然强行幽默,但是并无太多辨识度和深度,以至于多次被配角盖过风头,在《鼠胆龙威》中张学友的夸张表演也成为他突破性演出之一。


与其说张学友在《鼠胆龙威》中模仿成龙,不如说他更像李小龙《死亡游戏》造型的再现,黄色的运动套装加双截棍也让许多影迷印象深刻;只不过张学友用极其喜剧的方式展现出对李小龙的致敬。

就我来看,王晶的龙威角色并没有对李小龙的戏谑,只不过为了喜剧效果而设计出的无厘头形象而已,而龙威和父亲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有影射成龙的意思;

也许张学友的角色形象名字龙威让人联想到成龙或李小龙,但为了电影效果,也算是无可厚非了。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武侠小王子李言


王晶虽没有明说《鼠胆龙威》影射的是成龙,但实际上有很多证据都表明了由张学友饰演的“龙威”跟成龙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基本上是可以坐实的。不信?请往下看。

第一,影片里龙威父亲午马,和经纪人曹查理的造型,跟现实中成龙父亲和经纪人陈自强的形象如出一辙。





这是片中曹查理扮演的经纪人



这是不久前已故的陈自强



第二,李连杰在片中饰演的龙威替身兼保镖“大胆”,很容易让人想起卢惠光,易天雄于成龙的作用。不过在此还是要再次澄清一点,现实中的成龙大哥的确有替身,不过并不像《鼠胆龙威》里表现的那样。他电影里的很多危险场面,他自己也要亲自做一遍,替身要做一遍,最后从中挑出一个最理想的。当然成龙使用替身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万一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受伤入院,为了保证拍摄进度顺利进行,还有替身可以代他完成。




第三,片中还有这样一幕:周比利饰演的反派,拿出一只双截棍告诉龙威说——“这是在你的店里买的,有9折”。揶揄了成龙有将电影道具收藏起来的习惯,但这里做了进一步的夸张处理。

第四,在面对洗劫珠宝展的匪徒时,龙威一开始采取的是消极抵抗,最后的打斗过程中,其功力才被彻底激发出来。熟悉成龙电影的朋友都知道他早期的功夫片几乎都是这种设定,其中最明显的就要数《师弟出马》了。

还有一点有些不雅,就是“胯下玩笑”和龙威一听到有美女如云的地方,就顿时来了兴趣。王晶之所以在电影里如此恶搞成龙,人们普遍的看法是因为《城市猎人》里两人发生过不愉快,因此他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来发泄内心积压了很长时间的不满。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鼠胆龙威》实际上的导演是有着“野兽导演”之称的黄志强,王晶只是挂名导演。

第一个原因,他和成龙也曾因为《重案组》起过争执和矛盾,为了“共同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而加入了《鼠胆龙威》剧组。



第二,电影里的枪战场面似乎更像是黄志强的风格,不过这个说法只是流言,除非当事人亲口承认,否则就永远是个迷了。




不过笔者认为,《鼠胆龙威》并不像大家所说的有“阴谋论”的感觉,影射成龙,也并不代表两人之间就一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可能只是他的信手拈来而已。像王晶分别在《精装难兄难弟》和《电影鸭》中恶搞过王家卫,谢贤,陈可辛,谷德昭和徐克等等,但现实中他们的关系也并没有到大家想象的那种地步。

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布鲁斯威利斯的《虎胆龙威》,所以需要一个“本土英雄”形象,当时最红的武打明星是成龙和李连杰,其中一个已经加盟了该片,那么成龙,自然只能以被模仿和被戏谑的喜剧方式出现在影片中了,其实龙威身上不仅有成龙的影子,也有李小龙,布鲁斯威利斯的影子,所以,你可以说龙威是在影射成龙,也可以说是借他恶搞了所有的武打明星,因为他身上具备了很多当时武打明星的特点,这是王晶厉害的地方,也是他的一贯风格,当然这也在不经意间,为《鼠胆龙威》增加了很多的话题性。


麦克疯说电影



1995年拍摄的《鼠胆龙威》,由李连杰、张学友、邱淑贞主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作喜剧电影。不过,当年已经播出,就引起了不少观众的热议。不少人感到,这部电影完全是在讽刺成龙。


电影里张学友扮演的龙威,名字反过来很像成龙。而电影中的龙威胆小、好色、拍动作戏算是替身等等,都被观众看做是对成龙的讽刺。不过对于此,我倒觉得只是一部电影,当做一个无厘头的情节就好,不存在讽刺、挖苦谁,而且作为主角的李连杰、张学友就更没有讽刺成龙的意思。


一方面,真的对成龙有意见不会放到电影里。在娱乐圈里,关系不融洽的倒是不少。不过,大多只是在心里,根本不会表露出来。有少部分脾气差的,也只是说出来表示愤怒,不会用一部电影去挖苦谁。


另一方面,电影制作本身就是有虚无的创作在里面。既然拍摄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就很容易挂到这个那个的演员,其实没有什么。就好比小品表演,不少人拿潘长江、葛优等开玩笑,写代表不了什么!


雨天论娱乐


个人觉得没这个可能,因为电影中张学友所展示出来的龙威,跟成龙完全不搭边。 鼠胆龙威中张学友所扮演的龙威,早年曾经是香港影坛上一位武打明星,也是一个李小龙迷,喜欢模仿李小龙,但是成名后,他的发展开始多元化,越来越开始搞花边新闻,喜欢在电影中造假,尤其是他出演的武打片,自己只拍文戏,武戏则直接找替身代替,这跟现实当中的成龙完全没有共同点。

个人认为,张学友所扮演的龙威,以及电影中一些其他的展示,更是影射香港甚至整个国家进入新时代变革后,所展示出的社会变化和各种价值观的转向。



例如张学友扮演的电影明星龙威,早年没成名的时候,愿意以命博杀,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机会,但成名之后,却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不劳而获上,只喜欢用原来所积攒下的名气来换取经济利益,到跟如今的娱乐圈很相似,很多人成名之后,不再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自己修为方面,只知道利用现有的名气和价值,去尽可能的榨取经济利益,可未来等自己原有的名气耗尽后,就只能往下坡路发展。

邱淑贞扮演的记者,从来不遵守记者的职业操守,也不去追逐正能量的新闻,只知道成天去寻找一些哗众取宠,只要能获得关注度,管他档次低不低俗的花边新闻上,结果追来追去一场空!甚至差点儿丢掉自己的性命。



本片中貌似并不引人注意但实际上寓意很深的,恐怕就是剧中的大反派,王霄扮演的劫匪医生,虽然电影中没有交代医生和他部下的真实身份,但是从电影中医生与警方对话时所说来判断,医生和他手下可能是退伍军人出身,也就是那个时期香港电影中经常说的省港奇兵,非常有意思的是,扮演医生的香港演员王霄,就是一位曾经参军多年的解放军军人。

这部电影虽然拍摄于90年代中期,剧情实际上也在抄袭好莱坞电影虎胆龙威,但是电影只是大致借鉴了轮廓,很多细节则刻画的很完美,甚至很有寓意,电影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甚至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仍然存在。


辽宁资深球迷


《鼠胆龙威》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作喜剧电影,但播出后却引起了热议,很多人认为张学友扮演的龙威虽然表面上是在致敬李小龙,实际上则是在影射成龙。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来看看导演。王晶只是一个挂名导演,真正的导演其实是黄志强而黄志强与成龙早有不和。之前原定由李连杰出演的《重案组》临时改由成龙出演,在拍摄过程中导演黄志强与成龙有多处不和,他加入的不少文戏也被删去。成龙作为主演,并不是主力创作成员,却给这部电影贴上“成龙作品”的标签,标榜归属权。黄志强也因此与他结仇。


再来看看电影的内容,有很多细节都可以佐证龙威是在影射成龙。


第一,龙威的英文名是Frankie,成龙的英文名是Jackie,两人的中英文名都十分相似。

第二,龙威的经纪人曹查理与现实中成龙的经纪人陈自强的形象如出一辙。


第三,影片中的龙威一听到美女就顿时来了兴趣。这种猥琐的形象实则是在暗讽成龙好色。


第四,影片用李连杰饰演的龙威替身挖苦成龙使用替身。但实际上,成龙的“不怕死、不要命”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他因此大为光火,还让自己的专职替身向公众澄清此事。


第五,龙威在面对匪徒时,从一开始的消极抵抗到最后的功力爆发,和成龙功夫片中的设定一模一样。电影中还有很多细节都很有深意,再加上前面的“阴谋论”,几乎可以肯定龙威是在影射成龙。


巴塞电影


肯定是影射成龙的。只要是看过这部电影的,谁看不出来呀!

至于有人说是讽刺,其实可以看作调侃,香港电影似乎喜欢这样。比如徐克的《满汉全席》里就拿同性恋调侃张国荣。

在我看来,这种调侃未必真的有多少恶意,王晶与成龙毕竟还合作过电影《城市猎人》,笑果不错,还丰富了成龙的银幕形象。

豆瓣里有人吐槽,说王晶是《鼠胆龙威》的挂名导演,而真正导演是黄志强。据说黄志强与成龙合作拍《重案组》时意见发生分歧,被成龙撤换,于是借导《鼠胆龙威》出气。但也有人出来反驳说影片导演除了署名的王晶,另一个没有署名的是导演过《小飞侠》(谢苗 吴孟达 卢惠光等主演)的林伟伦,根本不是黄志强!当然也有资料显示导演是元奎和王晶。这个元奎早年和成龙同属“七小福”,是成龙的师兄;如果这个属实,元奎应该是动作导演,王晶负责文戏。

不管怎样,《鼠胆龙威》就是在影射或者说调侃成龙。因为影片中的龙威吹嘘拍片不用替身,好色,不就是当年成龙真实的样子嘛。而且龙威的小眼睛大鼻子,包括发型,都是80年代时成龙的模样。龙威最后的打戏,跟《城市猎人》里的“孟波”也是一个套路,双手被打得起包,疼得抓狂。我们甚至还可以再加一个佐证:午马扮演的父亲和真实生活里成龙的父亲,二人的装束几乎一模一样。见下图:

说起来,王晶还影射过周星驰。在电影《嫁给百分百男人》里,有一个叫“神童星”的角色,从穿着和形象都可以明显看出是在影射周星驰。在电影中,主角故意设套,让神童星赔了两个亿。主角的的台词有“我把你从小明星捧成大老板,再捧成总经理,你不感激我……”“叫他回去做一档儿童节目”等都可以看出是在讽刺周星驰(周星驰和无线签约后,主持过儿童节目)。相比较而言,对周的讽刺,就没那么好笑了。

成龙、周星驰的电影成就在那里摆着,王晶有才也是事实。影射也罢,调侃也好,“云在在青天水在瓶”,各安本位,各自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增光添彩吧。这事他们当事人云淡风轻,我们吃瓜群众操的哪门子心呢!

我也是无聊!


牟山花下客


此片王晶只是挂名,真正的导演其实是黄志强(周星驰版济公里的九世恶人)也是成龙电影重案组的导演,两人合作期间发生重大分歧,据说差点被成龙踢出剧组,所以说在鼠胆龙威里不遗余力的黑成龙,重点:“这个片上映以后成龙一个屁都没放”……


猫儿56502742


90年代鼎盛时期的港片无疑是质量颇高的,但很多看港片的观众肯定也会发现一个现象,香港的电影都有一个共性,即影片中的部分情节会取材于现实中的某些元素,既赏心悦目,又能让观众从影片中去寻找线索。而1995年拍摄的《鼠胆龙威》,由李连杰、张学友、邱淑贞主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动作喜剧电影。

影片中的男二号是张学友扮演的“龙威”,是一个装模作样、贪生怕死的人设,拍惊险动作时就请替身来完成并对外宣传自己从不用替身。而且饰演“龙威”的张学友和成龙一样也是大鼻子,最后“龙威”俩个字反过来就近似于成龙,所以也不怪得在影片放映后,很多观众议论这片有讽刺成龙的意思,但事实真相如何无人得知,影片相关人员至今也从未发声过任何一次声明。


电影探探头


还有一种说法叫调侃,或者称致敬。在会民皆疯的港片黄金时代,上至国王、港督,下到平民乞丐,没有谁是不能拿来娱乐一下的,恰恰说明了港片的包容性及娱乐至死的精神!即使成龙自己看了也只能一笑而过。现在的港片已死也正是缺少这种创造氛围和敢于自我挑战的精神!!!


用户5759700621


电影里张学友扮演的龙威,名字反过来很像成龙。而电影中的龙威胆小、好色、拍动作戏算是替身等等,都被观众看做是对成龙的讽刺。不过对于此,我倒觉得只是一部电影,当做一个无厘头的情节就好,不存在讽刺、挖苦谁,而且作为主角的李连杰、张学友就更没有讽刺成龙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