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识偏差?

希朴羊


刚开始了解心理学的朋友,都会遇到感觉、知觉这几个概念。


感觉好理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这些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学上一般还有肤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触压觉、温度觉、内部感觉(平衡感、内脏感如饥渴饱胀恶心)等。普通心理学教材上可以详细查到。


可以说,人无时不刻不在获得大量的感觉信息,望闻问切。这些信息进入大脑经过迅速的整合加工,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就是知觉。比如物体认识,红、圆、甜、脆等,大脑接收这些信息在通过经验记忆判断出苹果。在感知觉活动中人的内部信息加工机制不断复杂,有注意、记忆、思维等等。


我们尝试把这种信息的接收处理形成判断的过程理解为认知,那么认知偏差就是信息处理得出的结论和事实不相符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接收的信息不全面(盲人摸象)、可供对照的经验不全(以偏概全)等等,也有一些常见的错觉,就是我们的心理加工过程造成的,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庖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比如,

下图的横线是平行的

下图的红色竖线是等长的。

下图的黑色圆大小是一样的。


认知过程偏差现象很普遍,除了上面这种简单心理过程,还有复杂信息处理,比如说“所信者听也,而听尤不可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这涉及面就更广呢。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两小儿辩日》,可以帮我们理解思维推理不同、得出结论不同。一个小孩坚持物体近处热远处凉,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小孩坚持物体近处看着大,远处看着小,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你看,好像都说的有理,到底谁更接近事实呢?这就需要更多信息和复杂的认知过程来接近真想呢。


微微光


认识偏差,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和知识体系对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还有一种偏差,叫做认知偏差,指的是人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

根据题主的描述,应该是属于第二种认知偏差的范围更旷阔一些,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认知偏差的例子。

比如典型的曝光者效应就指的是人们在多次接触一个人时候,会产生一种对TA的好感,会越看越顺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久生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人在知觉外部环境时大脑会产生一些错觉等。还有典型的就是男性和女性的认知差异,男性以目的为导向,女性以体验为导向,经常出现一些男性和女性直接的矛盾,都是因为这种认知偏差。比如女生和男孩子吵架时,喜欢说“你态度有问题,你为什么用那种语气和我说话。”男生则喜欢追问“你想怎么办,你想怎样?”寻求一个确定的解决方案。

还有一些认知偏差,在孩子与父母之间也会发生,比如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自己平时都不舍得玩,对于孩子来说玩具就像朋友一样珍贵,是需要呵护的,但是某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家长把孩子的玩具送出去给别的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特别不珍惜,就会让孩子特别难过伤心,认为家长不尊重自己的玩具朋友。这是因为家长认知中的玩具就是个物品,可替代,价值没有让客人的小孩开心重要。可是在小朋友眼里的玩具,是一个有生命的物品。这种偏差,就会导致一些家庭上的矛盾。究其原因,就是人身处的位置不同,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来自于个人经验上的差异认知。



开火车的老湿机


认知偏差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就是由于我们固有的认知的特点及偏好,产生对其他事物的不客观的认识。首先,人的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属性,人的自我概念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我们做事想问题很多都是从自我出发,这不是自私,而是人生来就是这样。当你从自我出发看问题时,就难免有不客观的情况出现,就产生了认知偏差。

同时,这样的情况还有环境的限制,比如井底之蛙,就是受环境的影响。一些典型的认知偏差,比如首因效应。就是我们看问题看人,第一感觉的好与坏可能决定了我们看待一个事物的观点。近因效应也是一样,你最近接触的观点可能最影响你,你用的最多,实际情况不该是什么观点最科学我们采纳什么观点么?除此之外还有晕轮效应,就是爱屋及乌。从逻辑说,你喜欢的人所钟爱的东西,不一定好啊,但是因为晕轮效应,你就有了爱屋及乌的现象。这些都是认知偏差。

其实认知偏差难以避免,对我们心理状态也没有特别不好的影响。因为它归根到底是一个看法,没有好不好之说。这就和谁都有偏见一样,都是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尽量减少这种看法,让自己的判断变得客观,能尽量清晰的看待事物,而不是受了认知偏差的影响而不自知,下次还犯一样的错误。这就需要对自己过往的经验和判断做一定的“复盘”与思考了。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青音约”的头条号,向我们提问,我们帮你解忧,让我们一起活出本真,爱人悦己


青音约


认知偏差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自身评价、他人评价等等,产生的一种认知偏移。大家都公认的一件事情,你却持反对态度,并且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同时这种自以为是是没有根据的,只是你内心比较偏执。


由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长时间被否定会让一个人觉得非常不开心。所以每个人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只会说赞美话的,这也导致了这个社会上百分之90以上的人具有比实际上更大的自信。有人做了一个心理研究调查,当问及某一项生活技能,比如说钓鱼或是驾驶汽车,他们是否高于这个社会上50%以上的人,而有70%以上的人会肯定自己,很明显,这其中就有20%的人产生了认知偏差。

之所以出现认知偏差,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自我认识的缺乏。有一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如果连自己都认不清自己的话,那么对所有事情都会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认知偏差。 拥有认知偏差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自我判断力偏弱的,这类人没有办法从一个中肯的角度判断出自己做出的事情是否是合理的,他们受到别人的影响会比较大,原本是自己确定的一件事情,如果大家都否定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听大家的。尽管他内心深处依然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但由于自我判断力偏弱,所以他们会否定自己当然还有一部分拥有认知偏差的人是偏执狂,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跟她吵了一架。

起因是,我在电话里的某句话中伤了她,我反复问到底是哪句话,她不肯说。

于是我也烦躁了…… 因为觉得莫名其妙,她生气,显然又因为我的失言。

我们都认为发生矛盾是对方的错,自己的责任很小:我觉得是她无理取闹,她觉得是我讲话伤人。双方都不肯妥协。 结果冷战了四天,才冰释前嫌。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自利偏差」啊,因为我心里的假设是:一定是对方没事找事,挑起了矛盾。

「自利归因」这种认知偏差,让我们在关系中变得很蠢,蒙蔽了眼睛: 只觉得是别人的不好,看不到自己的错。

这也是这个问题由来,人类的「认知偏差」实在太多了,每一种都可能令人变得很蠢,而我们却根本意识不到……所以第一步,了解这些认知偏差,是改变的开始。

7种让人越来越蠢的认知偏差—— 1. 自利归因偏差(self-serving bias)

自利归因偏差指的是: 成功时,觉得多半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甩锅给别人或外界环境。

甩锅给别人,比如情侣闹矛盾,我们都倾向于认为,是对方没事找事,挑起了争吵…… 甩锅给外界环境,比如小明考数学,考得好他可能觉得因为自己聪明; 考得不好,可能就觉得题目太难、改卷太严,甚至认为考得不好是因为……复习了假书。

就算是玩王者荣耀,也会有自利归因: 这局输了就想:“靠,这傻逼队友太坑了!” 这局赢了就想:“要不是老子机智,推了那个塔……”

游戏如此,生活亦如此。 有多少人不思改进,一失败就甩锅给外界,自己身上那根刺却总不肯拔! 这不是蠢,是什么? 到最后,你在自己眼中还是最机智,可事实上,已经比神坑队友还坑。

2.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effect)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的是: 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指责别人的人品,而忽视情境的影响。 看看那些「网络暴民」就知道了。

几年前,柴静的《穹顶之下》大火,引起争议,有人说柴静竟然抽烟,有人说她是小三,有人说她在美国生小孩,所以是卖国贼……他们竭力证明柴静道德低下、矫揉造作、背叛国家。

这些人,从不考虑柴静观点本身怎么样,而是根据各种二手信息,或捏造事实,或捕风捉影,评判她的人品如何如何渣,道德如何如何低下,然后还引来一大波人点头称赞。

说出去的话不经过脑子,只会喷人,从不思考观点本身的价值,不查证消息的来源。 没有比这更蠢的了。

3. 错误定价(misvaluation hypothesis)

你对一件事的定价,就是你认为,这件事带给你的价值。 之所以会有错误定价偏差,是因为很多人,只定价了一件事的短期价值。

比如,有家公司,以很高的工资挖你过去,你愿不愿意呢?很多人经不住诱惑。 却没有思考,长期来看: 这个岗位的成长空间是否足够呢? 这家公司是否有前景呢? 这个行业是否景气呢?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明明知道要减肥,还是忍不住吃炸鸡。 明明贷款要还到明年,还是忍不住逛品牌店。 明明知道电子游戏,休闲时玩一玩即可,可很多大学生的心中,游戏的「定价」奇高,因为追求即时的愉悦感,他们打游戏茶饭不思。

读书学习,短期看不到价值,他们便放弃治疗;游戏,短期获得了快感,就拼了命地玩。 到头来,游戏是王者了,生活却成了败者。 这不是蠢,是什么?

4. 过度自信偏差(overconfidence theory)

如果你正确定价了读书,明白读书的重要了……还可能陷入另一种偏差。 比如「今年我一定要读100本书!」,或者朋友圈集赞「你们给我点几个赞,今年我就要读几本书!」。

心理学家把人的这种迷之自信,叫做过度自信偏差。 不是说自信不好,而是他们太自信了,以至于觉得读书这事,没必要做详细的计划…… 到头来啪啪打脸,又颓废了一年,他们也早已忘了一年前的口号,进入下一年的轮回…… 这些人过度自信到幼稚的地步,以为喊喊口号、打打鸡血就能成事。 如果真的那么容易的话,至于年年计划都泡汤吗? 这是不是就是蠢……

5. 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s) 我上高中那会,共享车还没出世,有时早上起迟了,准备打的却苦苦等不到,反倒是公交车过去好几辆,我却还是想打的,心想:“我都等了这么久的的士,得继续等下去,要不然先前花的时间不白费了?” 我的做法其实是很蠢的,这是典型的沉没成本效应。

等的士花的时间,就是我不可挽回的成本,却影响了我的决策,宁愿继续等下去也不愿坐公交…… 谈恋爱时也一样,对方毅然决然提分手,你心想:“都谈一年了,付出了那么多,怎能轻易结束?” 可……Ta已经不爱你了,挽留不成,却还是要死缠烂打。 这不是蠢,是什么? 过去的牺牲和付出,就让它过去吧,如果不能把过去的痛苦和牺牲留在身后,那和身居牢狱有什么区别?

6. 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

男同志可能碰到过这样的人,和他们看球赛,你比赛前各种预测,他们却一言不发,一等比赛结束,就开始分析:“哈哈,我早就知道A队会赢,是因为……” 这种看似聪明的分析,心理学家称作后视偏差,意思是说,他们事后的那些分析,很可能是瞎扯淡。 原因在于,事后的分析比事前的预测容易太多了。

最不幸的事,莫过于你有一个后视偏差的老板…… 当你做成了一件事,他就说我早就知道这件事能成,然后不给你足够的奖励; 当你搞砸了一件事,他立马板起脸说,我早就告诉过你这事不能做,紧接着扣你工资。 唉,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还能更蠢一点吗?

7.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报道: 从月薪3000逆袭估值30亿估值企业CEO,他有什么秘诀? 新媒体时代,这类标题屡见不鲜了吧? 打开文章,通常先讲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然后总结出123条道理,告诉读者这就是秘诀…… 他的经验总结有价值吗?当然有,参考价值肯定是有的。 但把这些道理奉若人生真理,可就太蠢。 心理学家称之为幸存者偏差,千千万万个月薪3000的人里,只有他是「幸存者」,上了媒体报道,其他99.9%的人都「死了」。

大部分人只看到成功人士讲的大道理,却没看到背后的方法论、资源、家境、人脉甚至运气成分。 有些人啊,成功人士放个屁,你都把它当宝贝。 这不是蠢,是什么? 敲重点 有这么多让人犯蠢的认知偏差,该如何避免呢?

心理学家总结出了答案,远离认知偏差,有这3个步骤: 1. 改变你的元认知

认识到认知偏差的存在本身,就能削弱它的影响。 这个过程,其实调用你的元认知能力,即对思考过程的反思: 只有意识到思考过程中偏差的存在,才能去改变它,元认知为思考过程按下了停止键。 学习人类的认知偏差,推荐你阅读基思·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2. 没错,你应该对号入座 认识到还不够,现实里的认知偏差往往很隐蔽,所以一定要联系你的现实经历。 比如:过去我犯过哪些偏差?将来,碰到同样的情况,才会想起来去避免。

3. 慢下来,慢下来,慢下来

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标题: 几节课颠覆你的认知,几天教你把月薪提高十倍,几条秘诀教你成为高手…… 无数的课程、文章,都号称能颠覆你的三观。 于是你心动了,点了购买,去感受「迅速」颠覆三观的感觉。 可人的三观就像积木,颠覆来颠覆去,最终散架。

这个时代太「快」了。 它鼓动你迅速成功、鼓动你迅速购买、鼓动你迅速思考...... 商家才能利用人性、利用心理陷阱、利用认知偏差,操纵你的钱包。 所以我建议你:在做任何决定前,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慢下来,慢下来,慢下来。 快,是时代病。 慢,是良药。


鄢城秀才


认识偏差在心理学上是认知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概念。

首先,人类的认识会根据知识的局限性、处境、角色、包括我们的成长过程、我们的思维习惯等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们对事情的认识不够全面、过于主观、会对事情有一个局限性的认识。

我们会以偏概全以为我们看的了一点就是事情的全部。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象得非常绝对。而无法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比如说家长会认为,一个孩子如果成绩不好,他的人生就完了。

事实上一个孩子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完蛋,但是会因为家长每天都认为它会完蛋,而真正的完蛋。其实这就是认知偏差,我们的认知狭窄了。导致了一个不良的结果。

如果真的想知道什么是认知偏差,在网络上会有大量的搜索结果来解释这个概念。但是了解什么是认知偏差,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认知偏差。我们都会产生认知不完整的问题,前面说到这种认知不完整,与我们的知识局限性、我们的角色、位置、身份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也许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不让我们的认知偏差,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他人产生过多的很坏的影响?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要用一个动态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去看待每个人,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是愿意为自己努力变得更好的,我们就不会因为某一件事情觉得他很糟糕,就会觉得这个人无可救药。

或许我们可以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对一件事情有更深刻的了解。

更愿意去辩证的思考,又或者我们愿意去深入了解一个事情真真正正的从里到外,从每个人的内心细节,甚至它的成长过程着手去理解一个人。这个时候我们的理解,我想是尽可能完整的。但是很抱歉,我觉得没有百分之百的完整的答案。

我们只能通过自己深入地努力去逐渐地让它完整和立体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偏见。

♥杨喆,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国家二级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应用心理学本科毕业、医学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专业研究生,北京市心理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市沐林教育矫治所特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特聘教师,阅心成长儿童沙盘小组创始人,工作十余年,临床治疗1000余小时。擅长:青少年心理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夫妻关系心理治疗、沙盘治疗。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认识偏差是人们在感受认识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自己得出的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认识偏差中常见的首因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均为某种形式的认识偏差,是个人认识具有选择性的特征所致。

打个比方说:有人吃了一次川菜,不爱吃,于是他的自我概念当中自己给自己就加上了一条:“不喜欢吃川菜。”体验相对来说是更为可靠的自我评价,因为它与朋友吃川菜时,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那个菜馆的川菜不正宗等,都会让朋友也自己产生了一个认识偏差,以为自己也不爱吃川菜了。

如何解释认识偏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识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M. G. Haselton)和列托(D. Nettle)认为有的解释难以令人满意,给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们提出了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通常的决策不是犯不犯错误的问题,而是犯哪种错误的问题。
我们再以教育为例:学生学不好是老师没教好,或是学生自己不下工夫。
其实:以上两点绝对是有关系的,而且关系很大,但不同情况下原因也不尽相同。有时,父母的原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有时父母在很多问题上都做不好,如:抽烟,吃槟榔,睡懒觉,说脏话,撒谎,那我们如何让他们的孩子不去做以上学生守则规定不能违反的事情呢?所以,父母是影响孩子的一大重要因素。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佟新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准确来说不叫认识偏差,而是认知的偏差。所谓认知的偏差就是指个体在对外部的错误讯息对他人或者自身作出解读与判断,但基于错误信息的前提下,个体的判断出现失误从而判断出与真实事物真实性相悖的解读与认识。在著名心理学家弗里曼等人著的《认知疗法临床手册》中明确指出了常见的认知的偏差有以下十二种类型的错误解读。分别是极端化思考、随意推论、占卜、悲观、轻视、读心、选择性断章取义、情绪化判断、强迫症、个人化、乱贴标签以及否定正面思考。其中,极端化思考就是指世界不是黑就是白,中间没有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也就是没有“灰色地带”的存在。随意推论就是指“中国游客在国外乱扔垃圾没素质”,所以所有中国人都是没素质的人。这不仅是国际上的认知差异,中国社会内部也有很多这样的认知偏差,例如河南人都是骗子,东北人都是大嗓门,南方人都很矫情等等,地域上的差异也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情绪化判断指的是在个体把自身的情感反应当作是现实存在,例如在某一个时候,个体情绪体验非常低落,甚至到达了绝望的地步,这时,个体很可能也会觉得现实生活就是如此一般,不抱有任何希望。个人化是指不管是发生好事坏事,所有的功劳或者是错误都是自己一个人行为后的结果,若发生的是好事,则会有升上天堂般的自豪感;若发生的事情不好时,就会有下地狱般的情趣低落。


希朴羊


老子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客观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通过了解我们对自己认识的偏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自身的行为和感受。前面我们谈到了自尊,为了维护我们的自尊,让自己感觉良好,每个人都有意无意的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从而产生自我认识的偏差。我们总是容易记住那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高估自己的重要性和贡献。比如公司的某个项目做得很成功,我们认为自己是项目中那个最有创意、付出最多、功劳最大的人。但是往往最后因为项目升职加薪的却是别人。这未必是领导的眼光有问题,不知道知人善任,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我们高估了自己,却没有看到别人的巨大付出和贡献。

人们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存在着双重态度系统,第一重是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受意识控制的态度;第二重就是我们对人对事自动产生的隐藏态度,这个态度很多时候不能被我们自己意识到。大家想想叶公好龙的故事就很容易理解了。叶公喜欢龙,身上的饰物、使用的酒器、家里的装饰到处都是龙。天上的真龙知道有这么一个铁杆粉丝后,内心充满感动,就来探望叶公。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叶公看到真龙后惊恐万状,转身就跑。叶公开始喜欢龙并不是装的,这是能够被他意识到的第一重态度;而他第二重的隐藏态度是对龙极度惧怕,这种隐藏的态度只有在真龙现身后才暴露了出来。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形累见不鲜。比如有人一直觉得自己爱着对方,结果对方提出要结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想和对方长久的生活在一起。有人一直觉得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有所成就,到了职业抉择的关头却发现自己想做个公务员。

了解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和双重态度系统,有助于我们理性看待别人。比如,我们看待别人的报告和证言时,就不能偏信。尽管他们未必说谎,但他们也存在自我认识的偏差,所以,他人的材料可以兼听,不能偏信。同时,对自我认识偏差和双重态度系统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出更为正确的选择。心理学家米勒认为,人们在一些特定的依靠自我认识的行为中,比如职业发展、学业选择等,理性的分析比感觉更加重要。为了对我们自身有更为客观的认识,我们可以从自己过往的历史中寻找线索。比如很多人都会低估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每每造成计划的拖延或对他人的食言,其实如果能把之前历次事件的计划时间和实际完成进行简单对照,就可以大大提高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样,不少人个人花费经常超支,对孩子的学业成绩经常高估,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过往的情况,就能大大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也可以更好的调控好自己。此外,多从他人那里征询意见,也可以让我们更为理性客观地把握自身。一项研究显示,对一对恋人最后能否长久的生活在一起,这对恋人的父母往往有最准确的判断,其次是他们周围朋友的判断,恋人自己的判断是最不靠谱的。从这个研究的结果看,以谈婚论嫁为目的的恋爱,还是该带回家,让你的父母把把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