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梅婷、许亚军、曾黎、邬君梅,全实力戏骨也拉近不了《陪读妈妈》和现实的距离。

当下电视剧市场的各类型都市情感剧,关注的无外乎是家庭、婚姻甚至婆媳关系、中年危机等等常规的内容题材,在这个档口,《陪读妈妈》的出现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

但这种“不一样”却仅仅停留在表面,留学生、海外陪读妈妈的群体的现状都没有得到真实的还原,不仅如此,整个剧情走向也是令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狗血桥段频出。

新瓶装旧酒

戏剧化剧情走向奇特

近几年,随着出国留学的日益普遍,“留学党”的群体日益扩大,“海外陪读”已经成为国内大都市越来越多的家庭即将和正在面临的严峻问题,《陪读妈妈》以“海外陪读”作为切入点是很有新意的,也符合国内当下的教育形式。

但几集下来不难发现,《陪读妈妈》实质上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就是把国内常见的家长里短拿到国外去讲,剧情着重描写地依旧是几个家庭的纠葛,以及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变化,“海外陪读”和“海外陪读妈妈”群体的特殊性都没有展现出来。

前两集就是在讲一个妈妈为了儿子跑到温哥华变身成侦探的故事。加拿大高中留学生丁一一为了回国和另一个中国的留学生罗盼合作上演“校园恶霸”,丁一一的妈妈,上海某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知道后,立马前往温哥华“救火”,开始了她火眼金睛的破案之路,最后,两个孩子的小把戏轻而易举地被我们足智多谋的“福尔摩斯·李娜”给拆穿了。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按理说这两个孩子整了这么大事,学校肯定是呆不下去了,但就在学校通知两人被退学时,突然就空降了一个天使校董“艾里克斯”,把两个孩子给解救了,原因是董事觉得“这件事证明了两个人之间的友谊”,excuseme?这是什么野路子的操作?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这都不算完,为了对抗妈妈们的“上海妈妈陪读协会”,一(dao)群(mei)孩子决定联手反抗,并给自己的联盟起了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名字——“小霸王绝地反击死磕天团”,而他们反抗的策略就是“欲擒故纵”,先顺着妈妈们,等她们放松了警惕后就开始绝地反击。敢问编剧,之前不是说好了《陪读妈妈》关注地是“陪读妈妈的海外生活现状”嘛,怎么又玩起了“妈妈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老俗套?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而根据剧情介绍和之前的预告片花,《陪读妈妈》后期还会有一波更戏剧化狗血操作,丁一一和另一个留学生杨洋都喜欢了上了一个我行我素的女留学生戴安娜,而戴安娜明显偏爱丁一一,但最后戴安娜发现自己的爸爸原来就是丁一一的爸爸丁致远,她的中文名叫丁夏!早恋+三角恋+禁忌恋,妥妥地狗血恋爱网文,看来编剧也是晋江、红袖的常客啊!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人物形象塑造与人设不符

标签化明显

《陪读妈妈》在妈妈群体的选择上很有代表性,投射了当代各类型和各收入阶层的中国现代家庭,四位妈妈李娜、胡媛媛、夏天、陈莉莉,分别代表的是中产阶层的女强人、资本阶层的豪门贵妇、白领阶层的独立新女性以及草根阶层的传统母亲四种类型。

而编剧在机场海关部分,对“陪读妈妈”的不同展现也确实很有新意,“女强人“妈妈和草根妈妈都碰上了行李抽检,”女强人“因携带太多现金受罚,草根妈妈携带给孩子吃的香肠被没收,这种细节的展现就很容已让人直观感受到不同家庭环境所代表的圈层,也展现出不同母亲对孩子不同方式的爱。

但之后却有些让人大跌眼镜,到了温哥华的“女强人”李娜变身成一个外强中干的暴躁狂,一言不和就大发雷霆,一和儿子丁一一吵完就抹眼泪,冒昧问一下,这样的人怎么当上董事长的,就靠签约时把来电话的手机扔进垃圾桶吗?

作为上海妈妈陪读协会会长的豪门贵妇胡媛媛,则成了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不仅帮陈莉莉出钱打官司、租房子,还要保护“在温哥华读书的华人孩子们的安全”。根据剧情介绍,李娜和胡媛媛之间还有一段相杀相爱的戏码,看来编剧是彻底不准备老老实实讲“海外陪读”了。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此外,草根母亲陈莉莉直接被标签成了见钱眼开的“小市民”,在李娜找她和解时,直接暗示要钱,在李娜给了一万加币后,还直勾勾地盯着人家怀里的钱袋子,话里话外还在暗示要加钱。被胡媛媛阻止后失落了不一会儿,一听说打官司赢了能有十万加币的赔偿,又立马双眼放光。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不少观众都评论说“为什么老是喜欢把穷人写得这么自私”,“这哪是给孩子讨公道,就是想要钱啊”。

亲子教育呈现缺失

陪读妈妈的“牺牲”解读片面化

近一段时间大热的中国版“天台喊话”,再一次把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教育问题推到了大众面前,这也为《陪读妈妈》的播出做好了舆论铺垫,但从播出的剧情来看,《陪读妈妈》对亲子教育、交流的社会问题的描绘笔墨和展现深度都是缺失的,甚至存在解读不当的部分。

当知道自己的孩子凌霸了其他孩子时,作为妈妈的李娜先是劈头盖脸地骂了孩子一顿骂,之后直接跟校方要了地址,找对方孩子的妈妈拿钱私了。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不应该想办法与孩子耐心沟通问清原因,然后拉着孩子一起去道歉吗?按照李娜的做法,孩子什么时候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此外,《陪读妈妈》对妈妈们的牺牲也解读的过于片面化,对于“海外陪读妈妈”们,事业、交际与生活、夫妻感情、自己的精神力这四样东西往往是她们牺牲最多的,但《陪读妈妈》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在描绘夫妻感情分裂上,不仅给国内的爸爸们安排了“小三”,还给国外的妈妈们安排了“备胎”,诚然,陪读确实是夫妻感情的一大杀手,但一定要把陪读等同于家庭破裂,不免就有些失真了,干脆直接说我们国家离婚率上升就是“陪读”的锅得了。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而陪读妈妈们的交际与生活,几乎全是在上海陪读妈妈互助协会里,大家一起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八卦,顺便再来一场“会斗”——豪门贵妇大战女强人,“海外陪读妈妈”们的生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姿多彩、乐趣无穷?

“小三出轨”“我和我的女朋友一个爸”,这还是《陪读妈妈》吗?

“海外陪读妈妈”的特殊性就在“海外”两个字,相较于融入新环境更快的年轻人来说,许多“海外陪读妈妈”都会面对语言沟通不畅、交际圈狭窄以及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种种不适和心酸,但这些部分在《陪读妈妈》却完全看不到。

就现在播出的剧集而言,《陪读妈妈》和真正的现实剧相距甚远,希望后面剧情能争气点,别浪费了梅婷、许亚军、曾黎、邬君梅等一众戏骨的演技。

最后只想说,什么时候我们国产剧的剧情能对得起戏骨们的演技,今年的国产剧市场,还要多久才能给观众一部真正落地的好现实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