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預期升級外資機構看重哪些「中國機會」?

改革開放四十年間,由於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各國監管政策調整、金融機構經營效益波動等綜合因素影響,外資機構在華投資也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呈現出冷熱交替。而且,每一次的進入或退出、擴張或收縮,也都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目的。

那麼這一次,他們又是看重了哪些“中國機會”呢?

外資“大佬”星夜兼程

“與我2004年來時相比,這座城市煥然一新,彷彿再次繁榮,到處是充滿活力的樣子。”法盛投資CEO尚安·拉比(Jean Raby)上週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說,他到達北京後,一直在與各個領域的企業家、合作伙伴、同行見面。

開放預期升級外資機構看重哪些“中國機會”?

法盛投資是法國第二大資管機構,管理資金規模超過8300億歐元。他此行來中國的目的,正是希望通過與監管者及業界的交流,更清晰地確定法盛投資下一步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不過,他顯然不是動作最快的一個。自4月以來,大型外資銀行、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集團、基金管理人紛紛加快了佈局中國業務的步伐,彷彿生怕錯過了新一輪深化開放的機會。

5月下旬,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會主席Ralph Hamers(海默斯)來到北京,在與政府部門溝通,希望探索更多合作機會的同時,他已經將外資持股佔比放開納入考慮。

他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就透露,作為北京銀行的第一大股東,ING目前正在與北京銀行探索進一步合作,計劃成立一家合資銀行,聚焦數字銀行領域,未來也會考慮對北京銀行繼續增持。

另一位在華多地奔波的外資負責人是渣打集團首席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Winters)。“中國市場對於渣打銀行非常重要,展現了巨大的發展機會。渣打也持續地在中國市場投資,希望可以搭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順風車。”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10天輾轉5個城市,先後到訪了北京、成都、深圳、廣州和上海,行程十分密集。

與此同時,在中國探索進一步發展機會的還有高盛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蘇徳巍(David M.Solomon )。他接受了第一財經採訪,並表示已經看到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未來可以看到一個市場化的、開放的金融體系出現,而他希望可以再“快一點”。

除此之外,紐約商品交易所理事會主席威廉(WilliamPuepura)、野村控股亞洲執行董事長飯山俊康(ToshiyasuIiyama)也於本週在中國表示,隨著中國金融服務進一步對外開放,財富管理業務當中,對外資機構也會呈現更多機會。

事實上,最先知先覺的還是橋水基金掌門人瑞。達利奧(RayDalio)。6月29日,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註冊登記,而他本人早在2月就已經來到中國開展商業活動,並在北京舉辦了《瑞·達利奧:看中國、看市場、看投資》交流會。

不想再錯過增長蛋糕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持股放開、經濟增長、“一帶一路”,是外資機構談及中國機會時,最頻繁提到的三個關鍵詞。

在外資機構看來,放開對外資持股金融機構比例的限制,可以極大提升他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靈活性。但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背後的長期意義。如蘇徳巍所分析,當前中國高層的信號很明確,就是要繼續開放市場,為了激勵外資進入中國,可以預期會更加開放市場、開放金融系統、推動金融市場化改革。

以放開股比限制為契機,外資機構希望可以有更多機會參與中國經濟發展。據德銀中國總裁朱彤介紹,隨著細則逐步落地,外資銀行在境內可以投資金融機構、開展託管業務、諮詢服務業務等等,同時,還可以利用與母行集團的跨境優勢,把握境外發債、上市、併購、融資等業務機會。

開放預期升級外資機構看重哪些“中國機會”?

ING集團同樣對跨境金融寄予厚望。海默斯告訴記者,在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他看到了巨大發展機會。ING在2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分支機構,再加上持股的北京銀行的基礎設施,海默斯認為,企業在沿線國家、中國境內以及歐洲的投資和交易,都是ING具有相對優勢的業務範圍。

渣打集團對“一帶一路”的機會也十分重視。據溫拓思介紹,渣打集團在45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有業務網絡,並專門成立了“一帶一路”戰略執行委員會和工作小組,以整合集團資源。2017年一年內,渣打參與完成了與“一帶一路”相關的50個項目;去年底,渣打集團宣佈將在2020年底之前為“一帶一路”相關項目提供總值不少於20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除近幾年國家推出的開放新舉措之外,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率領先的國家,也是外資機構希望分享成長機會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當下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讓我們認真思考,下一步我們到底要如何參與中國的增長。”尚安表示,根據麥肯錫預測,中國未來7~10年間,居民儲蓄可能從4萬億美元增至15萬億美元。根據他的計算,依據經濟增長的經驗法則,如果中國GDP未來十年能保持每年5%~6%的增長,那麼乘以2,大概可以推算出需要管理的資產規模。而這,都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在他看來,雖然美國市場持續增長,歐洲市場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恢復,但最好的機會還是在中國,因為未來十年有可以預期的巨大增長規模。

中國人民大學-加拿大女王大學金融碩士2019年班級已開啟招生

開放預期升級外資機構看重哪些“中國機會”?

報名流程

提交以下申請材料→→預約參加視頻面試→→2-3周內告知申請結果

1.報名表

2.身份證正反面

3.最高學歷學位複印件各一份,學信網學籍信息備案表,有學位的需提供學位認證報告或大學成績單。

4.推薦信2份(推薦人手寫簽字)

5.個人履歷(請詳細列出您在每個單位中任職的詳細工作狀況,特別要強調金融、管理方面的經驗)

6.報名費1000元繳費憑證

報名諮詢:18910348059(張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