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纤夫的爱

上世纪九十年代,伊相杰和于文华的一首《纤夫的爱》红遍了大江南北。当时,无论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是五六岁的小孩子;无论是外向活泼的大姑娘还是娇羞的小媳妇,都会时不时哼唱出几句。歌曲本身更是跨越了社会层级限制,突破了品位的高低,实现了全民效应,上到政界高官,下到贩夫走卒,但凡会说话的,就都倾情传唱。我的二姨夫那时候在柞水县检察院担任检察长,平时看着十分严肃,但有一次我去他家的时候,正好就看见他躺在沙发上唱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

我当时也是传唱大军中的一份子。虽然我唱得滚瓜烂熟,但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妹妹坐在了船头,哥哥却要在岸上走,怎么就不一起坐船头或者一起在岸上走呢?

品味纤夫的爱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前几年看了一个叫《话说长江》的纪录片,才找到了答案:在巫峡腹地的巴东县,有一条长江的支流叫神农溪,其水流湍急,落差很大。因此,从神农溪逆流而上的客船和货船,要把人和物送到沿河的村镇,就必须依靠纤夫拉纤,才能保证船得以顺利上行。神农溪作为连通内外的唯一水路,运输量有增无减,为保证运输安全,就诞生了一个依靠拉纤谋生的纤夫群体。这些纤夫,常年在神农溪水急弯大的地方,用自己的肩膀托起一根根纤绳,以脚步为支撑,一步步承载着行船的重量,年复一年地见证着神农溪两岸的春秋变迁。他们代代相传,声声号子喊出了神农溪,也被长江的水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而他们由于常年在河边拉纤,加之峡谷中空气潮湿,汗水、雾气就常常让他们的衣服饱含潮气,影响身体健康,也制约着拉纤的力量,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就只有赤裸着身子,与大自然抗争着,从而造就了一个不穿衣服的纤夫群体,被称为裸体纤夫。他们共同赤裸着,熟知彼此的一切,也就有了共同的韧劲,每当船只到来,他们就挂上纤绳、喊着号子勇往直前,那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他们负重前行的终点,每走一步,终点就更近了一点。

品味纤夫的爱

据说,那首《纤夫的爱》创作源泉就来自于这神农溪上的纤夫,但并没有具体介绍创作契机和渊源。不过,通过记录片,我了解到:因为赤裸的原因,每当客船上有女乘客的时候,他们彼此就都尽量回避着一些敏感的东西,心照不宣地维护着一种道德礼教。而结合了《纤夫的爱》这首歌的内容,去品读这首歌,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在裸体纤夫与乘客之间,总会有一些保持着恋人关系的纤夫和女乘客,那个时候,他们一边不能突破传统的道德观念,但一边又忍不住想多看对方一眼,两情脉脉,只有让那滚滚河水,传递着内心涌动着的爱意。我想,这应该是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下,一种十分有意思的恋爱方式了——默默无语、若即若离、平静的背后是潮水般的心绪。小伙子们赤裸着身体,为心爱的姑娘拉着纤绳,用坚实的力量体现着似水的柔情;姑娘坐在船上,想看着那个为他付出的小伙,但又不能看,只有红着脸,看山、看水,或者在水里探寻着他的倒影。联系他们的那一根纤绳,就好比他们在心底默默牵起的手,恩恩爱爱,都在那纤绳上荡悠悠。

品味纤夫的爱

这样看来,那歌中的哥哥确实是没法陪妹妹一起坐在船头了,因为如果没有他的力量去支撑和保护,妹妹就无法稳坐船头,他必须一步一叩首,汗水洒一路,为了心爱的姑娘,为了他们所期待的幸福。这是一种逆水行舟般的爱,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让人感动的。那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真挚和淳朴,无不都增加着这一份爱的厚重,而那些一路洒下的汗水,也最终将开出一路繁花。

裸体纤夫用前进的力量,收获了自己逆水行舟爱情之后的幸福,神农溪畔的每一寸土地同时也收获了日复一日的发展变化。在神农溪上游有一个镇子,叫沿渡河。2011年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关系曾经从那里路过了几次,吃过几次饭。镇子错落有致地布局在神农溪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呈现着一片繁荣的景象,就如同一颗明珠在三峡腹地的神农溪畔熠熠生辉。而现在看来,这颗明珠的璀璨,正是由曾经那些裸体纤夫一步一步地辛苦拉出来的,当年那一根根纤绳陷进他们肩膀里的深度,都化作了这颗明珠发展的高度。

如今,虽然机械动力替代了纤夫,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完全可以穿着干爽的衣服去经商、工作、学习,很多事情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变化,但他们曾经对于生活和爱情所付出的超乎常人力量,总会使人感叹许久。(作者简介:刘健,1986年11月出生于陕西镇安,喜好文学,热爱写作,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中交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