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

Avrola™


大家都知道魏忠贤是一个大贪官大奸臣,各种文学影视作品中,魏忠贤也是一个大反派人物。他本是个市井无赖,成天和混混们混迹于街头巷尾。按理说,这样的人,不会有太大出息。可中年的时候他自己把自己阉割后入宫,靠着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从一个守门太监,慢慢成为了可以左右朝政,控制内个的权臣,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利用手中大权,杀戮忠良,结党营私,祸国殃民无恶不作。可为何又有人说假如魏忠贤不死,大明朝就不会灭呢?

从魏忠贤能自己把自己阉割掉,就能知道这哥们绝对是一个狠人,对自己都能如此狠,对他人能善待得了?虽然说魏忠贤贪婪成性,但也不至于说罪大恶极,因为这哥们也确实是有能耐的,甚至可以说功大于过。毕竟在任期间,他为百姓也做了不少的事情。河南等地区发旱灾,他积极展开赈灾措施,免除赋税,筹钱修缮水利。辽东明军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军需用度却从未缺过,并且每次都能提供足够的军需让辽军恢复实力。战事上虽然落败,但是事实上大明还是在压着后金,主动权仍然在大明手里。客观来讲,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局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他的这份能力和魄力,还是值得肯定和认同的。

明末各地农民纷纷造反,按下一头,另一头又起来,让崇祯苦不堪言,说明朝亡于流寇,是有一定道理的。魏忠贤当权的时候,有记载的民变只有一次。到了崇祯的时候,各地民变四起,李自成,张献忠等,就是在这个时候起来的。朱由校喜好木工,国家大事基本不过问,正为魏忠贤的“出道”提供 了机会。他虽然贪,但还是有办事能力的。到了崇祯上任的时候,就变了。按理说一个不管事的领导用一个会管事的人来管事,管的还可以,那换一个能管事的领导来领导一个会管事的人,应该更加好才对。崇祯是一个很敬业的皇帝,但是他用人方法不对,没有用对地方。

朱由校时期,国库就已经没钱了。魏忠贤实行了一个好政策,那就是收取工商税。一来自己可以贪污一点,二来可以让国库充实起来,那个时候边境的满人已经开始闹腾起来了,没有钱,没有军饷,军队哪里有心情打仗?

结果崇祯上来后没多久就把魏忠贤给弄死了,魏忠贤权利太大,一手遮天,对自己有威胁,站在崇祯的角度上看,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问题是皇帝也不是神仙,他也是需要人来为他办事的,魏忠贤死了,靠谁呢?这时候另一波人起来了,那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代表的东林党。当时的江南是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东林党人为了自己人的利益,一上来,就让崇祯把工商税,还有矿税给停了。

我们算一笔账:朱由校时期,江南当时,仅凭茶税,国库每年就有二十多万辆的收入,结果到了崇祯,江南盐茶税加起来一年竟然只收了12万两。既然国库烧了这么大的一笔收入来源,军队打仗要花钱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就算在了农民身上。你说农民看天吃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赚几个钱?那些有钱的大老板们不花钱,却让这些庄稼汉掏钱。当时北方连年灾害,朝廷却还在不停增加辽饷,农民苦不堪言,江南财团却不上税。

后来在东林党人的折腾下,取消了全国各地的驿馆,这下,可真为朝廷节省了不少钱,结果也让很多人失了业,这其中就有一个本来安安分分送快递的哥们,他叫李自成。

在历史的记载中,东林党人个个是非常清廉,极具正义感的存在。朝廷没有钱打仗,让他们捐钱,一个个哭穷。但是当满清入关之后,在查抄那些东林党人的家时,几乎个个都是家财万贯。而魏忠贤在任之时,东林党被他压的死死的,征收工商税变相缓解了农民的压力,却动了东林党人的利益。所以说朱由校一死崇祯一上,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配合着崇祯干掉了魏忠贤。众所周知,魏忠贤尽管权倾朝野,但他还是依附皇帝的。明朝灭亡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非理性的恶意党争。魏忠贤是一个家奴,所以尽管他野心很大,但他要讨好崇祯以确保自己的权利,做事就要尽可能地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能做到黄泉和文官权利的平衡,他一死,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对文官是非常敬重的,他们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插手,能制约他们的只有阉党。当阉党消失以后,只剩下东林党这一个派别,就开始从内部腐烂了。

魏忠贤死了17年之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夕,崇祯下密旨把魏忠贤的遗骸厚葬于碧云寺,看得出来,他有些后悔杀掉了魏忠贤,但是已经太晚了。


撒野的孩子


魏忠贤是一条恶犬,但是他可以看家护院

东林党人是一只乖巧的小猫,但却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悄悄的离开

政治军事制度的千疮百孔,让明朝这艘大船千疮百孔,修补已经无济于事了,最多是趁着船没沉的时候,号召所有船工奋力划桨前行方可苟延残喘

而魏忠贤,则恰巧扮演了这样一个霸道监工的角色


快刀斩乱麻之后,崇祯后悔了吗?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在明朝即将灭亡前夕,已经因国事操劳而过早衰老的的崇祯,看着镜子中憔悴的自己,询问身边的太监,意思是哥都干成这样了,为何国家还是这样?

小太监哭哭啼啼的说到,如果魏公公还在的话,不会这样的!崇祯听罢默然无语,随后下令厚葬死去多年的魏忠贤

这件事,不论是否可信,我们倒可以考虑一下,魏忠贤是否有这么大的作用?还是说,因为杀掉魏忠贤,导致出现了更大的问题

时间回溯到十几年前,刚刚继位的崇祯,干掉了权倾天下的九千岁,将阉党一网打尽,几乎杀光了所有阉党的核心人物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留下的东林党就是忠臣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后来的表现情况,我们也看的出来,东林党就是一帮嘴炮MAX,除了满嘴大道理以外,啥都不会啥也不干

结果就是,崇祯年间换过多任首辅,却没有一个拿上台面的,诸如温体仁、周延儒之流都可以称得上是秦桧式的人物,更有甚者,如曾深得崇祯喜爱的首辅魏藻德,在北京城破之后,二话不说就投了闯王

更别说其他的大臣了,比如在国难之时一毛不拔的大学士陈寅,面对刘宗敏,分分钟从家里就掏出了四万两现银!

这帮满口仁义道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士大夫,投降时的谄媚之态,真是令人作呕

所以,临死之际喊出诸臣误我的崇祯,应该是真后悔了!

天灾人祸下的大明,崇祯为何续不上这口气!

明朝并非是亡于后金之手,而是亡于民变。接连大旱导致西北地区民怨沸腾,因为大家要活命啊,如果有饭吃有酒喝,谁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呢?但崇祯没办法,因为没钱!

是的,崇祯年间国库空虚,给辽东抵御后金的军饷都拿不出来,何谈赈济灾民。于是,崇祯以身作则,吃穿跟乞丐没什么两样。据传,崇祯走路很慢,不是因为闲的,而是说他的衣服很破,除了外面一层,里面都打了补丁,包括自己的妃子老婆们,也不能化妆买衣服,要省钱!

但是,他对国家大事却很重视,绝非是道光作秀一样,只是表面节俭,崇祯给钱可真的都是从自己的费用里省出来的,而且真金白银说给就给,从不打白条

当初袁崇焕要军饷,穷的叮当响的崇祯毫不含糊的就给了20万两!所以有人说明朝灭亡时还有大量库银基本可以说是假的,但是大臣们是真的有钱啊!可是他们却务必抠门

穷的叮当响的崇祯,向众臣募集资金救国,结果捐款最多的竟然是太监。而诸如他岳父周奎这样的巨富,也只是将自己女儿给的钱拿出来作了作秀,还打了折扣!(自己扣下一半多)

这就是明末灭亡的原因,最大的

崇祯没想到,杀了一个奸诈但真性情的魏忠贤,却来了一堆奸诈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更为老奸巨猾的一群人

人妖九千岁,为何能挽救大明?

魏忠贤当权期间,可谓是明朝党争最弱的时候,因为天下之官皆阉党,五彪五虎、十狗十孩儿等左膀右臂全部围绕在魏忠贤的周围

而且,老魏真的是干实事的人,固然迫害了忠良如杨涟、左光斗等忠臣,但他却歪打正着的完成了一件大事——权力制衡,在魏忠贤当权的时代,士大夫阶层及富商阶层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魏忠贤大力打压官商阶级,却对老百姓不错,那些富商巨贾、文臣大夫们面对魏忠贤的压榨无计可施,只能乖乖交钱,交权。这也就导致了天启年间的税收是相当不错的,如果持续下去到了崇祯年间,想必不会出现国库空虚,无钱赈灾的情景。那么西北民变是否存在也未可知

除了对政治格局的改变,魏忠贤还对明朝以文制武的弊端进行了修正,武将在外不再受朝中文臣制衡,以往武将在外带兵,说不定哪天就给人陷害了,不是抄家就是砍头。甚至说打了败仗或许不会死,而打了胜仗很有可能就给人抢功灭口

而在魏公公这里,事情就比较简单了。给钱!给足了钱,你在外打仗没人敢动你!有了功劳是我魏忠贤的,当然了也不会亏待你!

然而魏公公倒台了,随后阉党一扫而,明朝变成了这样

士大夫阶层重新崛起,加强了对百姓的压榨,但是税收不增反减。武将在外受朝中文官制裁,如后期的卢象升、孙传庭等猛人,全部死的冤枉

可以这么说,魏忠贤的倒台,标志着明朝权力自此彻底失衡

有人会说,魏忠贤没那么大的本事,崇祯说收拾他就收拾他了!

但是,我们应当考虑一点,在魏忠贤掌权期间,为何那些仁人志士都不曾异动,甚至说在崇祯有意要动魏忠贤之时,也少有人回应

但在魏忠贤表示告老还乡之后,才有了大规模的倒戈

因为在放下权力的前夕,魏忠贤依然有翻云覆雨的本事,无论朝中阉党还是边关武将,魏忠贤是一呼百应般的存在

只是,伴随着崇祯的后悔和自缢景山,一切都结束了

因为历史不可以重来,也无法再重演。魏忠贤未必可以延续大明国祚的水平,但在他立下的政治格局下,应该能达到支撑一段时间的水平

崇祯杀掉的是一只忠心耿耿的恶犬,留下的是一群见异思迁、奸诈自私的乖猫!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因为瞎扯。我就从财政角度谈下魏忠贤时代吧,即《

魏忠贤主政时期,明朝财政到底有多弱》。


要点

万历三大征没让财政枯竭,朝廷在魏忠贤主政前夕的家底,比较丰厚。

魏忠贤主政之后,辽东缺饷是常态,因为士兵工资照发,故局势较稳。

魏公公征税能力被严重夸大,向富商征收商税更是病急乱投医。

崇祯初,“众正盈朝”,稳住了魏忠贤主政以来濒临崩溃的财政。

相比阉党,东林党人的确问题也不少,但把明朝垮台归因于魏忠贤的政策没能为后者贯彻,既想当然又荒谬。

名词

边饷 负责沿边n镇的军费年例银,每年开支300多万两。

新饷 辽事兴起后,负责辽东及周边防御支出,每年开支400-700万白银不等。


魏忠贤主政之前的家底

要了解魏忠贤主政时期(天启四年—天启七年)辽东及其他边军的军饷情况,不妨先了解其主政前夕明廷的财政情况。

记录这一时期财政状况,有四种史料很重要,分别是《明神宗实录》(万历朝历史)、《明熹宗实录》(天启朝历史)、《三朝辽事实录》以及《度支奏议》,其均属档案资料汇编,各色财政数据多能相互印证,其中《三朝辽事实录》的作者是王在晋,《度支奏议》的作者是毕自严,二者均有丰富的军政经验。上述史料都比较可靠,本文的诸多财政数据,均来源于此。

天启朝初年的财政储蓄,自然继承自前朝,尤其是万历一朝,在这一时期,财政还是比较充盈的。即便是经过前朝“万历三大征”的折腾,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不大。

▲万历三大征之“壬辰倭乱”。图为朝明联军的一次攻城战。

据学者刘利平的研究①,以及《三朝辽事实录》、《明神宗实录》等文献的记载,三大征花费的白银总共在1000万两上下。从1591到1600年,三大征前后耗时十年,平均下来每年耗费100多万两,并不算一个特别大的数目,和宫里每年收上来的黄蜡、白米、瓷器、毛皮价值(卢象升认最少有200万两②、黄仁宇估算为400-500万两③)相比,不值一提。

所以,“万历三大征”并没有将明朝的国库耗尽,银子还是有,万历留下的内库就至少有700万两。但在万历四十六年春,明清战争开始之后,更多银子被作为军饷投入到辽东前线。第二年春,明廷出兵10万攻打后金,耗费500-600万两;开原丢失后,先后有18万明军出山海关;沈阳辽阳丢失后,先后有15万左右明军出关。大兵需要大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到天启元年的三年间,明廷发给辽东军费2018万两白银④,当时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还制定了耗时八个月,用兵十八万,需饷2160万的战略计划。⑤

户部出的军费耗掉2000多万两银子,这其中还不包括皇帝拿出的近千万两银子,而且兵部、工部的小金库也支出不少。而这时期的国库(户部)收上来“辽饷”不到1500万两。

不足的银子哪来的?显然是前期所积累下来的,万历朝以来的老底,能支撑起辽饷的花费,三年能拿出近三千多万两白银,九边也并不欠饷,足以说明魏忠贤主政前夕,明朝的家底还算丰厚。


魏忠贤主政之后的军饷

但是到了魏忠贤主政时期,包括辽东在内的边饷就捉襟见肘。

天启二年,明军在广宁大败于后金,自此,明军基本不再大规模进取,采取守势,且筑且屯,步步蚕食。之所以如此,因为:1、军饷不再像过去那么充足;2、野战能力、军队信心大损。万历四十六年春以来的那些战役,花掉三千多万两军饷,真的伤到朝廷财政的筋骨了。

▲明朝九边图。

然而尽管如此,魏忠贤主政之前的军饷,还是不缺。据学者林美玲统计,天启三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尤能支出347万两白银⑥,辽饷支出628万两白银⑦,天启四年,魏忠贤主政之后,辽饷等边饷数额急转直下,天启五年、六年、七年,辽东之外的边饷分别是298余万、104余万、146余万两白银⑧,而天启四年,朝廷发给辽东的军饷是499余万两(缺额127余万两),天启六、七年,这部分缺额高达几百万两,欠饷应该是常态。

因此,说魏忠贤主政时期的辽饷充足,显然不合史实。可为什么辽东士兵没有兵变呢?因为魏公公在辽饷不够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士兵的工资,而用于军队的其它耗费,基本不管,而且基本无视其他边镇的军饷需求。

辽东局势较为平稳,乃是他本人对辽东情有独钟,但这牺牲了其它边镇士兵的利益,因为缺饷,战斗力严重下降,让西迁的蒙古林丹汗随随便便就抢了大同(崇祯初有“虏与夷并重”的说法),陕西三边不少士兵加入“流寇”,内忧更忧。

魏公公主政时期留下的遗产,是大明王朝咽下的一颗毒果。


被严重夸大的征税能力

《为什么杀了魏忠贤不久,大明朝就垮了?》还称,魏忠贤主政时期征收了大量商税、海税,保证了辽东军饷的供应,这一观点同样是想当然,毫无根据。

和田赋、盐课等正项相比,晚明朝廷所征的商税、海税属于杂项,包括“内地关税”、“地方商税”、“番舶抽分”、“房地契税”、“竹木抽分”、“矿银”、“渔课”等,事实上,商税和关税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两(崇祯时期的关税、商税反倒高于魏忠贤主政时期)对于动辄几百万两的军费消耗,这点税如同杯水车薪。

况且,爆款文也想当然地高估了魏忠贤主政时期朝廷的收税能力,据《度支奏议》记载,天启六、七年到崇祯元年六月的两年半时间内,朝廷有489万余两白银的旧饷没收上来,而专用于辽东边防的“新饷”,则有328万余两白银的税被欠着。

这么多税没征收上来,朝廷还指望怎么发钱?天启五、六、七年完全撑不住。财政外解不到,内库空虚,欠饷成为常态,边饷数额迅速下降,辽饷只能靠搜刮杂项、挪东挪西维持。所谓魏公公重视商业税,其实是病急乱投医,其征税能力被爆款文严重夸大。


崇祯初稳住了崩溃的财政

爆款文的结论是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上台搞乱了明朝财政,朝廷缺饷,但事实恰好相反。

崇祯上台后,接过了魏忠贤主政的烂摊子:八百多万两没征收上来的新、旧(边)饷银。财政空虚,三年内边饷发了不到额定的一半,专用辽东防务的新饷也开始欠着,于是只能坐等兵变与被打。崇祯元年,蓟州兵变、宁远兵变,蒙古林丹汗寇大同⑨,财政危机引发军事危机,朝廷急需整顿。

崇祯元年八月,毕自严到北京任户部尚书(他的弟弟就死在上个月的宁远兵变中),经过一番调研,认为财政危机的症结在于“一没储蓄,二多开支,三外解不到”,他和皇帝几番讨论后,最终确立“清冒裁弱,缩兵旧饷”的方略。各边尽量节约,内地加紧催征。

据曾美芳⑩博士的研究以及《度支奏议》的记载,经过努力,崇祯元年、二年、三年辽饷基本得到保障;边饷发放额已完成百分之九十⑪,基本上扭转了魏忠贤时期接近崩溃的财政,勉力维持了收支平衡,让大明可以多坚持几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所谓东林党人恶化了魏忠贤主政时期的财政,纯属无稽之谈。


余话

综上,本文的结论是:晚明财政家底不错,万历三大征的消耗并未如后世想象的那样大,明清战争中的萨尔浒战役到广宁战役,几乎耗尽国家积累,之后就是勉力维持,魏公公主政把财政折腾得更差了,留下一堆问题;崇祯初,毕自严的上下整顿为明朝续命,崇祯帝最后能走多远,端赖历史进程。与阉党相比,东林党人鱼龙混杂,其行为的确问题不少,但把明朝垮台归因于魏忠贤的政策没能为东林党人、崇祯帝贯彻,则既想当然又荒谬。


注释


①刘利平:《明代“播州之役”军费考》、《三朝辽事实录》,卷3,数字为2387000两。关于这些数字的出入,在于每个人的统计标准有区别,这里不做叙述。

②卢象升:《卢象升奏牍》,卷4。

③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74页。④《明熹宗实录》,天启元年正月乙亥条。

⑤熊廷弼:《杨嗣昌集▪敬陈战守大略疏》。

⑥林美玲:《晚明辽饷研究》,18页

⑦林美玲:《晚明辽饷研究》,33页

⑧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3。

⑨李华彦:《崇祯朝蓟辽兵变与饷税重整》,博士论文。

⑩曾美芳:《晚明戶部的戰時財政運作──以己巳之變為中心》,博士论文。

⑪毕自严:《度支奏议》,边饷卷7

这是我发在腾讯文化“彰考局”上的一篇文章。这里分享一下。


一枚明粉


魏忠贤,这个被丑化了几百年的脸谱式的人物。

愚以为,被丑化,主要是魏公公得罪了拿着笔杆子的东林党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坚持不懈的特书大书,终于成功洗脑了处世未深的崇祯,在特定的时候,笔墨远比刀剑更加锋利!崇祯一道圣旨,历数了魏忠贤数道罪状,处死了大明的最后的顶梁柱,这一天东林党high到了顶点,但是十七年后,

在北京城外炮火隆隆的崇祯17年三月份的某天,崇祯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江山是亲手断送在了自己手里,17年前的蝴蝶效应余波如此巨大,他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老哥天启帝死前的那句话“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真正意义。

崇祯亲手打倒的魏忠贤是忠于皇室的,是忠于老朱家的,但他身为皇帝,不能认错,但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愧疚。崇祯亲自安排人手找到了魏忠贤的遗体,葬在了京西碧云寺,这个行为相当于为魏公公平反了。

崇祯在上吊前,深深的明白了,谁是大明的吸血鬼,谁是大明皇室的忠实家犬。

魏公公在天启执政间,为什么代表农民阶级的李自成没有反叛,就是因为魏忠贤出身农门,深深明白农民的不易,搞的一些政策还是有倾斜的,比如在大旱大涝的灾年,都能够免除受灾群众的徭役赋税,还给筹钱赈灾,安顿民心,让老百姓至少能活下去,魏忠贤的政策偏向于像江南等富庶区域进行重税,比如战争状态的时候加征贸易税,商业税,开采矿产税,盐税来筹集军饷资金,使得虽然大明在天启帝就进行的打击叛乱战争没缺过钱,后院几乎也没有着过火,但是唯一树敌的便是代表江南富户的大地主的东林党的利益,他们出身都是这些家族,自然对魏忠贤的政策严重不满!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就喷谁,管他什么国家利益,这个准则是万古不变的。

有时候,满嘴仁义道德的知识分子远不如一个阉人在大事上更有深明大义和远见。

事后崇祯认识到,那些叫嚣的比谁都欢的东林党大臣和王公们,遇到事儿了,个个都哭穷喊冤。血淋淋的打脸事件便是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那些在朝堂上死活叫嚣拿不出钱的王室贵族,王公大臣们,被小李一通暴打,结果大家都清楚,比如只愿意出一万的国丈,足足搜出了几百万两之巨,他们都是大明的蛀虫,喂不饱的貔貅。

他们借刀杀人,利用崇祯把他们的克星魏忠贤弄死后,愉快开心的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至于后期加派辽饷,管我p事。找农民要去,结果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活活的把崇祯坑死了。

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吊的崇祯耳边终于响起了太监曹化淳那句忠言。

“忠贤若在,事必不至此”!!!


老猪的碎碎念


“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还是有其道理的!

首先,无论明粉还是普通人都承认明朝已经具备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明朝的主要财政收入必然要来源于工商业。魏忠贤当政时,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明朝才可以不仅抵御住后金的进攻,甚至可以压制后金。而这可都是在发生完万历三大征以后,明朝国库的长年积累被消耗殆尽以后完成的。而后来崇祯皇帝上台以后,倒魏行动的支持者东林党,表面上的理由是魏忠贤篡国谋逆,实际上就是改变他们在东南沿海产业被征税的局面,后来魏忠贤被打倒以后,果然东林党开始废除和他们利益相关的东南沿海的工商业税收。转而向农民征收重税。吴思先生在其著作《潜规则》里面形象的描述了,明朝崇祯年间的一个困境,由于要打击后金,必须向农民征收重税,加上当时天灾不断,很多农民不堪重负,甚至卖儿卖女,只好造反。而造反的农民越多,政府就需要向农民征收更多的税收,以便抵御后金和剿灭农民起义军。最后竟然向农民征收其土地毛产出的十倍的税收,因而大量农民只好离开土地变成流民。最终明朝政府在面对后金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双面夹击下,自然节节败退,最终忘于李自成起义军也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其次,与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东林党人相比,魏忠贤更能识人用人。比如袁崇焕,虽然魏忠贤要求他对其谄媚,甚至为其修生祠。但是,魏对袁有绝对控制力。才是袁能够炮轰努尔哈赤,诱发了其最终的死亡,大大延缓了后金的崛起。而崇祯皇帝和东林党人,不仅不能完全控制朝政,而其互相猜忌。崇祯皇帝认为东林党人不能尽心尽力,东林党人认为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太过急躁。最终,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东林党出于猜忌心,也鼓动京城民众,使得袁崇焕不仅被处死,而且肉都被京城民众吃掉。直接导致了袁崇焕部将祖大寿投敌,后期明军统帅洪承筹投敌,也说明其与袁相比不仅不了解辽东,也不能统帅诸将!而无论李自成攻入北京,还是多尔衮攻入北京。这些东林党人都恬不知耻的投敌,没有一个人殉国。仅仅由于李自成对他们拷掠太甚,他们就甘愿叩拜多尔衮为亲爹。这一切,虽然是发生在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后,但是他在死前已经心如明镜。其直接例子就是:崇祯皇帝在李自成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还是下令厚葬魏忠贤。

总之,魏忠贤不死,明朝就有抵御后金进攻的物质保障;同时魏忠贤识人用人能力极强,从而可以使明朝可以有压制后金的智力储备!明朝绝不会屈辱的败于只有几十万人口的后金!


地震博士


这是个很奇怪的论点,在前十年,我们还是年轻人的时候,我们认为有错全是奸臣的,跟皇上没关系,跟忠臣没关系,收重税,外敌入侵,全是奸臣干的。

现在想想真的吗?

大明那时候真的是烂透了,从文臣到武将,基本上现在欣赏的或者说被“封神”的都是有那么一两个闪光点的人。但在那个时代下,仅此而已。

明朝灭亡的问题有很多,但最最最主要是封建王朝的落后制度,只能让它走这么远。谁都是压死骆驼的稻草,你要问谁是最重的那一根。

崇祯、皇太极、魏忠贤、东林党、李自成说谁都行。


三天打娱


这种说法来自于何处?不得而知,可能网络上某个帖子。按照传统史书记载,大阉魏忠贤始终站在正义的对立面,上了戏剧舞台,注定是个大白脸。当然修著史书是士大夫阶级的特权,魏忠贤作为政治上的敌人,被挂在历史耻辱柱上没什么稀奇的。在士大夫们的眼里,宦官干政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决定的。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魏忠贤真的有史书上写的那么坏吗?这个说法值得商讨。

大明王朝到了天启年间,百病丛生,传统政治精英士大夫阶级已集体堕落,他们不关心如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而专注于党争。明朝的党和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不一样,他们是朋党,以利益为中心集合在一起,其中以“道德”大旗为号召的东林党势力最盛。东林党认为大明王朝所有危机是道德沦丧导致的,唯一改变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集合志同道合的君子,击溃其他反对派,自己主政,实现满朝君子的梦想,这个国家就得救了。

从理论上来看,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君子是不会作恶的。可你怎么保证东林党全是君子?楚党、浙党就全是小人?东林党攻击其他人的手段也是见不得光的,“红丸案”“廷击案”“移宫案”每一个他们参与过的政治案件,迷雾重重,到现在我们都搞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魏忠贤主政后,他的党徒立刻编撰了《三朝要典》和《东林点将录》两本书来攻击东林党,历数东林党所策划过的政治事件。如果东林党真的一身正气,怎么会给政敌留下这么多把柄?

更何况“小人”和“君子”之别,就是可以讨论的。
“小人”有才无德,处理具体事务头头是道,但个人操守不行;“君子”有才有德,即能干又高尚,这种人多吗?肯定凤毛麟角。“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是功名忘不了”,人都是有欲望的。东林党更多是一群有德无才的庸人,干起事来不行,讲起道德文章来头头是道。在处理具体政务上,他们扮演更多是绊脚石的角色。

大明天启年间最大危机是什么?财政危机。每个封建王朝到了末期,财政都是一团糟,土地兼并所形成的利益集团在地方上跟中央对着干,利用官员特权不纳税。比如官声不错的徐阶,把大奸臣严嵩干倒,赢得一片赞誉,而在南京,他拥有上万亩的土地,逃税漏税,任凭自己家人横行不法,鱼肉当地百姓。这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魏忠贤主政期间,抓住了财政命门,对地方上利益集团进行打击,逼他们纳税,并且开征工商税,朝廷财政大为好转。这才有钱给边关军用,守住国门,哪里发生灾害了,才有粮赈灾,维持住艰难的国事。

不管魏忠贤打击东林党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客观上缓解了朝政危局。从此也和士大夫阶级结下了仇,以至于在后世史书上成了大白脸。

当然,写下这条问答不是为了给魏忠贤翻案,只是提醒大家要从更立体的角度看待明末社会状况。社会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人不能被一刀切为“君子”和“小人”,传统史书的道德价值体系是可以商讨的。


历史风云录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四日,眼见大明王朝大势已去,面对这样的变故。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发出了“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这时候,崇祯皇帝才最终领会了皇兄临死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正是崇祯皇帝煤山上吊前5天的这个感悟,后世才有了关于“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争论。那么作为一个太监的魏忠贤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够保证大明不会灭亡呢?

大奸之臣亦是大忠之臣

关于魏忠贤的评价,多是偏向于负面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魏忠贤对于权力的渴望,为了争夺权力联合客夫人祸乱后宫,然后排除异己把持朝政将政敌一一扳倒,最终引发了与东林党的党争。正是这一系列党争,一点一点地耗费了大明王朝的国力。所以说在很多史学家眼里,魏忠贤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大奸之臣。然而记载这段历史的大部分是被魏忠贤排挤的文官集团,所以出于政敌的身份,关于魏忠贤的记载在现在看来可能过于偏激、主观。从现在的角度,客观的说魏忠贤确实是一个大奸之臣,但是我们也要看待他把持朝政期间的一些政绩,正是因为他的这些政绩,才使得大明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从天启帝的角度而言,魏忠贤就是一个大忠臣。

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一向被认为是任人唯亲的魏忠贤,却一反常态的坚守原则。明末皇太极率兵攻打锦州,作为魏忠贤的亲信袁崇焕下令不救援锦州。后来袁崇焕手下满桂公然违令出兵救援锦州,最终与坚守锦州的赵率教一同击退皇太极,并取得宁锦大捷。事后魏忠贤论功行赏了满桂、赵率教,处理了一直以来对他百般奉承的袁崇焕的怯敌避战之罪。此外魏忠贤把持朝政之后,接连任用了兵部尚书赵南星、孙承宗及兵部左侍郎袁可立等,虽然这些人骨子里都是不服自己与自己作对,但是这些人都是能臣、直臣。正是在这些能臣、直臣的统领之下,明朝与后金的边境局势才能相对平稳。在边境将领的任免奖惩上至少说明魏忠贤也有爱国之心,这样一个奸臣至少还是一名效忠皇帝、民族的忠臣。

自断财路的崇祯帝

魏忠贤主政期间,对天启帝最大的一个帮助就是制定合理的财政税收,保证了大明王朝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营。崇祯帝一上台就诛杀魏忠贤,并废除了魏忠贤主政期间这财政税收政策,最终导致国库空虚,赈灾无粮,军队无饷,农民起义爆发,镇压军队平叛不积极。如果是魏忠贤不死的话,至少崇祯皇帝不会面临国库空虚这样的窘境。另外魏忠贤在一些关于老百姓受灾和辽东战局的是还是比较上心的。为了给辽东将士们提供兵器马匹等物品,魏忠贤以个人的名义捐献了大量财物。两浙受灾时,魏忠贤主张,免除为皇家输送物品的专营户向内库交纳的孝敬费用。征用物品入库,须交纳小费,以便验收合格,这是明朝管库太监创制的恶例。废除这个恶例,魏公公也算多了一件德政。魏忠贤这个人,虽然渴望权力但是他还是有一定的理财能力,面对大是大非的时候还是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的。

看完朋友,记得随手关注苏子哦~每天都有精彩有趣的内容等着你~~~


苏子侃历史


现在很多蠢货因为一些只言片语或者旁枝末节就随便要给古人翻案,在我看来无非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明亡,非个人之失,而是从立国开始就埋下的祸根。朱元璋打小就恨当官的,而当官的成分是什么?读书人,学孔孟之道的。他一辈子就琢磨怎么给当官的戴枷锁,所以说在立国的时候,就给读书人埋下了恨。后来朱棣靖难之变,成功后大杀朱允文手下的官员,以方孝孺为首的被灭十族,方孝孺奈当代大儒,孔孟之道最讲礼法,你丫造反还了得?所以又大大得罪了文人,之后的明朝皇帝,不乏荒唐和离经叛道之辈,所以皇帝天天琢磨着怎么收拾这些文人,官员天天琢磨着怎么管着点皇帝,在这个基础上,明朝内斗了几百年,从锦衣卫,乃至东厂西厂,作用就是为了收拾官员。可以这么说,到最后官员对帝王的忠诚已经没有了,多数就是为了光大门楣闹个前程,即使没有魏忠贤,也会有马忠贤,刘忠贤,所以明亡不亡跟魏忠贤没什么关系,是几百年皇帝和大臣的矛盾积累的结果,加上崇祯多猜忌,官员伴君如伴虎的心思更甚,所有人都在混日子,看1942了吗?为何有很多河南百姓甚至帮日本人?是蒋介石失尽了民心,你能说这些老百姓是汉奸吗?恐怕也有一丝值得同情吧?

终上所述,明亡于帝王,你是国家一把手出事了你不是第一责任人你找谁?至于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商以财养士是顺应了历史,如果不是魏忠贤打压没准中国能早早的崛起呢,社会不该发展吗?封建社会不该倒台吗?中国就必须是农耕社会吗?不尽然吧!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朱元璋不让加税,导致帝王剑走偏锋找一些权臣变相剥削老百姓,最后权臣太监一宰以平民怨,可你能正经搞政府行为你不搞,非得折腾,国家一直在折腾,导致财政一直吃劲,有人朱棣时候有钱,还能下西洋呢。吃了元朝大肆搜刮九十来年的老本,战后国家人口少,能没钱吗?还有人说张居正时有钱,真有钱吗?你给我扩充三个三大营我看看,你给我往北打归拢归拢蒙古我看看,养不起军队啥都是狗P,还是没钱,最多是补点饥荒。所以没钱是主因,说到钱,延伸问题又来了,为啥要锁国啊?锁国有锁国的好处,弊端就是你没地方搞贸易和税收。大家知道中国当时的瓷器丝绸和茶叶风靡世界,但印度才是那时这几个最大的受益国,你说这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下了七次西洋,净为人民服务了,正经事等于一件没做。还有臃肿的编制,养了那么多官员,干事的就内阁那几个人,赶上遇到几个混蛋内阁不干事的,朝政几十年几十年的荒废。还有朱姓皇亲,朱元璋当年想的挺好,不给老百姓添麻烦,一律国家养,但这也充分说明朱元璋没文化,到了崇祯年间有十几万张嘴向你要饭,谁养得起?还有部队的编制极其不合理,远的咱不说,就说末期,朵颜三卫的经验为啥不推广?蒙古既然灭不了为何不先拉拢?流寇你灭不了为啥不封王?封了王他们自己就打起来了,人家鞑子都能封个三番,地位稳了才收拾,你为啥想不到?整天瞎琢磨一天变个样,国家不亡才怪。

所以,别给那混蛋魏忠贤洗白,古人记载的历史一定也有误,但在没有更早的文献证据,我还是选择信古人,这也是研究历史的原则,毕竟人家比你早个几百年,人家假,你就真了?


只叹琉璃火难舍未央天




因为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是皇权专制社会,这种社会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国家是属于皇帝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换言之,皇帝就是帝国的董事长,并且是独家持股的。

国家是皇帝一个人的,那就是说皇帝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是败家败的也是自己的家,和其它人没关系,其它人根本管不着。

在这样的前提下,就产生了一个奇特现象,就是皇帝不会犯错,就算皇帝犯错了,那也是大臣们的错。因此有句话说的好:皇帝们知错改错不认错。



前边讲了这些话,就是想说明一点,大明灭亡的根源在于崇祯皇帝的执政能力太差,这个责任,其它人不背也背不起。

崇祯皇帝的木匠哥哥当皇帝时,什么也不管,朝政混乱,也没有亡国,说明什么?皇帝乱做事比不做事还可怕。

崇祯皇帝在位时18年,换掉的内阁大臣就有50位之多,杀掉的武官也有十几个,间接逼死逼降的也有几个。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政令不通。中央政府的官员更替太快了,朝令夕改,地方上都乱了,国家也处在混乱之中。

能人不被崇祯皇帝杀死,就是逼死逼降,到了最后,也就无人可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李自成这样的人也能打进北京,那明朝就只有灭亡了。



伴随“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这句话的,还有另外一句话“传庭死,大明亡”。

这两句话,都是建立在崇祯是个好皇帝,大明朝灭亡的责任在大臣们之上的。

魏忠贤能轻松被崇祯灭掉,就说明他并没有多大权力,他所有的权力都是皇帝授权的。皇帝可以授权给他,也可以收回来,同时也说明这个人并没有多大能量。太监不过是皇帝意志和权力的延伸罢了。

孙传庭战死,标志着大明朝走到了终点,没人可以用了,自然就灭亡了。但和孙传庭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其它水平高的大臣都被皇帝用残废了。

之所有有人反复提这两句话,就是在替崇祯皇帝掩盖皇帝才是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而已,拿 别人当自己的替罪羊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