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成功的人,为啥当初却未能考取一个更好的本科

很多成功考研985名校甚至清北的人在备战考研中有着极高的规划能力,执行力与毅力,诸如每天复习十几个小时。 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院校。

考研成功的人,为啥当初却未能考取一个更好的本科

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执行力却为何没能考取一个分更高的本科?是他们大学后突然努力了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开智晚”使我在大学成为神话

我来说一种情况。有的人“开智”(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比较好)晚,就是高中及以前并不知道为什么考大学,学习不过按时上课,随便写写作业。老师讲的好或者抓的紧就多学一些,相应的课程成绩就好点;反之就差点。课下也不会用心查缺补漏,错题都不知道多看两眼,更别提提高什么了。高考竞争如此激烈,这样准备结果可想而知了。

上了大学以后仿佛才有“神”了,一扫之前“行尸走肉”之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相应的也会积极准备。对于考研这样具体的目标,自然是积极了解,结合自己的优缺点积极应对准备。目标清晰且坚定,尤其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时候,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之类的也不是那么不容易做到了。

总之,个人经验就是,真的想做什么的时候、会有很大能量的,甚至能让自己意外。

考研成功的人,为啥当初却未能考取一个更好的本科

来源于知乎网友:qwertyuiop

“玩伴”都走了,我就是强者!

你真以为,如果考研变成和高考一样是个全民游戏的话,那些现在考的好的这些人还有什么机会么?

初中碾压你,高中碾压你,大学你就翻身了?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走了,不玩这个游戏了,你才能补上爽一把。和智力、执行力毫无关系…

我可能得罪了一吨考研的人,你们别急着撕我。我其实想说的是,这份执行力,弥足珍贵,而聪明并没有什么卵用~

执行力这种东西“用则进,废则退”

同学,人是变化的啊。不要用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方法论思考问题。而要用联系的、运动的辩证法方法论思考问题。

考研阶段有高执行力,不代表读研阶段有,不代表本科阶段有,更不代表高考时也有。自制力(执行力)这种东西都是“用则进,废则退”。考研时想用,就发展出来了,其他场合不想用,就没有发展出来,或者退化了。

你还有一口气,做什么都不晚

小升初逆袭,初升高逆袭,高升本逆袭这都没什么问题。

为什么到了本升研逆袭,就有一大堆人大惊小怪了?

记住,你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晚的。

谁都别拦我,我要学习!

那是因为高考前没好好学习,因为那时候只是家长或者环境逼你去学习,等你到大学发现你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打不起游戏。这个时候谁都别拦我,我要学习!

今日话题

为什么很多考研成功的人有如此高的执行力,当初却未能考取一个更好的本科?快来分享你的观点吧!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立场。

考研成功的人,为啥当初却未能考取一个更好的本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