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学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小学的时候语数外三百、双百都是常有的事儿,一上初中,成绩只能考个80多分,这个只要家有上初中的孩子,都会发现这个问题。

那是不是因为孩子不专心、不够努力呢?并不是的,而是因为小学阶段有几个“迷惑性”:

1、小学阶段学科少,主要就语数外三门学科,学习精力较为集中;

2、总体来说小学知识难度是比较低的,上课稍微专心点,平时家长再辅导督促一方,考个高分并不难。

3、小学的期中、期末考试大多是学校自主命题,考试基本都以书本知识为主,少有超纲的考题,也考不出能力上的区别。

4、小学多以鼓励教育为主,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

一旦上了初中,学科变多,政治、地理、化学、物理等等,大大小小加起来将近10个学科,学科开始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难度、深度都在增加,家长有时也帮不上忙。

能坚持保持好成绩的学生,还真比较少,好些学生都要恢复一两个学期,才能跟上节奏。

所以,不能单看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小学阶段多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上下功夫。

学的时候专心学,玩的时候认真玩,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也不会脱离小学以后,压力过大,小孩大人都崩了。

而且,别看有些孩子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咋一看每科就80多分,但一到高中分科以后,厚积薄发,往往能发挥得很好!

为什么小学的成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虚假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