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这件小事——教孩子独立自主的好方法

前不久,我去看望住院的姑姑,姑姑因体质原因一直身体比较虚,加上年纪大了,稍有不慎就需要住院。姑姑精神状态不错,只是抱怨两个女儿在家务活上一点都帮不上忙,家里总是乱成一团。而她看到乱糟糟的家忍不住不动手收拾,结果就是她累病了住院。姑姑说自己女儿到了嫁人的年纪却连收拾自己的房间都做不到,我却记得小时候最爱去姑姑家玩,因为姑姑从来不让小孩子们干活。

干家务活包括整理物品并不是人人天生就会的事,我的表妹们在姑姑的宠爱下小时候就养成了乱扔的习惯,要让他们一夕之间变成整理达人,哪那么容易,况且整理这件事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想要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就看《整理好身边的物品》这本书吧。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是《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的第二本书,全套书有三本,是日本高取志津香和日本NPO法人JAM网编著。

高取志津香,是NPO法人 JAM网站代表 、“语言训练夏令营”组织者,作为关注消费者问题和孩子培养问题的记者活跃于新闻界。他1998年前往美国,同美国的友人一同创立了JAM网站,并在报纸、杂志、书籍上宣扬“训练孩子的自立性”的理念,在各地举办了多场演讲,现任神奈川县儿童教育支援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儿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这套书的内容简单,指导性强,易于家长操作运用,在日本教育界引发了巨大反响。

这次重点推荐《整理好身边的物品》,两周岁的孩子就能试着学习了,书中从困扰大家的“收拾难”问题入手,给出了养成整理物品习惯的一系列指导方法,操作层面的方法有学习分类、确定物品摆放位置等,意识层面的方法是,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立,并通过 15个具体的训练场景,给家长们明确的实践方法。

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整理呢?

一、充分沟通,明确整理的必要性

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虽然8090后的父母们作为独身子女的第一代,在做家务活上普遍承担得较少,但在有了自己孩子后,整理成为第一必要学会的技能。有安全风险的东西要及时收起来,孩子的日常用品要专门整理放好,我们要把在孩子相关事件上的高标准严要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让整理成为家庭的普遍氛围。

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这样简单易懂的话语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二、

磨刀不误砍柴工,整理从分类开始

书中说“抽屉里的东西,和脑袋里的东西是一样的”,一个清爽整洁的抽屉,就像牛人的思想一样,有条有理脉络清晰。物品摆放是否整洁,取决于各种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排列组合。有相同特性的东西摆放在一起,就给人整洁的视觉效果。区分不同特性的过程就是分类。因此,分类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力。同样是整理书架上的书,把相同尺寸的书放在一起是一种想法,把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书分别放在书架的不同层上也是一种想法,多维度思考从这开始。

三、善用各类工具,减轻整理难度

用文件夹整理各类文件,用半透明箱收纳各类物品,用专用物品箱摆放固定物品,用颜色、图标或照片进行标记,让整理变得简单、明确、便利,使孩子能更简单地做到,不断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享受整理带来的收获。

比如准备一个孩子专用的脏衣篮,让孩子把换下的脏衣服统统放里面,只是把衣服放在篮子里,轻松简单,孩子自然就愿意做了。

四、整理习惯的养成,是全方位的成长

这个过程中,家长成长了。家长必须学会合适的沟通方式,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整理任务,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在过程中有耐心等待孩子,在孩子气馁时及时鼓励,体谅孩子的情绪波动。

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命令,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在整理这件事上,要尊重孩子如何整理的想法。记得我小时候,最烦妈妈帮我整理房间,因为她整理完之后,我要用的东西都找不到了,而当我带着自己的孩子学习整理的时候,“这个东西放在哪里你来决定吧”,重要的是整理,而不是让物品“消失”,正如文中所说“自己用起来方便的分类最重要”。

使用简单明确语言是与孩子沟通时的重要原则。很多父母都会说“你这么大了怎么还不会自己收拾”,这种抱怨性的话除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外并不能教会孩子任何东西,你可以说“鞋子脱了后要放在门口的鞋架上”、“书包要挂在书架边的挂钩上”、“外套要挂在衣帽架上”,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习惯把东西放在相应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成长了。逻辑感、空间感、思考力、同理心都得到了锻炼培养。寻找物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比较和分类,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吃的放在一起,玩的放在一起,玩具中玩偶放在一起,车子放在一起,一层一层推进,孩子从父母的启发思考慢慢学会自主思考。整理抽屉特别锻炼孩子的空间感,这件东西能放进抽屉里吗,能放多少呢,怎么摆放能放在最多东西,让孩子在整理中感受感觉与实际情况的差距并不断缩小它吧!

整理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是家人的需求和感受,同理心的前提是心中有他人,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家人心情舒畅,关注到家人使用习惯的个性化整理方式让人温暖。回到文初,姑姑的错误表面上看是没有让孩子养成整理的习惯,更深一步看是孩子心中无他人,漠视自己的家庭责任,没有体谅姑姑身体不适却需要整洁环境的心情,这对孩子以后进入婚姻面对更复杂的家庭关系无半分益处。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想让一个孩子成长就从整理这件小事做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