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該怎樣度過

長處 難處 好處

徐文秀

人生該怎樣度過

回鄉時曾問鄰里一位百歲老人,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人與人究竟如何相處?老人平靜而淡定地說,其實最管用最簡單的態度就是多看人長處、多幫人難處、多想人好處。靜靜想一想,這不失為人生之真諦,也不失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相安之術。

多看人長處,既是一種角度,更是一種態度。《列子·說符》中有一個故事,講的是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走了,於是,處處注意那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覺得那個人無論是走路的樣子,還是臉色,抑或是說話的樣子,都像是偷斧的人。

後來,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覺得他走路的樣子、臉色、說話都不像是偷斧的人。現實中,有的人或先入為主看人,或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或乾脆門縫裡看人,等等,結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壞了。

延安時期,陳雲同志在擔任中組部部長時,曾一再告誡,要樹立一個觀念,要看幹部的長處,你要光看他的短處,沒有一個可用之人了,必須發現他的長處,這樣我們才能使用每個人的長處。全面而不是片面、動態而不是僵化、具體而不是抽象、發展而不是靜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個生動鮮活的人、一個豐富多彩的人和一個可用有益的人。

人生該怎樣度過

多幫人難處,既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情懷。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與人之間就應當互相幫助、攜手前行。所謂“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幫不幫”,說到底都是一些“偽命題”。

現實中就曾發生過讓人唏噓和感慨的故事。某人路過河邊,見一小孩落水沒有立即下水救援,當他回家沒有找到兒子後,方才返回出事河道,發現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兒子,再將兒子從水中救起,為時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

從根本上說,幫人就是幫己,我為人人就是人人為我。今天我幫人,等於明天人幫我。一個好漢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人有各種各樣的難處、有各式各類的苦痛,特別是,我國還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地僻天遠的貧困人口,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著得到幫助。

常懷惦記之心,常抱揪心之情,盡己所能,幫人所難,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說是積德行善,更是提升做人的境界。

人生該怎樣度過

多想人好處,既是一種修為,更是一種修養。一個人的成長進步是個人努力和貴人相助、高人指點、友人幫襯、家人支持的共同結果。

然而,現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滿腦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開口就是自己多麼努力、多麼艱辛,充其量再誇上幾句自己的家人,他們看不到也想不起組織和他人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和好處,有的甚至還會反過來唸念不忘誰誰誰刁難、排擠、打壓過自己,耿耿於懷某某某妒忌、誣陷、誹謗過自己,等等。於是總是憤憤不平,委屈難消。

知恩、感恩、報恩,是一種修養,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對於那些在危難時、關鍵處、重要事幫助過自己的人,不可、不該更不能忘卻。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說得好聽、唱得動聽,而是要體現在行動上,這樣做了,實際上既心安、又理得,還為自己加分。

人生該怎樣度過

多看人長處、多幫人難處、多想人好處,則多一種祥和、多一份快樂、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則會越擴越大,人生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