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爲了救贖——《七宗罪》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今天不知道是受了什麼刺激才來寫這部《七宗罪》,想起了之前有一句話,人人生而有罪,那到底是贖罪還是懲罰才能洗脫這種“與生俱來”的汙跡?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威廉是紐約警察局的刑事警官,也是個兇殺案專家,他當了32年的警察,多年來幾乎每一分鐘都在辛勞地工作,他也看到和感受到了太多的不幸,他覺得疲憊極了,幸好現在還有7天他就要退休了,終於可以享享清福了。為了接替他的工作,上司又給他派了一個新搭檔——年輕氣盛的米爾斯,他是和妻子翠西一同搬到紐約來的,起初翠西並不同意來這座繁亂的城市,但米爾斯認為只有這裡才能讓他接手一些重要的案子,於是在他的百般勸說下,翠西才同意了。威廉作風嚴謹,辦事老成,米爾斯則有些衝動,心高氣傲的他對威廉辦案的方式很不以為然。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也許是冥冥之中已經註定了的,米爾斯的第一個案子正是威廉的最後一個案子:一個胖得出奇的男人在家中被殺了。可是在現場,米爾斯和威廉卻沒有發現什麼線索。緊接著另一起案子發生了,一位富有的辯護律師格特被殺害,在兇案現場的地板上,兇手用血寫著兩個字:貪婪。細心的威廉重新回到前一個案發現場,不露掉每一個蛛絲馬跡,終於在冰箱後面發現了兩個字:暴食。這時他們才醒悟到原來他是被強迫吃下大量的東西直到胃被撐破而死的。威廉猛想到了《失樂園》中的語句──基督教的七重罪孽:暴食、貪婪、懶惰、憤怒、驕傲、淫慾和嫉妒。他認為接下來還會發生5個謀殺案,分別與其他的誡條可怕地聯繫起來,可米爾斯卻並不相信。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翠西邀請威廉來家中吃飯。米爾斯有些不高興,但翠西卻和威廉談得很愉快。在現場發現的指紋使格特的當事人毒販維克多成了懷疑對象。他有前科,而且有心理疾病。但當警察趕去拘捕他時,卻發現他早已經死了,在牆上寫著“懶惰”二字。通過圖書館內部的調查資料,威廉終於把目標鎖定為記者約翰·多伊,一個為了不留下自己的指紋而將手指上的皮剝掉的變態者。但當威廉和米爾斯前去尋找他時,他已經溜走了。在約翰家中,他們發現了一個金髮妓女的照片。但等他們找到她時,她也死了,旁邊又是“淫慾”兩個字。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到星期日,威廉就要退休了,而約翰打來電話告訴他們他又下手了。一個女人赤裸地死在床上,旁邊寫著“驕傲”。威廉決定辦完這個案子再退休,可約翰卻突然來自首了。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謹慎的威廉認為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因為還有兩條罪未完成,約翰一定還有花招。約翰招認還有兩具屍體,並願意帶他們去找。這時,有人給米爾斯送了個包裹來。威廉打開時卻發現了裡面竟是翠西的頭顱,約翰告訴米爾斯是“嫉妒”殺死了翠西。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盛怒和悲傷之下的米爾斯無法控制自己,開槍打死了約翰,他犯了“憤怒”之罪,是完成7條訓誡的最後一人。看著米爾斯被押上警車,威廉面對夕陽默默無語。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罪惡的來源有七種。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宗教格里高利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基督教所定義的七宗罪,廣義上所涵蓋的遠非罪惡這樣簡單,從其適用於所有宗教的博愛來看,所謂七宗罪,意指人類無法自控的慾望之罪。

暴食 饕餮的慾望,浪費食物或者過度放縱食慾,過分貪圖逸樂皆為暴食一罪。

貪婪 失控的慾望,是七宗罪中的重點。其他的罪惡只是無理慾望的補充。

懶惰 逃避的慾望,懶惰及浪費所造成的損失為懶惰一罪的產物。

嫉妒 財產的慾望,因對方擁有的財產或者是才華比自己多而心懷怨恨

暴怒 復仇的慾望,源於心底的暴躁、憎恨、憤怒,導致情緒失控而產生強烈的復仇慾望為暴怒。

傲慢 卓越的慾望,過分自信導致的自我迷戀,覺得自己處處都高人一等為傲慢。

色慾 肉體的慾望,一般指過度貪求性愛的快樂。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約翰說:我們在每個街角、每個家庭中都看到了原罪...我們容忍了,因為見怪不怪,沒什麼大不了,我們從早容忍到晚......現在不同了,我立下榜樣,世人將對我的所作所為進行思索,和研究,並遵循——直到永遠。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在但丁的作品《神曲》中,煉獄篇中的但丁頭上被刻上了七死罪,而每爬升一崖(戰勝一個原罪),就會被擦掉一個死罪,雖然最後成功的到達了天堂,但是在煉獄篇的第四崖第十九章裡,但丁在怠惰的死罪前睡著了,但丁承認了自己怠惰的原罪,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佈道者。

在電影中同樣也是如此,雖然約翰犯有“妒忌”的原罪,但是仍然不影響他是一個佈道者,約翰所做的事情,如果拋開道德層面來說的話,就是在進行一場“佈道”。威廉明白約翰的行為動機,他問:你是在替上帝行善事嗎?約翰杜的回答是:上帝的做法你是無法理解的。也許是他知道每個人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罪行,才想通過這種儀式以上帝的名義去告誡人們。,儘管他自己並不是上帝。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這是部絕望的片子,它向人們展示了世界的罪惡和冷漠,但是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避免這種境況的惡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對上帝的皈依嗎?可是片子塑造的擁有美好人性的崔西最後也被兇手殘忍殺害。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為陰暗的一面,對於美好光明溫暖的一面完全遮蔽,米爾斯與崔西的愛情尚且算作這個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線,最後也由於崔西的被殺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裡?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影片最後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話: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生活只要跟現實搭在一起說的話,基本上跟美好沾不上邊,但為什麼它還值得人們去奮鬥?

有人會因為生活中存在著對他有意義的人和事而去奮鬥

有人會因為需要完成某些目標或者理想而去奮鬥

有人會因為一些責任和義務而去奮鬥

世界是怎樣的?

我們又以怎樣的態度處世?

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去思考


人生而有罪,活著是為了救贖——《七宗罪》

有人問,失去一個心愛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很痛是一種籠統的說法。

我做一個比喻,你站在一個屹立在深淵中央小石臺上,突然這塊石臺崩塌了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睜睜看著自己掉進深淵深處。

那種感覺不是說失去了寶貴的東西那種痛心和惋惜

而是失去了支撐自己生活的支柱那種沉淪和疲倦

那些說可以”重新振作“的人

到底是重新振作了起來?

還是學會了怎麼樣去裝作“振作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