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换帅的爱彼迎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频繁换帅的爱彼迎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正式进入中国三年多,Airbnb爱彼迎终于敲定中国总裁。不出所料的是,Airbnb还是选择了一位“植根于中国”的“掌门人”,这也意味着Airbnb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但在频繁换帅背后,Airbnb到底要如何逾越“中国国情”这个天堑还是难题。

再次换帅

7月10日,Airbnb宣布前面包旅行CEO、城宿创始人之一彭韬将于今年9月正式加入Airbnb,担任Airbnb中国总裁。

频繁换帅的爱彼迎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彭韬

公开资料显示,彭韬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加入麦肯锡。2012年,彭韬创立旅行类APP“面包旅行”,主打游记记录和分享,并在2014年获得腾讯领头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两年后推出主打同城出游分享的“面包猎人”。2017年,他参与创立民宿托管平台“城宿”,涉足民宿行业。

正式进入中国三年,Airbnb的中国区负责人一换再换。去年6月1日,Airbnb宣称苦寻三年后找到的第一位合适的中国区“掌门人”葛宏,在此之前中国区已经换了四任负责人。但不巧的是,葛宏上任仅4个月即离职。此后,Airbnb中国区业务由Airbnb联合创始人柏思齐(Nathan Blecharczyk)负责,他每月飞往中国直接办公。

为什么是彭韬

在对外宣布彭韬的任命消息时,Airbnb官方和一年前描述葛宏“就是中国区负责人的合适人选”一样,表示“想不到比彭韬更合适的人选来胜任这一职位”。Airbnb官方称,需要“一位了解中国的创业者,以及一支具备强大执行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团队支持”,但对于选择彭韬,并不简单是因为一位中国的旅游行业创业者。

在葛宏之前,一位Airbnb早期员工告诉媒体Airbnb中国想找的CEO大概是“有15年工作经验,多家中国企业的工作背景;英语沟通流利;非常懂得中美两边的文化;在房产、旅游领域有一定资源”等。比起葛宏在Facebook和Goole的职业履历,彭韬在“中国企业的工作经历”以及“房产、旅游领域的资源”,也算符合Airbnb的初衷。

同时,彭韬所创业的面包旅行是游记记录和故事分享领域,并想通过游记链接产品。这和Airbnb2017年在中国推出的内容产品“故事”也有些类似,“故事”的内容也往往是与民宿产品关联。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在Airbnb宣布彭韬将加入之前的7月6号,Airbnb宣布向彭韬参与创始的民宿托管平台“城宿”投资500万美元。“城宿”的托管平台性质也让Airbnb下一步本土化的战略给出了猜想。

频繁换帅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推进,据悉,Airbnb的中国团队已经达到150人。目前来看,彭韬所面对的问题之一,还是如何带领中国团队解决的本土化难题。

频繁换帅的爱彼迎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停留在外部的本土化尝试

对于Airbnb而言,它的优势在于遍布世界各地的超450万房源,但中国房源和对手比起来还是相形见绌,到2017年年底,Airbnb房源数量为15万,而背靠携程的途家当时国内民宿数量已超65万,小猪短租房源数量也已经超过25万。《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预计,到2020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共享房源将超过600万套。

相比最开始定位专注国内境外游旅客和国外来华旅游租客,Airbnb显然也不愿意放弃中国境内游的广阔市场,之所以选择有旅游和民宿资源的中国区负责人,也表明了Airbnb也需要重视国内市场。更何况,中国本土的短租民宿平台已经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在国内还没有为中国用户建立熟悉和信任的Airbnb,在出境游上也难以取得预想的优势效果。

当然,Airbnb也一直在探索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在“爱彼迎”这一中文名字出现之前,Airbnb和多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平台接入支付宝并允许用户使用微信登陆。Airbnb爱彼迎宣称在中国的房源数量,较去年增长了125%以上。但是,这些举措还是没能缓解Airbnb本土化的根本性压力,自从民宿进入中国,“毁房”、房客安全问题经常成为焦点,Airbnb也因此几度成为舆论事件的中心,成为其在房源不足之外,本土化进程不顺的佐证。

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Airbnb商业模式, 注重轻管理的C2C运营模式和个性化的分享理念,与中国目前信任感不足、信用体系不健全的国情不相符,而这也是本土C2C企业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构建底层服务链的原因。反观Airbnb之前出台的政策,本质上还是“人情味”的分享理念,按照在欧美崛起的那一套还是停留在表面的中国本土化。此前,Airbnb在中国推广将房中闲置的一张床用来分享的合租模式就碰了不少的壁。

跟进的本土化策略

基于中国人对于共享观念接受程度,信任、清洁、安全都是民宿企业在中国房源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airbnb的中国对手们更早的提供了经验。

2016年,蚂蚁短租就推出了“蚂蚁优选”和“安心计划”,推出优选房源和蚂蚁保洁服务;经营C2C模式的小猪短租也在强化平台管理角色,搭建了包括门锁、保洁、软装等地面服务团队,途家则采取了B2C的托管制,直接运营房源;榛果民宿引入了大型连锁布草洗涤工厂,还为房东提供标准化的打扫服务。对于民宿需求越来越呈现高端化的趋势,根据标准筛选出来的优选房源,也是各个平台推进的重要举措。尽管身份审核机制、统一门锁、保洁团队会让民宿有点像传统酒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服务确实更加贴合中国国情。

进入2018年,Airbnb终于开始在房源上采取明显的动作。今年3月,Airbnb宣布推出Airbnb PLus房型,和普通的房源相比,Plus房源需要经过筛选验证,房源内需要配备一些标准化的设施。此外,加强房源审核和房东教育的投入,成立房东学院。但可以看得出,在让中国人放心这件事上,Airbnb还难以追得上友商们的狂奔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Airbnb前脚投资民宿托管平台“城宿“,后脚引入“城宿“创始人,“城宿”的主营业务就是为房东及投资者提供平台运营及保洁维护等一站式托管服务。除了对房源加强管控,airbnb是否也要加入规模化的运营大潮了呢?

规模化 跟还是不跟

Airbnb在中国的房源数量不多,但一直宣传在个性化体验上取胜,但对于现在国内的民宿平台来说,房源控制的竞争已经打响,刚刚成立的“有家民宿”与途家斯维登类似,同样也采取了代运营模式,业主、民宿投资人等负责提供闲置房产,由有家民宿负责进行统一的托管服务。中国本土的短租民宿平台蚂蚁短租、小猪等早已出手,比如小猪在今年成立了“揽租公社”,为房东提供一站式的民宿短租经营解决方案。

同时,与海外不同的是,据有关单位通过对用电量对全国住宅的空置情况摸底调查显示,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住宅的空置率都在10%以上。据统计,2016年全国超过30%的民宿拥有两家以上店铺,超过10%的民宿老板成功经营了3家以上的民宿。无人经营的空置房和民宿经营的现状,都显示了国内民宿规模化经营的趋势。

在去年的10月份,Airbnb公开宣布,他们已与迈阿密房地产开发商Newgard Development Group合作,在佛罗里达州建设300多套品牌专用公寓。回到Airbnb 与“城宿”的合作,一方面是Airbnb作为平台吸引流量,城宿为 Airbnb 输送房源。另一方面,Airbnb是否要借助“城宿”在中国进入更加标准化、规模化的运营还不得而知。如果想要在中国操作这种模式,成本必然提高,地产界的人脉也要受到考验。

要实现柏思齐在彭韬任命中所说的“要在中国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高水平的运营”,Airbnb在确定负责人选后,还是要尽快确定在中国业务发展的方向,以免在中国继续遭遇水土不服的挑战。

频繁换帅的爱彼迎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