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马兰村简介

阜平马兰村行政村是2011年经阜平县人民政府申报,河北民政厅批准由岔河行政村改名为马兰行政村,它是在原岔河村委会辖管村域基础上形成的属阜平城南镇辖管、以岔河自然村为村务中心的行政村。

马兰村由马兰、坡山、上庄等22个小自然村组成,其中,历史上的马兰自然村、上庄自然村,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岁月中的《晋察冀日报》、《晋察冀画报》的革命新闻报刊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阜平马兰村简介

历史上的马兰自然村、上庄自然村,为《晋察冀日报》、《晋察冀画报》社驻地

其中,马兰村因为于《晋察冀日报》社邓拓等编辑、编务人员在长期的战争岁月中形成血浓于水很深的军民感情,因此,聂荣臻元帅怀念邓拓时说:

邓拓同志长时期住在阜平城南庄附近的马兰村,这是报社的据点。他在那里和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群众很喜欢他,待他亲如家人。他后来取“马南邨”为笔名,也是对老根据地群众的怀念。

马兰村历史上发生过19村民在日寇面前为保卫《晋察冀日报》社人员、物资而群体英勇牺牲的“马兰惨案”。同时,《晋察冀日报》在邓拓同志等为领导几进几出的马兰村创下的“八匹骡子”土法办报于世界新闻史上的伟大创举,这些,与马兰村的“马兰惨案”一起,书写出中国革命新闻报业史上光彩耀目的“马兰精神”。

阜平马兰村简介

以《晋察冀日报》“马兰精神”为指引,这份报纸“毛锥”十年,在“血火”重生中不断奋进,让小小的马兰山村,因为一代报人于此创办一份报纸的革命热情心血的心怀倾注,也因为马兰村历史上感天动地的军民真情影响,让胭脂河源头的马兰村名震天下。

马兰村是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之地。

上庄村为《晋察冀画报》社创刊地,也是创建晋察冀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三巨头”---沙飞、罗光达、石少华于抗日战争岁月的人生相逢之地。

建国后,马兰村前身岔河大队、岔河村所在的岔河自然村,还是时岔河公社、岔河乡的政府办公地。

回首岁月,岔河人永志不忘建国初期、岔河大队时代李春秀、李怀玉、孙国禄三位老党员(以及由此为聚拢而出现的白玉玺、孙英山、许胜林、白玉峰等人)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漫长的历史当中作为党支部、村委核心成员引领一方,于当地文化教育设施及农田水利林业建设舍己奉公的曲折探索,永怀他们于村集体“积攒”家业的劳苦。

阜平马兰村简介

花塔山和铁贯寨,为今日马兰村祖山。我们站在马兰行政村,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这两座山的温馨围抱,

花塔山和铁贯寨,为今日马兰村祖山。我们站在马兰行政村,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这两座山的温馨围抱,都能看到铁贯寨以不同姿态的苍劲站立。历史上,在铁贯寨这座全亚洲最大的独体花岗岩高度与广度的山上,有过真“寨王”,今天,我们于铁贯寨的的山峰之处,还能看到当时竖立旗杆的痕迹。

相传,铁贯寨山上有巨魔,常下山祸害马兰、湾子、岔河的人丁,后又神勇之士,除魔护佑一方平安,后这一方神山和这铁贯寨上的“寨子”,几度兴衰,于今,只剩这山苍然屹立了。

时代、新马兰、新征程。新的马兰村,秉承马兰精神、带着这片土地的实诚、敢干“不认怂”的争先劲头,走向新的时代。

今天,马兰村支部、村委会在以孙志胜为核心的集体领导下,以开拓、进取的新马兰精神,正在迎来美丽、辉煌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